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中音乐教材的编写特色与几点看法
- 编辑:csm351
2009-08-06
1997——1998年期间,我有机会去日本进行音乐教育交流活动。友人赠送了日本文部省编发的《高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解说》(艺术篇、音乐篇、美术篇),即教学大纲。同时获赠四套日本目前使用的高等(即高中,下同——编者按)音乐教材。
日本的艺术教育研究十分重视理论指导,教材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坚实,重视对世界尤其欧美各国音乐教育领域里已经取得的种种成就的研究。对于希腊、中世纪、近现代艺术教育的种种观点与思潮都有非常完整的介绍、分析与评价。对近现代艺术教育的观点与潮流尤其重视,视为发展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向欧美学习的观念之强几乎到了奉为圣旨的地步。“音乐教育生活化运动”,“节奏教学”,“美国的新教育思潮”等教育观念与主张,在日本艺术教育研究与实践中都广泛的实践。著名的“铃木”教学法就是在上述各种教育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
从1907年起日本小学教育阶段就已将音乐课作为必修科目并在全国实行。中学的音乐课随后开始普及。1980年开始实施的“学校教育法实施规则”规定:小学音乐课周课时为2课时,中学周课时为2课时。高中音乐课教材分《音乐Ⅰ》《音乐Ⅱ》《音乐Ⅲ》各科均为一学年课程。每周为2课时,高中还存在“音乐专业高中”,开设有音乐理论、视唱练耳、声乐等专业性很强的课程。中小学除上述必修课程之外,学生还需参加音乐俱乐部、节庆日等音乐活动。中学除合唱团外,还广泛建立了吹奏乐团。在日本期间,我曾多次参加爱知县、名古屋以及丰桥市教育委员会组织的合唱比赛与吹奏乐团的比赛,其曲目广泛及水平之高,令人吃惊。由于参加的团队很多,这些比赛一般连续进行三天甚至一个星期,优胜队再参加全县或全国的比赛。
《高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解说》艺术分册是高中阶段音乐、评述课教学的指导大纲,由文部省直接主持编写,参加编写的人员均为一溜专家和艺术家,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在日本很流行这样一种观念,编写教材、大纲之类的活儿应该让那些头脑特别好的人去干,我们只管照着办就行了。听说我们还参与编写音乐课教材、参与教学理论研究,日本同行既感到奇怪又有些羡慕。
和我国日前使用的大纲有些不同,日本《高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解说》这一大纲性质的书籍内容全面而详尽,并且根据高中所设学科编写了各分册。
在第一章总论中尤为突出地提出了各学科均要严格遵循的教育总则:
1、丰富美好的心灵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养成。
2、重视发自内心的学习欲望和面对社会变化的应变能力的培养。
3、重视国民所必须的基本的基础知识,丰富与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意图。
4、重视加深对全球的理解,包括对日本国文化和传统尊重态度的形成。
这四个教育目标言简意赅,明确规定各学科必须共同遵循教育基本原则。
作为大纲,此书还特别针对下列三点进行再次强调:
1、重视个性的原则。
2、知识体系与学习经历的衔接。
3、及时对变化的因素做出对应。
同时大纲还强调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对教育内容应精选并强调教学过程中应突出重点,对于中学阶段的学习还应注意到教育内容的多样化等。
在第一章第一节艺术科目的目标中,大纲确定了如下目标:
发展艺术能力,提高对美的敏锐的感受能力,培养在人生全过程中对艺术的爱好及情趣,形成丰富而美好的情操。
