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学校今年继续参加由教育及青年发展局推行的“内地优秀教师来澳交流计划”活动,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效能。昨日,该校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惠崇春江晚景》音乐融合课,让学生在欣赏宋代诗人苏轼的名篇和惠崇的画作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校方表示,是次音乐融合课既是成功的教育实践,也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体验。它展示了学校对中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努力成果,也展示了澳门与内地教育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期待更多这样富有特色和意义的课程出现在本澳校园,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惠崇春江晚景》音乐融合课由内地优秀教师张甜甜指导,并由该校黄梓健(语文)、黄艳贞(音乐)、洪尚专(美术)3位老师执教。学生在3位执教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朗诵《惠崇春江晚景》的诗句和感受诗人作诗意境,更透过歌声和水墨画的形式,表达心目中的春江晚景,整个课堂气氛充满活力和乐趣。
朗诵《惠崇春江晚景》感受诗中意境
据悉,是次音乐融合课的上课模式是由河南省开封市第二师范附属小学的原创校本课程《古诗小唱本》提供,该课程收录了15首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宋代诗词,由张甜甜老师原创作曲,谱写出适合孩子演唱的宋词歌曲。而是次《惠崇春江晚景》一课则是选自《古诗小唱本》,这是一节跨学科的融合课程,以语文课程中朗诵作为整个课堂的导入,音乐进行演唱技巧教学,让孩子通过品诗、演唱和绘绘画形式,展现心目中的春景。
“我很感谢福建学校校长苏薇苹给这个让内地与澳门教学联动的机会,这对澳门教育将是一个大突破,不仅体现学校勇于尝试创新,也展现在教师技能及素养方面有一个极大的进步。虽然福建学校采用我们学校的课程方案,但重要的是福建学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加以延伸完善,课程融合不是『硬搬那种模式』,也不是任何课程都适合融合,要推陈出新,我们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学校的特色等不断探索、研究和实践。”张甜甜老师接受访问时说道。
在张甜甜看来,课程融合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全新教学模式,既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课题,也能够让课堂教学从单一学习走向多维实践,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重视学科间的整合;对学生而言,相信能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多元的学习方式中,培养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提升综合素养。至于老师授课方面,她相信融合课可弥补分科教学的不足,透过重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的综合提升。
立体地将宋词牢牢记在心间
张甜甜介绍说:“我们保留原有学科的区分,只是扩大宋词这知识点的范围,让同学通过以上的多种综合方式,立体地将中华文化艺术瑰宝─宋词,牢牢记在心间。我相信这节课一定是同学上过所有课程中最难以忘怀的课程,因为它打破原有的上课模式,学生会出乎意料地全神贯注。”另外,在音乐教学中使用的“原创图谱演唱法”,这个方法主要是通过图谱直观地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力度、换气、联机、下滑音、跳音等演唱技巧。
在课后的评课环节,福建学校校长苏薇苹、驻校的内地教师张甜甜及3位执教老师等与友校老师展开研讨交流,畅谈对这节课看法和教学经验,现场气氛欢愉。
苏薇苹作总结时指出:联校观课活动不仅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的宝贵机会,更成功促进各校之间的教研交流,拓展教师的教学思路,提升本澳小学教育的专业发展。并相信音乐融合课能让学生收获知识,感受到古典文化的美,更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而透过是次内地优秀教师来澳交流计划,相信让学生、老师受益于内地的教育创新和经验。她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富有特色和意义的课程出现在本澳校园,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