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学习强国、央视频和一起教育科技联袂推出“数字化教育与未来”大讲堂,邀请南京市慧园街小学副校长王格,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入音乐进行了精彩分享。
王格是首届新竹奖获奖者,荣获“教育突破优秀校长”称号。她把传统文化精髓融入语文课堂;她利用现代技术智慧,积极培养学生个性,让学生成为充满智慧的人。此次演讲她独辟蹊径,从音乐的角度,把语文教学和学习讲得极具吸引力。
王格提出,在一线的教学实践中,要把优美动听的音乐引入课堂教学是简单可行的,也很受孩子们的欢迎。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还可以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创造性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学生主动地感受、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达到领会课文主题的目的。
她认为,音乐欣赏是促使人的思维发展和创造性的形象思维活动的钥匙,在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方面,有其独特的功能。不过,在什么契机引入音乐,又应该引入什么样的音乐?这是老师在备课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王格校长还为教师们分享了音乐与语文教学结合的两个技巧:
自己要建立一个小音乐库,可以随时取用,常态教学中使用更加方便。
现在进行的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其实也可以运用音乐来陪伴孩子度过这段特殊的时期。
以下为王格讲座实录,内容经编辑有删减:
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让音乐陪孩子学语文》。说到这个选题,我的思绪一下子就回到了我上师范学院的时候。那个时候,一位教现代文学的教授刚走进教室就说了一句“我虽然是教文学的,但我其实也是搞艺术的,和搞音乐的差不多”。当时,全班同学都哄堂大笑起来,可多年后回味时才发现,老师不愧为老师,说的话还真是有道理。
怎么有道理呢?我们先从一首诗谈起。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将进酒》,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全诗情感饱满,无论喜怒哀乐,其奔涌迸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变化剧烈,既表现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诗作本身显得笔墨酣畅,抒情有力。关于这首文学作品的赏析,展开来聊别说半个小时,三个小时也说不完。
这首诗大家都很熟悉,但说到诗和音乐的联系,恐怕孩子们可能就未必清楚了。其实这个作品是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乐府古题,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乐府诗集》卷十六引《古今乐录》曰:“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九曰《将进酒》。”
那么什么是铙歌呢?铙是中国古代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其最初的功能为军中传播号令之用,流行于商代晚期,周初沿用,是铜制圆形的乐器,常和钹配合演奏。铙歌指军中乐歌,传说为黄帝﹑岐伯所作。汉乐府中属鼓吹曲。马上奏之﹐用以激励士气。
大家可以猜猜看这个乐曲通常是什么时候演奏?通常是三种情况:
将士们即将出征去打仗了,会奏响鼓吹乐;
打仗取得了胜利,班师回朝,会奏响鼓吹乐;
宫廷中宴享功臣时,会奏响鼓吹乐。
汉乐府其实主要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郊庙歌辞;
第二类,鼓吹曲辞;
第三类,相和歌辞。
第一类,通常是贵族、文人在举行祭祀活动的时候会进行演奏;第二类,是指出征的时候、胜利的时候,鼓吹曲辞;第三类,相和歌辞,通常来自于民间市井当中的歌谣或动人的故事,会被它采集到其中,流传了不少优秀的作品。总之,汉乐府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精彩的作品。
咱们试想一下,李白如若不是对汉乐府作品的喜爱和研究,怎会借用其中的铙歌曲调来进行创作呢?
了解了这些,有没有觉得我们今后再学习研究《将进酒》这个作品时,除了研究创作背景和内容意思之外,是不是又多了一个新的音乐的角度?