这种提法强调了艺术与乐观美好人生纲的形成,以及艺术在这种美好人生观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在大纲第二章各科目第一节《音乐Ⅰ》中,大纲非常详尽地就《音乐Ⅰ》(第一册,共三册)的教育教学有关问题作了如下的阐述:
(1)性质
《音乐Ⅰ》是为高等学校学生学习音乐而设计的最初阶段的教材。歌唱、器乐、创作的表现活动和鉴赏活动在初中音乐学习的基础上将更广泛更深入地展开,表现与鉴赏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和提高。《音乐Ⅱ》和《音乐Ⅲ》是在这一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学习。
这次修改大纲主要目的在于:初中阶段音乐学习和高中阶段音乐学习的紧密衔接、准确把握学生学习音乐的指导工作。
(2)目标
《音乐Ⅰ》的目标是艺术各总部民目标指导下的学科目标。具体如下:
通晓音乐的各种活动,发展音乐的表现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的鉴赏能力,增加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和培养热爱音乐的情趣。
(3)内容(略)
日本国文部省所指定教材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并不影响其它为高中音乐编写的教材的使用,就目前我手中四套教材的内容结构、目标要求和难易程度来看,教材的多样化适应了日本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的实际情况,也适应了因材施教、因需而教的原则。
大纲所规定的各项原则性要求在教材编写之初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首先教材编写与大纲编写有机结合(人员有一定联系),其次,人员学术结构对教材如何体现大纲所提基本要求有了可靠保证。音乐教材的编写人员均为资深专家。包括:大学教授、民族学博物馆教授、教育大学教授、音乐大学附属音乐高等学校教授等。
其中有著名演奏家、歌唱家、作曲家、教育家以及在第一线从事教学的日本国最著名的高等学校的著名教师(由于教育被国家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日本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十分高,教师是全社会中除医生、律师等以外最热门的职业,一般高等学校的音乐教师有不少都有是硕士以上学位,许多人曾在意大利、德国、法国音乐学院留学,还有不少教师在留学期间就曾在国外获得过如意大利国际声乐比赛,法国钢琴比赛的名次),由这样一批专家来编写教材确实起到了教与学的完美结合。例如:作曲家指挥家编写视唱练耳和声作曲等部分内容就显得驾轻就熟,得心应手。
从教材的目录上来看,教材的编写真正体现了科学性、理论性,音乐的艺术性能、趣味性,以及教育思想的先进性等诸多要素的结合。
1997——1998年期间,我有机会去日本进行音乐教育交流活动。友人赠送了日本文部省编发的《高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解说》(艺术篇、音乐篇、美术篇),即教学大纲。同时获赠四套日本目前使用的高等(即高中,下同——编者按)音乐教材。
日本的艺术教育研究十分重视理论指导,教材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坚实,重视对世界尤其欧美各国音乐教育领域里已经取得的种种成就的研究。对于希腊、中世纪、近现代艺术教育的种种观点与思潮都有非常完整的介绍、分析与评价。对近现代艺术教育的观点与潮流尤其重视,视为发展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向欧美学习的观念之强几乎到了奉为圣旨的地步。“音乐教育生活化运动”,“节奏教学”,“美国的新教育思潮”等教育观念与主张,在日本艺术教育研究与实践中都广泛的实践。著名的“铃木”教学法就是在上述各种教育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
