朝鲜半岛地处亚洲东部,是一个拥有独立历史文明的美丽地域,它始终以单一的民族文化孕育着生长在这片土地的人们,也在其自然地理优势的推动下,成为了陆地与海洋之间优秀文化的“传播者”。
而诞生于朝鲜半岛的传统音乐则在经历了高句丽、百济、新罗等多个国家政权沉浮俯仰的洗礼后,在历史不断规划与完善的过程中奠定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朝鲜半岛传统音乐作为朝鲜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依据,也成为了当代韩国大众音乐的立身之本。
一、历史背景下的传统音乐
朝鲜半岛各时期传统音乐在继承与延续的行进道路中,可被划分为宫廷音乐、民俗音乐两种主要音乐类型。宫廷音乐顾名思义,是仅供封禁皇室贵族所享有的一种音乐形式,其中主要包括从古代中国流传而来的正统宫廷音乐——雅乐。
朝鲜半岛土生土长的本土化宫廷音乐——鄕乐,由唐代宫廷引进的多种音乐形式并存的唐乐在进入朝鲜半岛后与本土音乐的结合形式等。而民俗音乐则表现为依据不同环境拥有不同表现形式的音乐内容,包括:兴起于朝鲜半岛主要以说唱结合进行演绎的民间叙事性音乐——盘索里。
其经常以广阔的室外环境为主要演出场所,表演形式为一名鼓手和一名演唱者互相配合,将一个长篇故事以说与唱的形式呈现给观众,供平民日常娱乐;为农民集体劳动而演唱的助兴音乐——农乐,多于田野以更为简单随性的方式演唱,由朝鲜半岛南部兴起的民俗器乐表演——民间散调,以演奏传统器乐曲居多,是室内音乐的最主要方式。
以上两种主要音乐类型作为朝鲜半岛传统音乐的重要代表,虽然欣赏群众截然不同,但两者作为朝鲜半岛时代性的音乐文化承载主体,为后世传统音乐以及大众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朝鲜半岛在经历了众多朝代的兴衰更迭后,为防范外来国家的大规模侵犯,1864年朝鲜王朝末期开始实施了闭关锁国的强制性封国政策,而这同时也为朝鲜半岛千余年的封建王朝吹响了末日的号角。在日本、俄国等国家的大力干预下,朝鲜半岛于1896年沦为日俄两国侵入的竞争之地。
而后作为日俄战争的战场,这片土地在经历了近十年的战争磨难后,以日本在战争中取得胜利而告终,迅速签订了《乙巳条约》接受日本的殖民统治,成为历史上倍受屈辱的“大韩帝国”。此后,朝鲜半岛便在日本的“强制保护”中,开始了被殖民统治的悲惨命运。
韩国学术界通常将朝鲜半岛的传统音乐作为大众音乐的重要内容,将其概念界定为:在朝鲜半岛传统音乐基础上传承其世俗音乐的大部分内容,加以贴近大众音乐进行表达而形成的一种近代音乐新形式。而朝鲜半岛大众音乐作为韩国大众音乐的理论根基,也在此时开始发挥出了巨大的影响作用。
二、日殖时期传统音乐的发展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把其他民族、其他国家或地区当做征服、掠夺对象的事例自古有之,但是从世界史角度来看,近代即像欧洲或日本主导的帝国主义时代那样,极端残酷的侵略与掠夺却是史无前例的,朝鲜半岛也同样未能逃脱历史的命运。
而从历史的角度正视这段特殊的时期,随着殖民战争而碰撞与交融出的多种文化构成,也促生了朝鲜半岛后来的多元音乐文化的形成,很多新文化的出现都是在打破原有文化规律而发展与衍变的。当然,任何一个国家的音乐形式都离不开对其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而每一个国家的传统音乐都会顺其自然的接受转变而成为最初的大众音乐,无论是否处于人们的主观意识,又或是社会的客观因素,朝鲜半岛传统音乐作为大众音乐发展历史中必不可少的根源条件,同样也构成了韩国大众音乐发展的根基。
1910年日本帝国主义在朝鲜半岛建立朝鲜总督府,正式开始了对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在重视对朝鲜半岛政治统治的早期,日本极力镇压着朝鲜人民的民族主义思想,并对其经济等进行强制干涉,于1922年修改了《朝鲜教育令》。
不能忽略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日本殖民主义者强大的殖民管理下,早期朝鲜半岛音乐的传播相对影响较小,并没有像其他思想形态管制的那么严格,故而使得朝鲜半岛音乐在文化存亡的夹缝中得到了片刻的“喘息”。
在朝鲜民族意识受到极度压迫的迷惘时期,具有反抗精神的朝鲜半岛人民以音乐为承载与表达的主要方式,寻求着对解放与自由的向往,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其传统音乐传承与发扬的作用,他们的音乐在那个时代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体现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抗争武器”,反映了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民间大众音乐也随之得以存在。
战争为人们带来的伤痛是不可否认的,但随着战争造成的文化交融,也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赋予其价值与意义。外来音乐的大量输入造成了对原有传统音乐形态上的一定影响,朝鲜半岛的传统音乐也在这场战争与文化的碰撞中发生了变化。
