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12月5日讯(记者杨枫 通讯员陈克茂)12月5日,江夏区举行中小学生器乐比赛。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传统的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外,竖笛、口风琴、木琴、铝片琴、陶笛、葫芦丝、巴乌等“小而美”的乐器,为近一半的参赛学生们所钟爱,经过精心的编排后,演奏出的曲子优美动人,有着和传统乐器钢琴、弦乐等不一样的意趣。
郑店小学的学生们在演奏 记者杨枫 摄
穿着傣族的民族服装,一队吹奏着婉转悠扬的葫芦丝,一队演奏着浑厚柔美的巴乌,这对“姐妹乐器”的合奏相得益彰,再配以清脆悠远的风铃,郑店小学学生们合奏的一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博得评委们的一致好评。郑店小学是离江夏城关较远的一所乡村小学,学校在学生中免费推广葫芦丝和巴乌等“小而美”的课堂乐器,一周一节课,对有天赋和兴趣的学生,组建社团和校队,每周三小时进行辅导和练习。郑店小学的葫芦丝乐团去年获得了江夏区中小学器乐比赛一等奖。该校五年级的王雅熙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人也从未带她上过任何音乐特长班。但在郑店小学,她的音乐天分被发掘,靠着在学校的学习和在家的勤奋练习,她多次在市区的艺术小人才比赛中获奖。
江夏区教育局体卫艺站彭艳说,器乐教学是音乐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器乐进课堂有利于激发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音乐理解力、表达力和创造能力。近年来,江夏区将一批“小而美”的乐器引进课堂,学生们可以很方便的将这些乐器带进普通教室,所以称之为“课堂乐器”。“像口风琴、陶笛这样的乐器,只要100多元一台,而且容易教学,孩子们对它很钟爱。”彭站长说,随着这些课堂乐器的推广,江夏区不少乡村小学的孩子们的音乐天赋被发掘,学校为他们组乐队,参加各种器乐比赛,这些拥有艺术特长的孩子变得更加快乐自信了。
编辑 赵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