从1907年起日本小学教育阶段就已将音乐课作为必修科目并在全国实行。中学的音乐课随后开始普及。1980年开始实施的“学校教育法实施规则”规定:小学音乐课周课时为2课时,中学周课时为2课时。高中音乐课教材分《音乐Ⅰ》《音乐Ⅱ》《音乐Ⅲ》各科均为一学年课程。每周为2课时,高中还存在“音乐专业高中”,开设有音乐理论、视唱练耳、声乐等专业性很强的课程。中小学除上述必修课程之外,学生还需参加音乐俱乐部、节庆日等音乐活动。中学除合唱团外,还广泛建立了吹奏乐团。在日本期间,我曾多次参加爱知县、名古屋以及丰桥市教育委员会组织的合唱比赛与吹奏乐团的比赛,其曲目广泛及水平之高,令人吃惊。由于参加的团队很多,这些比赛一般连续进行三天甚至一个星期,优胜队再参加全县或全国的比赛。
《高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解说》艺术分册是高中阶段音乐、评述课教学的指导大纲,由文部省直接主持编写,参加编写的人员均为一溜专家和艺术家,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在日本很流行这样一种观念,编写教材、大纲之类的活儿应该让那些头脑特别好的人去干,我们只管照着办就行了。听说我们还参与编写音乐课教材、参与教学理论研究,日本同行既感到奇怪又有些羡慕。
和我国日前使用的大纲有些不同,日本《高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解说》这一大纲性质的书籍内容全面而详尽,并且根据高中所设学科编写了各分册。
在第一章总论中尤为突出地提出了各学科均要严格遵循的教育总则:
1、丰富美好的心灵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养成。
2、重视发自内心的学习欲望和面对社会变化的应变能力的培养。
3、重视国民所必须的基本的基础知识,丰富与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意图。
4、重视加深对全球的理解,包括对日本国文化和传统尊重态度的形成。
这四个教育目标言简意赅,明确规定各学科必须共同遵循教育基本原则。
作为大纲,此书还特别针对下列三点进行再次强调:
1、重视个性的原则。
2、知识体系与学习经历的衔接。
3、及时对变化的因素做出对应。
同时大纲还强调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对教育内容应精选并强调教学过程中应突出重点,对于中学阶段的学习还应注意到教育内容的多样化等。
在第一章第一节艺术科目的目标中,大纲确定了如下目标:
发展艺术能力,提高对美的敏锐的感受能力,培养在人生全过程中对艺术的爱好及情趣,形成丰富而美好的情操。
这种提法强调了艺术与乐观美好人生纲的形成,以及艺术在这种美好人生观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在大纲第二章各科目第一节《音乐Ⅰ》中,大纲非常详尽地就《音乐Ⅰ》(第一册,共三册)的教育教学有关问题作了如下的阐述:
(1)性质
《音乐Ⅰ》是为高等学校学生学习音乐而设计的最初阶段的教材。歌唱、器乐、创作的表现活动和鉴赏活动在初中音乐学习的基础上将更广泛更深入地展开,表现与鉴赏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和提高。《音乐Ⅱ》和《音乐Ⅲ》是在这一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学习。
这次修改大纲主要目的在于:初中阶段音乐学习和高中阶段音乐学习的紧密衔接、准确把握学生学习音乐的指导工作。
(2)目标
《音乐Ⅰ》的目标是艺术各总部民目标指导下的学科目标。具体如下:
