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国际 > 正文

一对荷兰夫妇的中国乡村音乐之旅

编辑:csm351
2009-05-14
  “传统,与人类文化根源和人类历史根源密不可分。尤其与人的祖先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有关。传统经常被视为神圣的。我认为这是因为,传统把我们祖先的文化和我们子孙的文化连在一起,而我们在中间,扮演传授者的角色。”
  ——引自高文厚和施聂姐的会议报告
  施聂姐
  1986年起,施聂姐(A.Schim-melpenninck)第一次到江苏农村收集民歌。她的老友高文厚从荷兰飞过来陪她一起“下乡”,就是这一趟,他们从好朋友变成了恋人和事业上的拍档。
  那时候,施聂姐的汉语远没有现在那么流利。幸运的是,她在上海音乐学院进修时遇上了黄白老师。施聂姐带着一种不可思议的表情说:“黄老师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人。不论我们去哪里,只要住上几天,他就能把当地的方言学得像模像样。我们给取了个外号,‘方言变色龙’。”
  黄老师轻车熟路地把他们带到江苏偏远的村子。
  施聂姐用卡式录音机把当地的民歌录下来,黄白老师一字一句翻译成普通话,他们再翻译成英语,这个过程非常吃力,不过施聂姐的汉语水平也因此突飞猛进。
  在她的记忆中,80年代的江苏乡下非常美。“有很多树,湖泊,空气很好,水很干净。妇女们一边在湖边洗衣服、洗菜,一边哼着歌。”十多年间,施聂姐每年都会回去。不过,90年代中后期再去的时候,那些熟悉的农田、湖泊少了很多,最多的是一排排的厂房了。“南京变化也很大,变得我都不敢去了。”
  1997年,施聂姐出版了她的博士论文《中国江苏民歌研究》。在她收集的数以千计的民歌中,印象最深是《十八摸》。她从歌词中还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女人的小脚是最隐私的。
  现在,施聂姐的工作分成两部分,一半在中国乡村——主要是江苏、甘肃、青海收集民歌,另一半是在荷兰管理“中国音乐研究欧洲基金会”,定期出版杂志《磬》(CHIME),维持一个关于中国音乐的图书馆及有声资料库。
  年届四旬的施博士正怀着她的第二个孩子。她抱着自己圆鼓鼓的肚子说:“现在很轻松,不像前2个月那么难受了。他可能是个儿子,因为我在江苏农村碰到的每一个农妇看过我的肚子后都说,又小又尖,肯定生儿子。”
  【周刊访谈】
  晨报周刊:为什么会想到来中国收集民歌?
  施聂姐:我从小就喜欢音乐,十几岁就参加了家乡一支欧洲民歌小乐队,大家经常一起唱歌跳舞。1982年,我在荷兰开始学习中文,就想知道中国有没有好听的民歌。当时在欧洲,有关中国传统音乐的录音很难找到,对此感兴趣的人很少。1986年,我到南京留学,周末、寒暑假的时候,就下去收集民歌。
  晨报周刊:1986年的江苏农村,外国人恐怕还是“稀有动物”吧?
  施:是啊。那时候无论到哪里,都有人说,看,外国人。不过,时间一长,他们就把我当成“村里人”了,只有小孩子好奇心重,想看又不敢看,很有趣。
  晨报周刊:收集民歌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施(想了一想):拉肚子。我们一般都住在老乡家,他们吃什么,我们也吃什么。所以,我和高文厚最害怕的事,就是拉肚子。还有,江苏的冬天太冷了,又没有暖气。有一次,我们下去了一个星期,整整一个星期我发烧,他咳嗽。(说到这里,高博士转过头来,伸出舌头做了个痛苦万状的样子。)
  晨报周刊:在一个陌生的国家做这些事,你的乐趣是什么?
  施:通过民歌认识当地的人。他们善良、淳朴、热情。虽然经常拉肚子,感冒,可是我们非常快乐,因为通过民歌,我们的心非常接近。
  晨报周刊:那么你的不快乐是什么呢?
  施:在我的工作中,不断地有年老的民间歌手去世。当地唱山歌的人越来越少。1997年,我出版了关于江苏民歌的博士论文。当我想把书送给那些为我们唱歌的人时,他们中间已经有很多人不在了。
  晨报周刊:这么多年收集下来的文字、音响、图像资料,你是怎么处理的?
  施:这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除了上面提到的博士论文外,只有少量的资料发在我们的杂志上,绝大部分资料放在那里,还没有出版,因为没有钱,要找到愿意出版这些书的出版社,并不容易。
  晨报周刊:保护工作的经费是由基金会提供的吗?
  施(笑):一说到基金会,很多人会联想到一大堆钱。其实那只是一个研究机构。其实这些钱都是我们自己出的,等到积蓄用完了,没钱了,我就不能下去了。
  晨报周刊:你觉得,你的工作的价值在哪里?
  施:我们实际上是在编一本中国人的“历史教科书”,这本书汇聚了中国人共享的认同感。我们要做的,是去亲近演奏者和当地观众,了解他们的生活、想法、希望,而不是试图根据我们自己的主张,去重新定义文化。
  朋友们
  参加“亚欧传统音乐保护研讨班”诸多收获之一,是结识了一批来自不同国家的“传统音乐保护人”。正是他们的默默工作,延缓了那些濒危声音消失的速度。
  奥地利国家音响档案馆馆长舒勒博士德高望重,让人想起他的祖国令人仰慕的音乐历史;德国学者GISA女士深具音乐家敏感不羁的气质,她的快乐之一就是和友善、诗意、充满天赋的越南本土音乐家在一起;马来西亚的JOSEBUENCONSEJO温和风趣,他最崇敬的人是他的老师,马来西亚第一代传统音乐保护人;印尼自由研究人ALEXANDERDEA和日本教授山口修恰好形成鲜明对比,前者率性洒脱,南高洛村的午餐上力邀学者和村民共喝“印尼白酒”,而后者严谨含蓄,令人想起高度程式化的日本传统能剧。而来自国内的乔建中、张振涛、李幼平等多位学者也风格各异,对中国传统音乐有着不同的独到理解。
  GISA、高文厚、MARIAWALCHER、乔建中等中外学者在会上播放了他们采集的民间音乐片段。就是这些浑然天成的音乐,支持着他们长期埋首这项冷清的工作。奥地利的MARIAWALCHER女士是一位民间音乐的教育工作者,发言结束后,她拿出了一张和声乐谱,开始和她的国际同行们齐声清唱一段奥地利民谣。
  荷兰学者高文厚播放了一支“花儿”:一群西北农妇围着壮年男子,即兴地唱着曲儿挤兑他,戏谑他。全场还是轻轻地发出了会心的笑声,不用懂得方言大家也明白,这是男女之间诙谐的打情骂俏。
  他们热爱音乐,认为美和真情是才是音乐的本质;他们热爱并且尊重历史,坚信每一个人只有了解自己和民族的过去,才能有真正的心理的归属感;他们提倡生活方式和文化上的多元,坚持每个民族必须保持自己的认同,保持对本土文化的自信,为全球化带来的单一与肤浅深感忧虑;他们有种乐观和坚韧的气质,相信与其坐着悲观叹息,不如走出去做一点点力所能及的挽救。
  我想,也许正是长期与田野打交道的过程,一种与自然接近的信仰、内心和生活方式,让他们显得特别健康。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