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12日电(特约记者 邢燕)“希望能把红色经典、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歌剧送进校园,让学生们能了解、学习传统文化。”日前,北京市教委与国家大剧院联合主办的“支持农村地区学校艺术教育公益活动”正式启动。活动结束后,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孙丽英接受了记者专访。
孙丽英(左)、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年轻艺术家张霓(右)与孩子们互动交流。中国青年网特约记者 邢燕 摄
据了解,早前2017年,时任全国政协委员的孙丽英提交了《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诗书礼乐”进校园》的提案,目的是告诉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青少年的精神家园,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功力。诗书礼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是最适合青少年的教育体系,是传承中国人精神的体现,更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并建议在中小学开展“诗书礼乐”教学试点。
孙丽英表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富有历史内涵,精神内涵,文化内涵和最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孩子们在学习民族歌剧的过程中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最好载体。孙丽英认为,诗书礼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是最适合青少年的教育体系。诗训练谈吐,书锤炼文笔,礼修炼举止,乐陶冶情操。如果青少年掌握了这四点,将对青少年一生的成长发展都会有非常重要的帮助和意义。
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孙丽英,总是想尽各种办法推动“诗书礼乐”进校园的工作。在了解到北京市平谷区刘家河中学由于受师资数量不足、专业水平不高,戏曲、戏剧类艺术课程开发不够,水平提高缓慢等情况后,她主动联系学校,表示愿意对孩子们进行排练。
孙丽英老师回忆说,到刘家河中学给孩子们排练缘起于小香玉今年在北京市政协会议上提交的《关于艺术家走进人民需要的地方》提案。我们一致认为,让艺术家走进人民需要的地方,推动高雅艺术与远郊区多方面的深度融合发展,可以让更多老百姓与艺术文化产生精彩碰撞。而艺术家们也能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更贴切社会现实的优秀艺术作品。
3月27日,孙丽英相约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年轻艺术家张霓驱车赶往刘家河中学,第一次见到这些可爱的学生。
为了让学生们排除紧张的情绪,孙丽英为他们演唱了经典作品《红梅赞》,歌声激扬,学生们纷纷表示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好听的歌。
随后,孙丽英鼓励学生们演唱他们熟悉的歌曲,并表示要排一出《红梅赞》带到剧场去表演,学生们纷纷将自身的最好的一面表现给孙丽英。经过一下午的筛选,孙丽英定下了演出学生,还鼓励没有入选的学生,接下来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资源进行排练,不要气馁。
一位入选的学生表示,虽然刚开始有点害怕,但是孙丽英老师像妈妈一样,耐心的辅导她发音吐气,表示将在之后的练习中积极表现,不辜负孙丽英老师的期待。
张霓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很有幸跟孙丽英老师到刘家河中学参加进校园的活动,在训练中,每个学生的表现都很棒,都有自己的特点、音色、感觉。她希望孩子们能够好好学习歌剧这种表演形式,把中华优秀的民族歌剧通过舞台传递出去。
孙丽英(左)、张霓(右)与孩子们合影。中国青年网特约记者邢燕摄
第一次见面后,孙丽英只要有时间,就去给学生们排练。一段时间的纠正训练后,孩子们的排练已见成效。
孙丽英告诉记者,孩子们都没有基础,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利用课余时间,能排练出来要花很大的功夫,孩子们都很能吃苦、很用功。一开始孩子们对民族的东西知道的太少,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他们也喜欢热爱民族歌剧,孩子们通过中国民族歌剧(江姐)的排练,深深地爱上了民族艺术,并被鲜明的民族旋律而感染感动,再次证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所以有必要将红歌《绣红旗》《红梅赞》这些优秀的作品宣传出去。
与孩子们一次次的接触,看着他们每一步的进步,让孙丽英更加坚定了要持续做好“诗书礼乐”进校园的工作。
参加“支持农村地区学校艺术教育公益活动”启动仪式的艺术家和嘉宾合影。主办方供图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了解到国家大剧院有意向“支持农村地区学校艺术教育公益活动”,孙丽英兴奋不已,这和自己当初的设想不谋而合,并立即主动申请参加这次公益活动,把自己擅长的艺术表演形式送到学校去。
5月29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与国家大剧院联合主办的“支持农村地区学校艺术教育公益活动”正式启动,孙丽英和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何赛飞、舒锦霞,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吴琼,著名梅派京剧表演艺术家胡文阁,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张华敏、张霓等艺术家们一起担任老师,并被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民族歌剧表演人才》特聘为专家。
此次活动将以北京部分农村学校为“点”,辐射北京市11个农村地区的区教委这条“线”,最终覆盖整个农村地区中小学这个“面”,点、线、面的有机结合,能让更多农村学校的学生走进国家大剧院,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