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日,第25个全国“爱耳日”。江苏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展“爱耳日”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记者在省儿童康复研究中心看到,我国首个听障小学生阅读及音乐教学实验班在这里开班;该中心还为人工耳蜗植入孩子进行义诊,实实在在解决他们在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人工耳蜗植入,是当前能让重度听障者告别无声世界的先进技术。据悉,在江苏,植入人工耳蜗后,得到听力语言康复的孩子100%进入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
然而由于人工听觉与真实听觉的差异性,听障儿童在言语感知、音乐感知上仍会受限。“爱耳日”来临之际,由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和江苏省儿童康复研究中心联合开办的我国首个听障小学生阅读暨音乐教学实验班,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一部分,将对系统提高听障孩子的阅读和音乐能力进行实践探索。
江苏省儿康中心副主任张颖告诉记者,参加这次实验班的孩子,都是6岁以前佩戴了人工耳蜗或者助听器、并在江苏省儿童康复研究中心完成语言康复训练后,进入普通小学随班就读的孩子。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本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主持人张伟锋介绍,课题组组织了一个30人的实验班,邀请融合教育领域的一线优秀教师给实验班授课,分阅读课和音乐课两个部分,在四个月时间里将开展32次课程。课题组希望通过实验研究拿出研究成果,向社会、向听障儿童和家庭、学校推广符合人工耳蜗儿童特殊需要的教学方案和策略,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受益。
活动现场,南京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主任陈清源介绍了南京市特殊教育及听障儿童融合教育发展现状,解答普校听障儿童家长关于听障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章小军表示,南京特师是一所以特教师资培养为主,设有小学教育、学前、音乐、美术等约20个师范专业的公办本科高校,既有普通大学生也有接受融合教育的听障大学生。在现场,该校大学生志愿者们开展了精心准备的融合互动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南京特师“博爱塑魂”的融合校园文化。
江苏省儿童康复研究中心书记张稚琳介绍,江苏自2012年起全面扩大对重度、极重度听力残疾儿童人工耳蜗救助范围。2023年,全省共有1925名0至14岁听障儿童得到康复救助,全年人工耳蜗救助69人。江苏还特别规定,申请人工耳蜗项目实行“零拒绝”。只要具有江苏省户籍、年龄在0至14周岁、听力损失为重度聋以上、佩戴助听器康复效果不佳、医学检查无手术禁忌证的条件,均可报名。
此外,省残联与省卫健委共同建立了新生儿听力诊断数据信息共享,截至2023年9月,线上共享数据3558条。省残联人工耳蜗项目办公室根据听障儿童听力损失情况,主动对接双耳听损重度、极重度的听障儿童家长,及时科普听力康复知识,告知人工耳蜗、助听器以及康复救助政策,基本实现听障儿童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康复服务目标。
省儿康中心联合省残联康复处邀请南京鼓楼医院主任医师高下做了《人工耳蜗的工作原理及适应人群》专题讲座,围绕人工耳蜗的工作原理、耳蜗植入的适应证以及如何进行耳蜗手术等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全省各市、县(市、区)残联系统工作者、听力语言康复机构康复教师、听障儿童家长等还参加了线上学习。
3月3日,省儿康中心联合南京市残疾人康复中心邀请南京鼓楼医院主任医师钱晓云,举办全年龄段全生命周期的耳和听力保健为主题的公益讲座,详细讲解听障人士最关心的听力残疾预防、常见食药品对听力的影响及耳保健等健康知识。
省儿康中心受邀到南京鼓楼医院参加大型义诊咨询活动,现场发放省儿康中心自编的《听障儿童科普手册》、听力救助政策折页,面对面普及听力健康知识以及残联相关救助政策。
省儿康中心还开展公益服务,邀请南京鼓楼医院副主任医师杨烨开展人工耳蜗调机服务,省儿康中心听力师也耐心地为听障儿童进行助听效果评估,精细的耳蜗调试和评估服务得到家长一致好评。
新闻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唐悦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CSMES艺术院校联盟小微乐器培训师专业联合招生,考前培训机构加盟认证及授权平台,专生输送,区域代理。......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立即关注移动端网站
扫一扫手机访问中音联小程序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
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