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学术发布 > 正文

让音乐回归儿童生活

编辑:csm351
2021-05-26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广州市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创办于2004年9月,是一所高规格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以“尊重差异,关注发展,激励成功”为出发点,实施“成功教育”理念。

  学校在前期现状调查基础上,聚焦课程改革、课堂变革的教学实践,开展“小学音乐德艺融合体验式教学实践与探索”研究。以音乐学科为突破点,以“回归儿童完整生活”为教育理念,以课题为支撑,经过12年实践探索,形成音乐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回归社会的德艺融合教学观,开拓出小学音乐学科德艺融合体验式教学改革之路。

  项目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研究成果是围绕破解音乐学科教材内容滞后、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的实践与探索。一是将德育元素融入音乐学科,调整教学思维,确定“以艺养德、艺以载德、以德孕美”的思路,重构课堂目标,摸索符合6—12岁儿童心理特点的“德艺双芯”教学模式;形成了音乐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回归社会的德艺融合教学观。二是依据国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开发了“常规·乐”课程、“童谣·德”课程、“创作·艺”课程。三是基于音乐学科的活力与吸引力探索创设小学音乐德艺融合体验式“实·活·雅”生态课堂,逐步构建“课程主动—课堂能动—内外联动”综合育人路径。四是以学科质量保障为导向,形成“德艺融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了小学音乐创作教学案例研究资源库。

  项目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小学音乐德艺融合校本化特色课程初步形成

  以国家小学音乐课程为本,初步开发了“常规·乐”课程、“童谣·德”课程、“创作·艺”课程”。一是声乐、器乐、音乐创作、民族音乐传承等基础音乐教育课程,让每名学生至少会演奏一样乐器(含竖笛、葫芦丝等)。二是“生命、生活、生存、生态”四大教育主题的“童谣·德”课程,以行为习惯、品德养成等校园生活、“身边的事”为素材,发展学生节奏韵律感知能力。三是以漫画、手抄报、歌曲等为形式的学科融合“艺”课程,以吟、诵、创、戏(游戏)、唱、演、画、写、讲等活动形式,潜移默化渗透品德。

  (二)小学音乐德艺融合体验式生态课堂有效创设

  借鉴生态学理论,关注课堂整体,尊重人性自然,追求学生和谐、多样化发展,鼓励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体验交流、凸显个性、开放思维、共同成长。创设生态课堂之“实”,指向课前、课中、课后的实;创设生态课堂之“活”,指向学生、教师、课堂的活;创设生态课堂之“雅”,指向思维、情感、意境的雅,达到“雅正而行”的目的。

  (三)“以美育美”“德艺融合”教学主张有力践行

  教师践行“以美育美、实而有趣、活而生色、雅而正行”的教学主张。主张教师“美”的修炼,达到“以师之美”“育生之美”“双美并举”“美美与共”;主张教师“业”的修炼,坚持“雅趣正行”,用专业能力树立内外兼美的形象;主张教师“教”的修炼,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策略上推陈出新,让音乐课堂充满新鲜感和吸引力。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一是以往音乐学科课程资源匮乏且脱离生活、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且缺乏激发力;二是学科教师立德树人意识薄弱且激情不够;三是学科独特育人功能与其他学科综合育人功能难以有效发挥。

  (二)解决教学问题的主要方法

  1.课程主动。以“生命、生活、生存、生态”为主题,以“体验创作”为学习方式,采用学科内相辅相成、学科间横向交融、学科外主动拓展等策略重构课程资源。

  2.课堂能动。基于“体验互动”学习方式,构建“选点切入—体验渗透—结课升华”教学模式,探索“以德润身,以文化人”的自然生态课堂,实现“能动、互动、创动”的课堂目标,创设“实·活·雅”课堂。

  3.内外联动。践行“德艺融合”体验式教学,延伸“第二课堂”,通过“师生原创”“创作反哺”,实现“品德内化、以艺立德”。

  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课程创新,实现音乐学科课程校本化特色

  “常规·乐”课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演唱能力、演奏技能、创作意识、文化传承等,让每个学生至少会演奏一种乐器,落实“常规·乐”课程。“童谣·德”课程,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德育元素,围绕“生命、生活、生存、生态”主题设计“童谣·德”课程。“创作·艺”课程,将童谣与学科整合,提升学生音乐创作思维与作品感受力。