通晓音乐的各种活动,发展音乐的表现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的鉴赏能力,增加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和培养热爱音乐的情趣。
(3)内容(略)
日本国文部省所指定教材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并不影响其它为高中音乐编写的教材的使用,就目前我手中四套教材的内容结构、目标要求和难易程度来看,教材的多样化适应了日本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的实际情况,也适应了因材施教、因需而教的原则。
大纲所规定的各项原则性要求在教材编写之初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首先教材编写与大纲编写有机结合(人员有一定联系),其次,人员学术结构对教材如何体现大纲所提基本要求有了可靠保证。音乐教材的编写人员均为资深专家。包括:大学教授、民族学博物馆教授、教育大学教授、音乐大学附属音乐高等学校教授等。
其中有著名演奏家、歌唱家、作曲家、教育家以及在第一线从事教学的日本国最著名的高等学校的著名教师(由于教育被国家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日本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十分高,教师是全社会中除医生、律师等以外最热门的职业,一般高等学校的音乐教师有不少都有是硕士以上学位,许多人曾在意大利、德国、法国音乐学院留学,还有不少教师在留学期间就曾在国外获得过如意大利国际声乐比赛,法国钢琴比赛的名次),由这样一批专家来编写教材确实起到了教与学的完美结合。例如:作曲家指挥家编写视唱练耳和声作曲等部分内容就显得驾轻就熟,得心应手。
从教材的目录上来看,教材的编写真正体现了科学性、理论性,音乐的艺术性能、趣味性,以及教育思想的先进性等诸多要素的结合。
以下就音乐教材的目录谈几点感受。
(1)声乐与合唱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教材中共有53首声乐与合唱作品,其中有39首外国作品,包括巴赫、中世纪教会作品、莫扎特、舒伯特、中国民歌、意大利民歌、俄罗斯民歌、美国黑人歌曲等,既有艺术歌曲,又有美国乡村音乐、歌剧片段等等,我国的《草原情歌》被改编为三声部的混声合唱收录其中。歌曲的调号大都是一升一降,二升二降,也有十来首三升三降,甚至五升五降的作品,形式分类有:
独唱、齐唱,二部合唱,三部合唱,女声三部合唱,混声三部合唱,男(混)声四部合唱,轮唱。
歌曲均为线谱,大都配写了钢琴伴奏谱,还有一些作品被要求以无伴奏形式演唱,有相当的难度。
为普通科的学生编写的教材则难度略为下降,以一、二声部作品为主。
第三册中的歌唱栏目中将歌曲分为以下栏目:“世界的歌”,“剧音乐”,“艺术歌曲”,“合唱曲”,“爱唱歌曲”,“原文歌曲”。其中许多歌曲标记了原文,分别要求用意大利语、德语、英语演唱。对于日本本民族的民歌与创作歌曲,大部分也被艺术歌曲化,配上钢琴伴奏谱,改编为二、三、四声部合唱曲。为了让学生也能演唱难度较深的艺术歌曲,教材编选者对如《菩提树》之类作品还进行了适当地简化改编。
(2)教材中共有20首器乐曲。其中有独奏,但较多的为合奏,曲目中有巴赫、莫扎特作品单、多声部均有。使用乐器有竖笛、口风琴、还有管乐器等。
(3)音乐鉴赏的分类与我国大致一样
交响曲、协奏曲、管弦乐曲、室外内乐曲、独奏曲、声乐曲、歌剧、流行音乐。
在日本音乐中,歌舞伎、能乐、平曲,选择了代表作品,并配有多幅图片。
所设的是:对流行音乐进行了相当篇幅的介绍。其次音乐教材后都附有乐典部分,从调性、和声、曲式分类结构,各种有关音乐术语的日、意、德对照,音乐史年表,音乐家、专家与作品简介,还有大音乐家访问(重点详细介绍著名艺术家),交响乐、钢琴五重奏、四重奏等等图表与照片。总之,有了音乐教材就相当于有了一个音乐小辞典。值得一提的是,音乐史年表,不只标出了音乐大事,作曲家作品等内容,还将日本音乐史,日本历史与世界史,艺术史的相关内容等也以史为线,与音乐史处表并列,这样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时代背景、文化背景、民族艺术、世界艺术之间的联系。
