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传统藏族服饰的多吉旺堆快步走上台,稍稍凝神静气,举起笛子吹了起来,一曲韵味十足的《秦川情》流淌在杭州红星剧院之中。笛声刚落,这位文华艺术院校奖的得主又用排管演奏起了《云雀》,领着观众的情绪走向了又一个高潮。
这是日前举行的二十一世纪中国竹笛高峰论坛展演音乐会上的一幕。音乐会上,多吉旺堆这些杭州艺术学校的学生,与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高等院校的高手同台竞技。他们扎实的基本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多吉旺堆这几年的快速成长,得益于杭州艺术学校强力推动的专业建设。通过主打“师资牌”“生源牌”“研究牌”“实践牌”和“服务牌”,学校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了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栽下梧桐树
近年来,杭州艺术学校经过自身梳理并邀请专家论证后,确立了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学校全面发展的思路。民乐和舞蹈这两个有着良好传统和较好基础的专业,被确定为重点打造的品牌专业。
专业建设,人才是关键。在这一问题上,指挥专业出身、从事多年文化艺术管理工作的宋家明和学校班子其他成员有着高度共识。在拟定的《人才规划》中,他们提出了人才引进、人才激励、人才培养三大计划。
这一想法,得到了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依托于杭州良好的环境,通过灵活的聘用办法,沈阳音乐学院笛子教授周波等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成为杭州艺校的特聘教授。两位北京舞蹈学院的毕业生,也应聘成了舞蹈科的专业教师。他们的加盟,不仅为杭州艺术学校带来了好教材、好经验,甚至带来了好生源。
“引进来”的同时,杭州艺校也开始“送出去”,大力度培训本校教师。宋家明自己带头,到英国进修了半年。学校每年提供两个指标,鼓励在职教师到知名高等院校继续深造。“今年,在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攻读研究生的两位老师,都会回来重新投入教学工作。”
师资之外,生源质量同样十分重要。招生难是当前中等艺术学校遇到的普遍性问题。为了及时发现具有艺术潜质的人才,杭州艺术学校每年投入20万元的专项经费,用于招生工作。此外,学校与浙江传媒学院合作,以“3+2”模式招收学生,这也增强了对于优秀生源的吸引力。
而对于那些确有培养前途又遇到现实困难的学生,学校还想方设法为他们铺平入校学习的道路。“多吉旺堆入学时,还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按照现行的招生政策,他原本没法进入杭州艺术学校学习。为此,学校向教育主管部门做工作,终于促成了多吉旺堆的顺利入学。”
研究,再研究
目前,中等艺术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杭州艺术学校的答案是,不断研究,不断尝试。
在宋家明等学校领导的倡导下,学校教师开展了教学法研究。此外,在外聘教授的大力协助下,学校还举办了二十一世纪中国竹笛高峰论坛等一系列学术活动,邀请到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学者、专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中等教育质量开展研讨和交流。
如何处理好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关系,是中等艺术学校普遍关心的问题。在这方面,杭州艺术学校本着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原则,尝试在高三年级进行了分类教学。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与个人志向,学校为他们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课程安排。
在服务中提升质量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演,注重演学结合是杭州艺术学校的一大传统。学校专门组建了实践艺术团,结合人才培养的需求,开展实践演出。艺术团不仅把艺术实践作为提高师生艺术技能的舞台,而且视作直接服务群众、服务杭州的平台。近年来,他们多次参与西博会等大型公益性演出活动,并且代表杭州赴海外交流演出,足迹涉及法国、英国、德国、日本、摩洛哥及我国台湾地区。
如今,在民乐和舞蹈专业上多次拿下文华艺术院校奖,在戏剧专业上培养出何琢言、姚笛等一批未来之星的杭州艺校,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亮丽名片。
杭州现在正在加快建设文化名城和生活品质之城,全力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杭州市文广新局将利用文艺院团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以及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扶持资金,积极支持杭州艺术学校的发展。”杭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吴锡根说。(记者 汪建根)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CSMES艺术院校联盟小微乐器培训师专业联合招生,考前培训机构加盟认证及授权平台,专生输送,区域代理。......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立即关注移动端网站
扫一扫手机访问中音联小程序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
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