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艺术教师陶晓阳与中福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名誉团长、特级校长、特级教师陈白桦,两人结缘源于“导师”之情,这份师徒情谊今后将在陈白桦舞蹈创作工作室更进一步。18日,上海市中小学文化艺术名师工作室陈白桦舞蹈创作工作室正式成立。首批学员陶晓阳说,学生从爱跳街舞到参与创编民族舞,希望让更多男孩也能爱上跳舞。
在学习、交流和合作中不断提升艺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水平,互相激发更多的舞蹈教学和创作动力,陈白桦舞蹈创作工作室这一“以老带新”的模式,将为青少年带来更多优质的少儿舞蹈作品,丰富艺术学习和人生成长之旅。
从爱跳街舞到创编民族舞
八年前,建青实验学校艺术老师陶晓阳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选择到基础教育领域从事艺术教育工作,至今他不后悔当初的选择。陶晓阳的不少学生都是舞蹈零基础,很多男生起初不太爱跳舞,在他的教学下,男孩也渐渐喜欢上。“现在的中学生喜欢跳街舞,更多喜欢的只是酷酷的外形,并非了解崇尚自由的街舞文化;在教学生学跳舞的同时,要让学生先懂得舞蹈,在创编的舞蹈中融入中国元素。”学校成立了男生舞蹈团,现在还能跳孔雀舞、筷子舞等民族舞。
艺术教师陶晓阳和学生一起舞蹈。
在建青实验学校,高中部舞蹈团男生就有几十人,小学男生舞蹈团人数更多。根据中国古典舞素材最新创编的男子群舞《诗情润年华》,在去年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上海市活动中获得好评。“对学生而言,舞蹈和艺术往往是一种载体,除了舞蹈,也让学生遇见更好的自己。”陶晓阳说,“我的学生大部分是零基础男生,但这确是我的额外收获。他们为了排练,放弃休息时间;为了舞蹈节目精益求精,不顾疼痛地一遍遍起跳落地,膝盖也跪红肿了……虽然不是专业演员,当出比赛任务一个个接踵而至时,他们会说‘老师,只要你在我们就跳’。”
今年已是陶晓阳成为艺术教师的第八年。“哪怕有时觉得在中小学做一名舞蹈教师再难,只要看到在舞台上酣畅淋漓、教室中排练时学生声嘶力竭……自己也要坚持这份教书育人的‘初心’。作为一名艺术教师,努力用真、善、美去影响每个学生的成长,那些无基础的孩子也可以学习跳舞,从中释放压力,挖掘潜力,让师生变得更为自信,学生的品质比技能更重要。”
舞蹈创作应是一堂生动“思政课”
由陈白桦创作的舞蹈节目《中国风》,至今已有30年。这一舞蹈作品依旧常演常新,经久不衰,始终是中福利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的经典保留节目。触发创作《中国风》的灵感,源于陈白桦和孩子们的一次交谈。“有些孩子居然不知道自己的祖国有多大、有多少民族,有些孩子包括家长甚至认为民族舞不跟潮流,又土又俗。”陈白桦说。为了让孩子通过舞蹈了解祖国,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豪感,1989年,她酝酿形成了民族民间舞大联跳的创意,让孩子通过舞蹈接受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学跳舞蹈《中国风》对孩子来说,宛如学习生动精彩的“国家人文地理”。每个民族独特的服饰、特有的舞蹈语汇和与众不同的民俗风情,是一本“教科书”。孩子们通过爱上跳《中国风》,更加热爱祖国,激发了把“中国风”展示给世界的热切愿望。
“开展少儿舞蹈创作,或是少儿艺术创作,更要强调、突出‘教育观’。优秀的少儿艺术作品,不仅起到提升审美素养、培养艺术爱好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启迪思想,润泽心灵,提升少年儿童‘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应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陈白桦说。
工作室将充分发挥专业资源优势,特邀上海市舞蹈家协会、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歌舞团、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长宁区舞蹈家系会、美国杨百翰大学、全美舞蹈协会等专业机构和院团组成专家团队,为教师开设“大师班”“名师实践课”等培训课程。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院长陈家年、著名舞蹈家黄豆豆、上海舞蹈学校叶燕萍、林美芳、李涛老师等,都应邀并将作为工作室特邀专家,在后续工作室培训活动中给予教师专业指导。
上海市教委、市文教结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联合举办并给予支持的陈白桦舞蹈创作工作室,将利用名师资源,为中小学校艺术教育打开新思路,为中小学艺术教师专业发展拓展空间,提升每个中小学生的艺术素养。为期两年的工作室培训中,工作室主持人陈白桦将通过组织开展舞蹈教学理论学习、教学实践、少儿舞蹈作品创作、教科研论文指导和成果交流、艺术文化交流活动等,对教师进行分阶段、全方位的培训和提高。来自全市11个区中小学、少年宫及青少年活动中心的25名舞蹈骨干教师成为工作室首批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