以往,我们可能在听别人朗诵《将进酒》,或者是演唱《将进酒》这个作品的时候,会觉得还不错。当我们了解原来它有鼓吹曲的特点,就会判断出谁的朗诵或演唱更富有表现力,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表现也进一步加强了。
央视的一档高品质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我相信很多老师和我一样都很喜欢。正所谓“文以载道,歌以咏志”,文学家和音乐人通力合作,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带领观众在一众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发现传统文化深层价值。
正如刚才主持人介绍的,“当音乐与诗词相遇,我们与古人重逢;当古典和现代邂逅,我们汲取独特的力量”。当音乐与小学语文相遇,我相信陪伴孩子们成长一定会有更多美好的感受。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选取的作品几乎都是经典文学作品,教材编排时的整体单元目标是怎样的咱们暂且不论,但每篇作品作者在写作时都有非常明确的人文价值凸显。我们去看部编版大量增加的三大类教材内容,一类是经典诗词,一类是爱国教育,还有一类是传统文化,明显和我们原来的教材不一样。
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在备课时都会预设三维目标,除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也应考虑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会运用各种方法,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
今天我的这个话题,把优美动听的音乐运用到我们小学语文课堂当中,其实就是一种非常简单可行的方法,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去体会到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文价值。
接下来我给大家说几个课例,我的课例很多是来自苏教版的教材,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因为我是南京的老师,之前我们一直用的都是苏教版的教材,也是换了部编版教材不久,不过有的内容是有相似的地方。
我把我的四个案例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来自课文的乐曲。
第二部分,发自内心的声音。
听,来自课文的乐曲
案例一:《二泉映月》——五年级下册课文《二泉映月》
有的文章它真的与音乐本身就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如我一开始讲的那位教授所说,艺术是相通的。甚至,我发现有的课题它就是音乐的乐曲名称。
第一个课题是《二泉映月》。它既是一首二胡曲,又是无锡惠山脚下的一处景致。这篇课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难辛苦的一生,记叙了乐曲形成的过程,表现出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
教过这篇课文的老师,或者听过的,接触过的,都知道这篇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是一个教学的重点。这首《二泉映月》乐曲究竟会怎样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呢?可能有老师在课的一开始先放这个音乐,让孩子去听一听,了解、感受一番。也有的老师可能会在整篇课文教学结束后,再让孩子感受一下,升华情感。
当我带领孩子们学完前面几个自然段内容,把背景铺垫下去之后,再学到第五自然段,发现这一段文字表达的特点,实际上就是在把音乐的语言转化成了文学的语言。于是,我没有让孩子们直接学习第五自然段的文字,而是开始听《二泉映月》。孩子们听到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可以先试着说一说,写一写。
各位老师也可以感受一下,虽然孩子们和我们现在一样,每个人听到的旋律是一样的,但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看到的不一样,人生阅历不一样,读过的书不一样,生活的环境不一样,各种不同让我们内心的感受也是不完全一致的。
音乐一开始是比较舒缓的,开始想起师父这段话,想到自己的人生。接下来,可能又想到十多年过去,自己双目因为患眼疾又失明了,生活开始越来越难以度日。
随着音乐层层递进逐渐发展到高潮,这时孩子们感受不一样,实际上他们此刻就开始体会到课文第五自然段想要表达的内容,对生活的一种控诉,觉得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平……
音乐的最后,给人的感受是:虽然感觉很不公平,但是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是可以有希望改变的。我们孩子们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去进行遐想。