20世纪初,朝鲜半岛唱片公司随着西方主流音乐文化的发展而得以确立,也使得传统音乐在这个时代走向商业化的发展道路。早期的唱片公司实施对艺人专属管理的制度,各唱片公司通过对录制艺人演唱的歌曲以及使用范围作为其商业价值的权衡手段,甚至依照性别进行分类。
早期的女艺人以电影演员和艺伎居多,男艺人则以演唱日本歌曲或宣传日本殖民的歌手和演员居多。当时的唱片公司也曾重视艺人在民众中的接受程度而实行过投票择优制度,例如三千里唱片公司在1935年举行过“唱片人气投票”,并向社会每月公开投票结果,这也被认为是朝鲜半岛最早的大众歌曲排行行为。
从1940日本殖民者开始使用发放技艺证明书来制约艺人的演出活动,实行春秋两季的表现评估,包括在电影、歌曲、演奏等方面。不仅如此,还将日语的殖民使用考试也放置其中,用以直接约束与改编民众的民族思想,并控制其大众文化在朝鲜半岛的发展方向。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扩大了对唱片宣传的控制,只允许朝鲜民众接受殖民主义的“亲日歌曲”。至1944年末,这段殖民时期半岛音乐的发展历程,被当今韩国音乐史学界称作朝鲜半岛大众音乐的“黑暗时期”。1945年日本战败宣布投降,全面退出了朝鲜半岛。
但殖民时期留下的这些相对系统化的音乐传播模式渐渐地在这块传统深厚的土地上继续前行。而朝鲜半岛刚刚脱离了日本的殖民统治,却很快又在美国帝国主义与前苏联的利益争夺下,造成了半岛分裂的局面,战争的硝烟继续笼罩在朝鲜半岛之上。
三、朝鲜战争中音乐的题材
1950年6月25日,朝鲜根据“暴风”计划,在朝鲜半岛北纬38°对韩国进行突然进攻,朝鲜战争由此开始。朝鲜战争作为同一民族之间的分裂性内战,则更加让分裂后的朝鲜民众为之痛心,战争所引发南北民众的反对民族分裂与停止内战的思想成为了泡影。
而在朝鲜战争期间所产生的歌曲也因为分裂后的社会制度成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南北大众文化。此时韩国的大众音乐随着韩国政治模式的确立而形成了区别于北朝鲜的继承与发展。朝鲜战争中韩国大众音乐的三种主要题材:体现民族价值的歌曲;体现人民情怀的歌曲;体现国家荣誉的歌曲。
这三种题材的出现,反映了韩国大众面对内战所表现出来的矛盾的社会情绪以及对民族统一的愿望,具有体现民族价值的歌曲便大量的被创作与流传。它充分体现了朝鲜战争中,人们不愿意看到同胞自相残杀的情境,对无法挽回这种分裂局势的痛心,以及期待拥护民族统一战线的信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歌曲如《归国船》,当时由孙露源创作,申世影演唱。
这首歌曲将孙露源在釜山码头的亲眼所见,加以真切的情感进行了描绘,从而让他谱写了这首广为流传的歌曲。第一句以深切的呼喊“回来吧!回来吧!”作为歌曲开端,以朝鲜半岛人们所拥有的共同回忆“飘扬的太极旗、美丽的木槿花”作为内心最真实的诉说,突出南北人民盼望统一和平的心愿。
第二种题材主要是对人民情怀的体现与表达。战争时期战场上的军人对家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各自对国家战争取得胜利的愿望,成为了体现个人思想与价值的主要内容。战争期间对家人的思念成为了他们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其中也包括对身在对岸的亲人之间的思念与记挂之情。
这类歌曲不仅歌词描述细腻,如对战士思乡的眼泪、逃避现实的痛苦、想念爱人等细节都做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而且这个时期的歌曲中融入了许多地名如釜山港、汉城等等。1954年流行的歌曲《离别的釜山火车站》,当时由南仁树演唱。
歌词中描述了在朦朦的细雨中,男子因为战争被迫离乡,用含泪的汽笛和暗淡的灯光等描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无奈,对离别家乡的不舍,是一首典型的战争时期表达反对战争而体现人民内心真实想法的大众歌曲。
第三种题材是表达对国家荣誉重视。从个人情怀、民族价值到国家荣誉,三者充斥着众多的社会矛盾、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这个时期韩国民众在对国家荣誉的问题上也流行着能够激起韩国战士们战斗信心的歌曲,这也体现了人民面对分裂现实而决然为了刚刚形成的韩国国家荣誉与内战胜利的思想。
这种歌曲表达形式众多,但以军歌最为流行,节奏简单,表达直白成为了这类题材的主要特点。体现国家情怀与人民必胜的军歌如:歌曲《飘扬的太极旗》中加入了如军人般铿锵有力歌声,并以歌词“飘扬的太极旗是我们的标志,正在奋起的力量是我们的大韩民国”大力歌颂了对国家兴盛的信心,是最具代表性的战时军歌。
朝鲜战争中任何一种音乐题材,都真实地反映了当时韩国经历的历史与社会,充分记录了民族分裂前后韩国人民内心的矛盾与茫然,在面对现实的社会背景下,音乐也成为了当时最具代表性社会矛盾的重要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