(4)创作教学
在音乐教材分册创作教学中,有关用日本民族音阶进行作曲创作实践的内容和日本音乐的介绍鉴赏放在一栏(在乐曲的音乐鉴赏部分),既介绍了日本大曲,正调《江差追分》,又分析了调式与旋律发展的特点,介绍了日本古代曲式句法的特点“节”,其后将日本民族旋律在音乐作品中的一般发展方法用图表展示。如基本原则,半终止,终止,跳进,级进和声的配置方法,最后的研究课题是用日本旋法进行创作。其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将欣赏、乐理、和声、作曲融为一体。
在各种体裁形式的声乐器乐曲的鉴赏部分,也是用图表形式将各类作品的曲式结构很清晰明了的展示出来(这样的好处自然是便于对比,有利于学生分辨区别),同时附以各种体裁形式的定义,最后的作业课题就是摹仿作品的曲式结构创作旋律。
在器乐演奏部分(另一套教材中),单声部与多声部旋律之下都标记了和弦配置记号,而且有时还记写两种可能性。在乐曲部分,对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属七和弦、减七和弦等均全部展示,同时也介绍了一般进行方式,半终止和终止式。
最有特色的是以指定乐器如钢琴、打击乐器等,按规定情景创作若干小节的作品,作品结构在教材上标明,学生负责将特定情景以音乐的形式当场表现出来。
作曲的技法在歌唱部分中已有介绍,如旋律的发展,变奏的方法,模进的种类,合唱曲中和声的配置分析,均有铺垫,并且随着音乐教材的逐渐学习逐步提出要求。
(5)乐理的教学
在乐理的教学中,特别强调结合音乐实践尤其是与演唱作品结合起来,和视唱练耳结合起来。在教材选编上煞费苦心,如有一条节奏训练,共八小节6/8拍,分A.B两谱,节奏完全一样,并且AB谱上下排齐,开始练习时全体学生一起打,当节奏打对后,将B谱前移一拍(前面的这一拍放在曲尾),再进行练习。以后依次位移。结果一条节奏谱就变成了许多条,节奏的强弱、休止与两谱合作,在一条练习中就可以充分得到训练,而且趣味性很强,如果结合乐理中时值、节拍、休止、强弱拍进行讲解就十分生动。
在所有作品上标记好音乐的表情记号,而且均用意大利、德语原文,在乐曲部分,印上常用或书中出现的有关术语的日文解释,就楞方便学生查找,在养成忠实原谱习惯的同时,能够对作品的音乐进一步进行细致处理加工。
(6)日本音乐教材的印刷、排版、彩印图片的质量非常高
1、大约也是为了节约版面,降低成本,在有限篇幅中尽可能充实内容的目的。在教材印刷排版时,许多篇幅使用了小号的字,这样内容就可大大增加。
2、为了使画面精美,形象生动,在封面封底,在教材中印有许多精美图片。毕加索与印象派的绘画,著名音乐圣地与音乐家出生地,他们的原稿,各种乐器,歌剧演出剧照等等。图片之精美清晰令人赞叹,而为音乐教材拍摄照片的摄影家竟然是木之下晃(昌本著名摄影家)。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以下就音乐教材的目录谈几点感受。
(1)声乐与合唱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教材中共有53首声乐与合唱作品,其中有39首外国作品,包括巴赫、中世纪教会作品、莫扎特、舒伯特、中国民歌、意大利民歌、俄罗斯民歌、美国黑人歌曲等,既有艺术歌曲,又有美国乡村音乐、歌剧片段等等,我国的《草原情歌》被改编为三声部的混声合唱收录其中。歌曲的调号大都是一升一降,二升二降,也有十来首三升三降,甚至五升五降的作品,形式分类有:
独唱、齐唱,二部合唱,三部合唱,女声三部合唱,混声三部合唱,男(混)声四部合唱,轮唱。
歌曲均为线谱,大都配写了钢琴伴奏谱,还有一些作品被要求以无伴奏形式演唱,有相当的难度。
为普通科的学生编写的教材则难度略为下降,以一、二声部作品为主。
第三册中的歌唱栏目中将歌曲分为以下栏目:“世界的歌”,“剧音乐”,“艺术歌曲”,“合唱曲”,“爱唱歌曲”,“原文歌曲”。其中许多歌曲标记了原文,分别要求用意大利语、德语、英语演唱。对于日本本民族的民歌与创作歌曲,大部分也被艺术歌曲化,配上钢琴伴奏谱,改编为二、三、四声部合唱曲。为了让学生也能演唱难度较深的艺术歌曲,教材编选者对如《菩提树》之类作品还进行了适当地简化改编。