通过音乐,帮助孩子们把第五自然段的音乐文字转换为文学文字。 再回到课文当中,配着音乐去读、去感受、去说、去写,有的孩子感受就越来越加深,甚至于在最后,有的孩子可能还会发出一种感慨,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动听的音乐,可能就是阿炳这一段苦难的人生所带给他的。
案例二:《革命练习曲》——六年级下册课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第二个案例,《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也是苏教版的,它讲述的是著名音乐家肖邦在波兰被沙俄侵略的情况下发生的故事。这个背景离学生是比较遥远的,学这篇课文肯定之前,要先布置学生去预习,在课堂上老师要把学习障碍先扫清。
老师带领孩子要了解波兰当时的背景情况,这样才能帮学生去理解肖邦当时离开波兰,并不是为了逃避战火,而是为了能够到另外一个地方用音乐这个武器,为英勇御敌的波兰人民去摇旗呐喊。
为什么说这个案例是来自课文的乐曲呢?因为课文让我们知道,肖邦最著名作品C小调钢琴曲,我们更愿意称之为《革命练习曲》,是如何产生的。当听过这个作品之后,再带着孩子们回到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他们很快就体会到了当时生活背景的状态,体会到肖邦此时悲愤欲绝的心情。
为什么悲愤欲绝呢?此时肖邦究竟会怎么想?他可能会很懊恼,为什么波兰的起义会失败;他可能也会痛恨侵略者,为什么要来侵略土地、践踏人民;他可能还会很同情他的祖国同胞在水深火热当中……
此时,孩子们的心情也会各种各样,老师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看法,最后归纳,总而言之,这些都是肖邦内心的呐喊,所以他才会写下著名的革命练习曲。
通过一支乐曲,学生了解了肖邦,记住了肖邦。但更多的是,我们让学生知道肖邦作为一名音乐家,他留给人们的其实不仅仅是动听的音乐,还有他那颗日月可鉴的爱国之心。
我们用音乐陪孩子去学语文的同时,让孩子们学会了爱国,学会了做人。
听,发自内心的声音
案例三:《家乡》——三年级下册课文《菩萨兵》
刚才的两个课例大家可以看到,它都是与课文紧密联系的,接下来的两课,课堂上使用的音乐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当中自己挖掘出来的,课文中并没有很直白地告诉老师要用什么样的音乐。但是用了这样的音乐之后,我会觉得能够扣动学生的心弦。
我们来看第三个案例《菩萨兵》。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在课堂上我们的学生通过学习它,很快就知道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为什么藏胞们称红军为“菩萨兵”。其实孩子们都会用自己的话来回答,比如因为红军战士们不辞辛苦,帮藏胞们去种地,帮他们解决各种困难,为他们着想,就像菩萨一样有这样的慈悲心肠。
但是,这个事情无论是时代还是地域距离学生都是比较遥远的,很难产生共情。音乐好像有魔力一样,又开始发挥作用了。
当时我在上这课的时候,我是苦苦寻找了一支我自认为能配得上的音乐,藏族歌手韩红老师的歌。显示了两句歌词:“那是因为菩萨保佑的”,“唱着那段动人的歌”,学生一听豁然开朗,再度回顾诵读课文当中的内容,孩子们逐渐在音乐声中产生了共情。伴着这个音乐声读完之后,那些特别容易感动的孩子,他们在读的时候,眼睛里面还泛起了点点泪光。
案例四:《香港别来无恙》——三年级上册课文《“东方之珠”》
最后一个案例,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东方之珠”》。很多老师会觉得这应该是“来自课文的乐曲”,因为有一首歌就叫《东方之珠》。但我并没有选择这首歌。
不同于前三堂课,《“东方之珠”》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是总分总的结构,结构非常清晰,首尾呼应,它是通过浅水湾、海洋公园、铜锣湾这三个地方的寥寥几笔,就把它们的特点完全显现出来。而且文章当中的比喻比比皆是,比如课件里就呈现了一处: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这篇课文语言文字非常精妙,值得我们去好好琢磨研究。但是当我们把语言知识点都学过之后,语文老师的任务都全部完成了吗?我觉得不是的。人文的价值体现在哪里?于是,我找了这样一支乐曲《香港别来无恙》。
在这篇课文的最后,我让孩子们看了一段资料,让他们知道1997年7月1日香港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我们祖国又再次拥有了这颗璀璨的“东方之珠”,让孩子们明白他们曾经受过100年的风雨,100年的沧桑,现在它又回来了。伴着《香港别来无恙》的乐曲声,孩子们为香港、为祖国都送上了衷心的祝愿。
备课时的思考
什么契机引入音乐?引入什么样的音乐?
音乐欣赏是促使人的思维发展和创造性的形象思维活动的钥匙,在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方面,有其独特的功能。以上四个案例仅是我教学实践中大量例子的代表,相信老师们也都同意把优美动听的音乐引入课堂,陪伴孩子学语文是很美妙的体验。不过,在什么契机引入音乐,又应该引入什么样的音乐?这是我们备课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做法。
什么契机引入音乐合适?
