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音乐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编辑:csm351
2009-10-05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动。音乐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现象之一,为了实现其存在价值和寻求自身的发展,音乐教育活动便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运而生。古希腊时期距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了,却为人类教育思想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成果。
一、斯巴达和雅典的音乐教育
从教育史中可以了解到,在希腊前期,各个城邦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斯巴达和雅典是当时两个最大且有代表性的城邦,流传和保存下来的资料也较为翔实,有利于进行深入的研究学习。史料记载,斯巴达是当时最大的农业城邦国家。农业发展要求有身强力壮的后代,因此,斯巴达对能训练体格的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胜过音乐的育人教育。雅典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工商业也得到了发展,经济的繁荣使得文化、艺术、科学和教育也迅速发展。在教育的过程中雅典对美育和德育的重视也更高,以通过教育培养更多能言善辩、益于通商交往的政治家和商人。当时出现了一些私立收费的文法学校(The grame matic school)教授儿童文学和简单文法,音乐学校(The music school 又称弦琴学校)教授儿童弹唱。弦琴学校不仅会教学生乐器弹唱,还教他们简单的宗教诗歌和抒情诗,并学会用乐器为诗歌伴奏进行演唱,最后还要学习唱荷马史诗的片段。这时期雅典的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演唱者,而主要是为了陶冶学生的性格和道德品质,因为在当时,能受教育的奴隶主子弟认为歌手是十分卑贱的职业。通过以上的对比,两大城邦的音乐教育目的隐约可见,“斯巴达设置音乐歌唱仅仅是为了在战场上鼓舞士气,而雅典的音乐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人的节奏感,进而作为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有利武器。雅典的音乐教育是其和谐教育和文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
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教育思想
随着古希腊奴隶制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教育制度也得到了相应的变化。在音乐教育思想研究方面,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最突出的两个人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教育思想的某些研究在今天看来仍然是非常实用、无法逾越的理论高峰。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文学家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但其在音乐教育方面贡献同样巨大。他认为“音乐是求心灵的美善的”②,音乐的“节奏和声最能深入人心,留下深刻的影响,带来优美的一切”。③音乐教育的内容有弹奏、歌唱,和雅典琴弦学校的项目差不多。它还要求尽可能把音乐和体育配合起来,使“身体的运动和声音的运动有一共同的……节奏”④,做到歌与舞的配合,达到“载歌载舞”的地步。音乐和体育两者是相互促进的,“一个强健的身体因为身体强健即可使心灵美好;反过来说,一个美好的心灵由于它的性能,能使身体臻于它所能达到的程度。”⑤音乐,在平时可以使一个军人“认识严肃、勇敢、慷慨、高尚等一类的形式和其相对的东西”⑥提高士兵的斗志,在作战的时候,它可以直接鼓舞士气,有助于战争的取胜。
受雅典和发展教育影响较深的亚里士多德则将教育方向侧重在音乐教育方面。他提倡儿童从七岁起至“十四岁的阶段都在实施和谐的教育”。⑦而阅读、体育、音乐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吸取雅典实际教育措施的经验,把应属于智育部分的文学作品和诗文的阅读、欣赏、咏唱等,规划到音乐教育里面了”。⑧音乐教育是亚里士多德和谐发展教育的核心部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音乐不仅是进行美育最有效的手段,而且还担负着智育的一部分职能,又是实施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本身是形成人的性格的一种重要力量,特别适合青少年阶段学习,同时适合于人的各个年龄阶段。他的这种观点和今天所提倡的终生教育理念非常相似,可以说他是音乐终生教育论的鼻祖。亚里士多德同样认为音乐学习有助于少年时期的体格锻炼,有助于成就其学业和将来事业的发展以及军事任务的完成;幼年阶段学习一定的音乐知识,可以让他们学会“鉴别音乐的美”“并从中感到乐趣”;⑨青年人学习和掌握音乐后能感受和欣赏内容高尚的曲调和旋律,体味音乐的内在美所在。因此有必要把音乐列入青少年的教育计划之中。与智育观念不同的是,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实利”,主要“是在休闲时供理智的享受”⑩。这样的认识是同他的“文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思想分不开的。“文雅教育”主要思想是认为学科的功能不外乎实用和文雅两方面,但是各门学科的功用又是不完全相同的,一些侧重“实用”,一些侧重“文雅”。他把所有的课程大致分成了“有用学科”和“文雅学科”两种类型。有用的学科是为实际生活利益所必需的,服务于“实利”的,因此是不高尚也不文雅的。文雅的学科则是专门供休闲和享受用的,是高尚、文雅的。由此分类可见,亚里士多德是十分重视理智的享受的,轻视职业培训,重视文雅活动,忽视实际工作。在他的观点里体现出“音乐既是教育,又是娱乐,还是理智的享受”11的思想。音乐是“理智的享受”这一提法包含了两方面的意思,即高贵和愉快。音乐本身正是一种“自由和高贵的”文雅学科,它能使人舒畅愉快(安逸),它“能形成自由高尚的心灵”12,使人的理智部分得到发展。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音乐教育,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发展理智灵魂。音乐教育是实现人的和谐发展的最重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