(2)教材中共有20首器乐曲。其中有独奏,但较多的为合奏,曲目中有巴赫、莫扎特作品单、多声部均有。使用乐器有竖笛、口风琴、还有管乐器等。
(3)音乐鉴赏的分类与我国大致一样
交响曲、协奏曲、管弦乐曲、室外内乐曲、独奏曲、声乐曲、歌剧、流行音乐。
在日本音乐中,歌舞伎、能乐、平曲,选择了代表作品,并配有多幅图片。
所设的是:对流行音乐进行了相当篇幅的介绍。其次音乐教材后都附有乐典部分,从调性、和声、曲式分类结构,各种有关音乐术语的日、意、德对照,音乐史年表,音乐家、专家与作品简介,还有大音乐家访问(重点详细介绍著名艺术家),交响乐、钢琴五重奏、四重奏等等图表与照片。总之,有了音乐教材就相当于有了一个音乐小辞典。值得一提的是,音乐史年表,不只标出了音乐大事,作曲家作品等内容,还将日本音乐史,日本历史与世界史,艺术史的相关内容等也以史为线,与音乐史处表并列,这样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时代背景、文化背景、民族艺术、世界艺术之间的联系。
(4)创作教学
在音乐教材分册创作教学中,有关用日本民族音阶进行作曲创作实践的内容和日本音乐的介绍鉴赏放在一栏(在乐曲的音乐鉴赏部分),既介绍了日本大曲,正调《江差追分》,又分析了调式与旋律发展的特点,介绍了日本古代曲式句法的特点“节”,其后将日本民族旋律在音乐作品中的一般发展方法用图表展示。如基本原则,半终止,终止,跳进,级进和声的配置方法,最后的研究课题是用日本旋法进行创作。其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将欣赏、乐理、和声、作曲融为一体。
在各种体裁形式的声乐器乐曲的鉴赏部分,也是用图表形式将各类作品的曲式结构很清晰明了的展示出来(这样的好处自然是便于对比,有利于学生分辨区别),同时附以各种体裁形式的定义,最后的作业课题就是摹仿作品的曲式结构创作旋律。
在器乐演奏部分(另一套教材中),单声部与多声部旋律之下都标记了和弦配置记号,而且有时还记写两种可能性。在乐曲部分,对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属七和弦、减七和弦等均全部展示,同时也介绍了一般进行方式,半终止和终止式。
最有特色的是以指定乐器如钢琴、打击乐器等,按规定情景创作若干小节的作品,作品结构在教材上标明,学生负责将特定情景以音乐的形式当场表现出来。
作曲的技法在歌唱部分中已有介绍,如旋律的发展,变奏的方法,模进的种类,合唱曲中和声的配置分析,均有铺垫,并且随着音乐教材的逐渐学习逐步提出要求。
(5)乐理的教学
在乐理的教学中,特别强调结合音乐实践尤其是与演唱作品结合起来,和视唱练耳结合起来。在教材选编上煞费苦心,如有一条节奏训练,共八小节6/8拍,分A.B两谱,节奏完全一样,并且AB谱上下排齐,开始练习时全体学生一起打,当节奏打对后,将B谱前移一拍(前面的这一拍放在曲尾),再进行练习。以后依次位移。结果一条节奏谱就变成了许多条,节奏的强弱、休止与两谱合作,在一条练习中就可以充分得到训练,而且趣味性很强,如果结合乐理中时值、节拍、休止、强弱拍进行讲解就十分生动。
在所有作品上标记好音乐的表情记号,而且均用意大利、德语原文,在乐曲部分,印上常用或书中出现的有关术语的日文解释,就楞方便学生查找,在养成忠实原谱习惯的同时,能够对作品的音乐进一步进行细致处理加工。
(6)日本音乐教材的印刷、排版、彩印图片的质量非常高
1、大约也是为了节约版面,降低成本,在有限篇幅中尽可能充实内容的目的。在教材印刷排版时,许多篇幅使用了小号的字,这样内容就可大大增加。
2、为了使画面精美,形象生动,在封面封底,在教材中印有许多精美图片。毕加索与印象派的绘画,著名音乐圣地与音乐家出生地,他们的原稿,各种乐器,歌剧演出剧照等等。图片之精美清晰令人赞叹,而为音乐教材拍摄照片的摄影家竟然是木之下晃(昌本著名摄影家)。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