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学术发布 > 正文

那个音乐老师做校长的年代

编辑:csm351
2011-03-22

  

  中国教育史上确实出现过一个短暂的、以美育为核心理念的时代,而文昌阁小学的实验,实在是与杭州的浙一师、白马湖畔春晖中学同步开展,而被关注不够的中国近现代边城教育实验。
  古城凤凰的精气神,欲在游人憧憧的跳岩、吊脚楼寻找,已如缘无魂之木而求鱼。直到进了文昌阁小学,才精神一振。

  文昌阁是百年老校,是沈从文、黄永玉的母校,还出过中科院院士肖纪美、解放军高级将领朱早观等人物。学校建在南华山麓。据黄永玉先生说,小时候下课铃一打,都能跑到山上去玩一圈再下来。如今学校大了,跑起来恐怕没这么方便,但学校的树,和南华山的树,还是一家。南华山是国家森林公园,学校,就是这森林的一部分。

  出南城门,过永丰桥沿岩脑坡往上,经过石板路两旁紧挨的人家,忽有了十几米的松快地,尽头几级阶梯上便立着文质彬彬的校门。透过校门看到树林里的学校,眼睛不由就亮了。

  “那么多大树,操场像罩着一个个绿灯笼。”进门不远的大树下,是黄永玉献给母校的雕塑,“童年不再”。两个正忘情玩跳马的孩子,一个飞在另一个背上,那种欢笑!学校很大,是依着山势“长”起来的,整个建造分布,有一种老藤遒劲攀爬的味道,我们一边往里也是一边往上。进门一个平坝子,到“二级阶梯”上,还有一个平坝子,也即操场。第二个坝子正面的山壁上,是沈从文先生漂亮幽幽的章草,手书《自我评述》的百米碑刻“我人来到城市五六十年,始终还是个乡下人……苦苦怀念我家乡的那条沅水和水边的人们,我感情同他们不可分……”

  再往上,西侧看得出是新开的,有藏书馆、图书馆、教学楼,从“寸草楼”等题名看,多为校友捐建。别具匠心的是连缀这些楼群的红漆木长廊,上上下下,左右盘曲,既美,又显见是贴心的安排,让小学生下雨时也有奔跑调皮的地方。往东走,除了那个被挤得贴在山肚皮、高举得颇有点童心的礼堂是新建筑,就都是老东西了,该是百年文昌阁的发祥地:池塘蓊郁、拱桥老沉、芭蕉繁盛至酴,平房老教室,和教室门口的百年楠树。1982年沈从文先生回故乡,戴着红领巾坐在教室里一群小朋友中笑眯眯的那张照片,就是在这里拍的。当然,现在里面都是嫩芽芽的新面孔了。

  领路人神情高傲,继续沉默地往东,还有一口泉!旁边有块长着青苔的古碑,刻着“兰泉”二字。泉水深澈见底,据说从来没哪年哪月干过、浑过,是凤凰城的名泉。还据说,不仅城里讲究的人会择日到这里来品茶,更可爱的景象是:

  几百个读书的孩子口干了,都虔诚地到这里用预备好的小竹勺舀水喝。再淘气的孩子从不敢亵渎这口井。长辈们传说一口井有一位洞神守着,沿袭下来就变成一种规矩和习惯。有时候能亲眼见到一两只挺大的暗色螃蟹在井底慢慢地爬行,明白是洞神在布置什么任务。这是很让人心颤的快乐。(黄永玉《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收获2010年第6期)

  想想这些景象,让人嘴角含笑。

  同行的李辉说:“我们来评选中国最美的小学,怎样?它准能进前十。”

  没错儿。

  雕塑、碑刻,美丽的长廊、泉水、老树……这一切都能为它加分,触动我的,还有一样,那就是“二级阶梯”上,那个不断被踩踏、被风雨浇淋——黑乎乎、不很规整、却在老树葱郁的遮蔽下近千平方米的塑胶操场!

  大城市儿童乐园里这个东西不罕见,可没在学堂见过,且这么大面积!真是老户人家偶尔一露的见识和豪奢了。我去用步子量,长宽不甚规则,但总是超出一千平方米。下课铃响,一群群学生飞出来。童稚喧声,如密林间小鸟啁啾。湘西人个子小,这些娃娃崽崽格外小得匀称可爱。我看着他们在这个为低年级孩子设计的软操场上,自在地奔跑、打闹,心无顾虑地摔倒,又爬起,那种从身体里散发出来的温柔、自由、健劲,一下有点呆住。湘西人所以自负的那种洒脱、宽阔、纵横捭阖的性情与能力,就是这样被呵护长成的吧?