课前及新课导入时。
这是不少老师较容易忽视的时间,经常会一带而过。不过,如果能巧妙运用合适的音乐,会对整节课的教学都产生促进作用。
比如,我在上《狐假虎威》一课时,就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播放了一段儿童动画片的音乐,这时就有小朋友在小声说:“今天这节课一定很有意思!”有的还情不自禁地打开书先睹为快,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之前就调动了起来。上课之后,我又以活泼轻快的音乐导入新课,并告诉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要表演一个课本剧,加上浓浓的背景音乐,小朋友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都特别的高。
新授课文中。
这个时段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音乐使用得当,对学生感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题都能产生重要作用。
《军神》这篇课文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的故事,表现和赞颂了老将军钢铁般的意志。单单从字面上,学生很难体会到刘伯承老将军那种常人所不具备的坚强意志和无畏品格,从而产生出敬佩和赞扬的由衷之情。对此,我在范读第四自然段时,选择播放了一首深沉的大提琴协奏曲,以其悲壮感人的曲调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刘伯承老将军以其惊人的毅力去忍受和战胜巨大痛苦,学生纷纷激动地说:“刘伯承老爷爷不愧为真正的‘军神’啊!” 并立志去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此课收到了感奋的艺术效果。
新授结束。
在新授结束的这个时间段,思维拓展或做迁移练习时,可以运用音乐。而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这种情况更为常见。
比如《小小的船》是一首写景的诗歌,作者运用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描写了晴朗的夜空美。课文的插图是万里蓝天、群星闪烁的动人情景。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夜空的美景、领略诗的意境呢?我们可以关上灯,拉起窗帘,不失时机的一边播放《小白船》的乐曲,一边出示课文的插图,引导学生想象在一个晴朗的夜晚,坐在阳台上抬头看星空:看着,看着,大伙好像插上翅膀,飞上夜空,坐上月亮去天空中翱翔;看着,看着,大伙好像坐上那只可爱的小船,飞向四周,在夜空中除了星星之外,还看到身边的云朵一会儿像……一会儿像……;人造卫星在闪闪发光,在卫星上许多科学家正在忙碌地工作;神秘的外星人;美丽的地球,蓝色的海洋,雄伟的万里长城……。
在做迁移练习时,也可以放一些音乐创设情境。如《采莲》一课,在学生创作练习时,播放一些如《采莲歌》、《渔光曲》等极富江南水乡韵味的乐曲,在委婉悠扬的乐曲声中,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得到了升华。
引入音乐要恰如其分
引入什么样的音乐,也是需要老师们花费一些时间去思考的。我想,在音乐的选择方面,应注意课文和乐曲间感情基调的相似性,确实起到深化和表现课文主题的艺术效果。这种相似点的契合,成为沟涌两者的桥梁。
比如在《狐假虎威》的课本剧中,我依据故事情节不断变换音乐背景,使整堂课一直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着,直至达到高潮。
又如案例四中《“东方之珠”》一文,在课文导入时可以使用歌曲《东方之珠》,但在课文结尾处使用《香港别来无恙》一曲,除了激发出学生对香港的赞美,还通过了解香港的历史,对香港又增加了更深层次的感情,学生课后采取了各种方式祝愿香港的未来更美好。
引入音乐不要喧宾夺主
这既是对以上观点的整理,也是对于我个人以及希望在这方面尝试的老师,作一个重要的提醒,记住“三适”原则:适时、适合、适度。语文课堂的教学任务还是以语文为主,音乐及其它多媒体技术都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所以引入音乐一定要契机适合、恰如其分,千万不要喧宾夺主。
各位老师,在音乐的感染熏陶下,学生的情感融入到语言文字当中,与作者和作品共情,再通过美妙的音乐回归到语文深情的诵读和表现当中,孩子们会将文学深深的刻在自己的心上,我觉得这样的语文真的是没有孩子不喜欢的。
人们常说这句话,文学是音乐植根的土壤,而音乐是文学的翅膀,它们亲如兄弟,形同手足。音乐是表达或寄托人们感情的“艺术语言”,它甚至比一般的语言都有魅力,它始终与美感结合在一起,还不受人种、民族、国家、 地域、时代、阶层、职业等的限制,仅存在一些微小的个别差异及各自特色。
当然语文教学中,没有音乐也能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巧妙的结合音乐,无疑是给课堂增添了许多生气和活力,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用适合的音乐陪孩子学语文吧,那一支难忘的曲子,也许就给了孩子一段深刻的学习记忆。另外,音乐大多可以放松身心,咱辛苦的语文老师带着孩子多欣赏欣赏音乐,一边学习着,一边享受着,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最后给大家两个小建议:
自己要建立一个小音乐库,可以随时取用,常态教学中使用更加方便。
我们现在进行的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其实也可以运用音乐来陪伴孩子度过这段特殊的时期。
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一些启发,今后有机会再交流,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