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消息,电影《百鸟朝凤》让人们看到传统文化在时代浪潮中逐渐消失的景象,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地方正采取多种措施,更好地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10月30日上午,渝北区大湾镇正式启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河锣鼓”进校园这一行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冉崇荣教授孩子们“小河锣鼓”锣的击方法
“右左右,左右左……大家找准节奏,跟着击打。”上午10时30分,在渝北大湾镇明德小学音乐教室里,68岁的冉崇荣给孩子们认真地演绎“小河锣鼓”中鼓的最基本打击法。周边学校数十名四、五年级的同学们认真聆听,眼里充满了好奇。
小河锣鼓是一种由多种乐器组合而成独特的传统民间音乐样式,起源于十六世纪的渝北大湾所在地,是巴渝吹打乐的缩影。大湾镇小河锣鼓在2007年4月被列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1年5月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但是近年来,由于受社会知名度低、传承人流失、传承方式方法有限和现代文化冲击的影响,其传承和保护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和阻碍。
▲学校音乐老师为孩子们见解唢呐乐器的原理。
土生土长的大湾人冉崇荣便是“小河锣鼓”传承人之一,演奏“小河锣鼓”已有50多年。年轻时,以参加乡亲红白喜事演奏为营生,后来就成为农闲时候的爱好。“‘小河锣鼓’音乐能直接地表达或欢快喜悦或低沉悲伤的氛围,寄托了乡愁乡音,不能让它消失灭绝。”如今,担负着传承责任的冉崇荣认为,“小河锣鼓”走进校园,让更多中小学生熟悉并能演奏这种音乐形式,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渝北区大湾镇文化中心主任刘洪告诉重庆日报记者,为大力传承和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镇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组织辖区中小学音乐教师和传承人成立了“小河锣鼓”非遗传承教研组,编写教学教材,开设“小河锣鼓”音乐课程,计划每周一堂专业课,系统培养小学四五六年级、初中一二年级学生演奏技能,促进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自主发展与“小河锣鼓”相关的个性素养,在校园培养传承人,真正使这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重庆日报记者 戴娟
原标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编成乡土教材 “小河锣鼓”进入校园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