  (二)课堂创新,创设小学音乐德艺融合生态课堂

  构生态课堂之“实”,课前扎实准备、课中朴实互动、课后真实拓展,尊重人性自然、追求师生和谐;建构生态课堂之“活”,学生思维表现活跃、教师课堂组织活跃、课堂教学策略灵活;建构生态课堂之“雅”,教学过程雅趣、情感体验雅致、教学效果雅正。

  (三)路径创新,探索“三课三动”德艺融合综合实践育人路径

  以“体验创作”综合发挥学科内、学科间、学科外融合策略重构课程资源。构建“选点切入—体验渗透—结课升华”教学模式,探索“以德润身,以文化人”的自然生态课堂,实现“能动、互动、创动”的课堂目标。以“师生原创”“创作反哺”为手段达成课内外联动,实现“品德内化、以艺立德”。

  成果应用及推广效果

  (一)学生音乐素养有效提升

  学生表现出优秀的音乐创作能力,自2013年以来,学生创作的童谣作品连年增加,创作歌曲1000余首,创作童谣1300余首以及大量漫画、手抄报和舞台作品。学生品性和德行悄然发生变化,自律意识与学习兴趣以及合作、交际、探究、创新与文化理解力得到显著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被有效激发。近3年,在区基础知识学业质量监测中平均提高率为11.5%。

  (二)教师专业能力显著提高

  课题组依托省部级多项课题开展研究,培养了广州市“百千万”教育专家、名教师4人,广东省、广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两人,广东省智能教育名校长、卓越校长两人,正高级教师一人。其中,江玉澜老师成长为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百千万”教育专家、广东省骨干教师、正高级教师等;黄雯老师成长为广东省“百千万”智能校长、卓越校长,广州市名教师及工作室主持人;蔡洋洋老师成长为广州市“百千万”名教师等。在国家音乐课程校本化特色化的过程中,提高了系统化研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出版专著两部,在国家报刊发表论文20余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1篇。主持省市级规划课题8项,形成教学设计37篇,公开展示与推广型课例26个,提供了在探索过程中积累的小学音乐学科教育故事与案例上百个。

  (三)学校育人特色逐步形成

  自2014年以来,学生小乐器学习、歌唱表演、参加课外艺术活动等效果越来越好,在情感表达、歌唱表演、乐器演奏、基础知识考核、艺术特长获奖情况等方面呈现出良好态势。近3年,学校多次承担贵州、广东粤北地区等多地教师、校长来访跟岗50余次,每年承担高校实习生指导培养60余人。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先进学校、广州市“成功教育”特色学校、合唱特色学校等。

  (四)学科示范辐射效应明显增强

  小学音乐德艺融合体验式教学实践与探索得到了专家、同行们的一致认同。推动了省内外区域性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改变,研究成果逐步在广东清远、河源以及广州市番禺区、天河区等区域推广。建立江玉澜名师工作室,在湖南省永州市“乡村最美教师访名校、优秀教师访名校、特岗教师名校跟岗以及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培训”等多项“国培”计划中推广,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以及上海、浙江、广东等地进行成果实践引领。2019年,学校走进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推广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20年,学校与广州、毕节联合举行“助力脱贫攻坚”社会服务活动。“小学音乐德艺融合体验式教学实践与探索”研究成果被人民网、凤凰网、“南方+”、《羊城晚报》、《新快报》以及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天河同舟、天河区教育部门、广州市天河汇景实验学校等相关网站报道,获得一致好评。

 ↑↑↑长按上方图片进入“中音联博览会”微信小程序
 
  由本网主办,“奇美乐器”协办的全国中小学生口琴、竖笛、口风琴、排箫、尤克里里等小乐器大师班免费学员名额开始申请!学习时间:10.1-7日 / 学习地点:中音联国际邮轮嘉年华才艺大舞台(学校及机构集体报名联系微信:csm351)
 

 
 ↑↑↑点击图片带你进入《才艺号船长日记》拍摄地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