  

  中国教育史上确实出现过一个短暂的、以美育为核心理念的时代,而文昌阁小学的实验,实在是与杭州的浙一师、白马湖畔春晖中学同步开展,而被关注不够的中国近现代边城教育实验。
  古城凤凰的精气神,欲在游人憧憧的跳岩、吊脚楼寻找,已如缘无魂之木而求鱼。直到进了文昌阁小学,才精神一振。

  文昌阁是百年老校,是沈从文、黄永玉的母校,还出过中科院院士肖纪美、解放军高级将领朱早观等人物。学校建在南华山麓。据黄永玉先生说,小时候下课铃一打,都能跑到山上去玩一圈再下来。如今学校大了,跑起来恐怕没这么方便,但学校的树,和南华山的树,还是一家。南华山是国家森林公园,学校,就是这森林的一部分。

  出南城门,过永丰桥沿岩脑坡往上,经过石板路两旁紧挨的人家,忽有了十几米的松快地,尽头几级阶梯上便立着文质彬彬的校门。透过校门看到树林里的学校,眼睛不由就亮了。

  “那么多大树,操场像罩着一个个绿灯笼。”进门不远的大树下,是黄永玉献给母校的雕塑,“童年不再”。两个正忘情玩跳马的孩子,一个飞在另一个背上,那种欢笑!学校很大,是依着山势“长”起来的,整个建造分布,有一种老藤遒劲攀爬的味道,我们一边往里也是一边往上。进门一个平坝子,到“二级阶梯”上,还有一个平坝子,也即操场。第二个坝子正面的山壁上,是沈从文先生漂亮幽幽的章草,手书《自我评述》的百米碑刻“我人来到城市五六十年,始终还是个乡下人……苦苦怀念我家乡的那条沅水和水边的人们,我感情同他们不可分……”

  再往上,西侧看得出是新开的,有藏书馆、图书馆、教学楼,从“寸草楼”等题名看,多为校友捐建。别具匠心的是连缀这些楼群的红漆木长廊,上上下下,左右盘曲,既美,又显见是贴心的安排,让小学生下雨时也有奔跑调皮的地方。往东走,除了那个被挤得贴在山肚皮、高举得颇有点童心的礼堂是新建筑,就都是老东西了,该是百年文昌阁的发祥地:池塘蓊郁、拱桥老沉、芭蕉繁盛至酴,平房老教室,和教室门口的百年楠树。1982年沈从文先生回故乡,戴着红领巾坐在教室里一群小朋友中笑眯眯的那张照片,就是在这里拍的。当然,现在里面都是嫩芽芽的新面孔了。

  领路人神情高傲,继续沉默地往东,还有一口泉!旁边有块长着青苔的古碑,刻着“兰泉”二字。泉水深澈见底,据说从来没哪年哪月干过、浑过,是凤凰城的名泉。还据说,不仅城里讲究的人会择日到这里来品茶,更可爱的景象是:

  几百个读书的孩子口干了,都虔诚地到这里用预备好的小竹勺舀水喝。再淘气的孩子从不敢亵渎这口井。长辈们传说一口井有一位洞神守着,沿袭下来就变成一种规矩和习惯。有时候能亲眼见到一两只挺大的暗色螃蟹在井底慢慢地爬行,明白是洞神在布置什么任务。这是很让人心颤的快乐。(黄永玉《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收获2010年第6期)

  想想这些景象,让人嘴角含笑。

  同行的李辉说:“我们来评选中国最美的小学,怎样?它准能进前十。”

  没错儿。

  雕塑、碑刻,美丽的长廊、泉水、老树……这一切都能为它加分,触动我的,还有一样,那就是“二级阶梯”上,那个不断被踩踏、被风雨浇淋——黑乎乎、不很规整、却在老树葱郁的遮蔽下近千平方米的塑胶操场!

  大城市儿童乐园里这个东西不罕见,可没在学堂见过,且这么大面积!真是老户人家偶尔一露的见识和豪奢了。我去用步子量,长宽不甚规则,但总是超出一千平方米。下课铃响,一群群学生飞出来。童稚喧声,如密林间小鸟啁啾。湘西人个子小,这些娃娃崽崽格外小得匀称可爱。我看着他们在这个为低年级孩子设计的软操场上,自在地奔跑、打闹,心无顾虑地摔倒,又爬起,那种从身体里散发出来的温柔、自由、健劲,一下有点呆住。湘西人所以自负的那种洒脱、宽阔、纵横捭阖的性情与能力,就是这样被呵护长成的吧?

  一下想起黄永玉先生的父亲。

  黄先生的父亲黄毓麟,字玉书,想必是个有趣味有经历的人,不然沈从文先生不会念念不忘他这个表兄,年轻时帮他写情书、追女朋友,老了还念着为他们一家写长篇,也鼓励黄永玉自己写。

  如今黄永玉先生八十多岁高龄,在《收获》上续写自传体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每期三五万字,把人带到上世纪初凤凰古城人文自然美而奇的岁月。这部作品是个奇迹,只是,不用大声说出来,屏息敛神地看,就行。

  单说其中和这软操场有关的一个细节。

  父亲在黄永玉童年的视野中,是眼睛“余光”中的人,写得并不怎么着力(父母的为人、内心,往往是孩子年长后才能体会?),但觉愉快、积极,喜欢新鲜东西。小时候的黄永玉曾独自琢磨,胆小怕事的许仙,哪里配得上白娘子?换成父亲倒合适些(《收获》2011年第1期)。学过肖邦、贝多芬,喜欢巴赫的十二平均律,在家乡的风琴上找钢琴的感觉,有时会有些孤单。他做过凤凰考棚小学校长、文昌阁小学校长,是音乐老师,将古诗谱了简谱,教给学生唱,也擅绘画、诗文。

  那会儿,音乐、体育、美术在小学都是新鲜课目。“无愁河”里有一段写道:体育老师给一年级学生上课,让他们在地上翻筋斗,虽然小孩个个高兴,却弄得一身泥巴粉粉,衣服搞脏了,家长有意见,学校就开会商量对策。校长肯定体育老师是费了心的,小孩经不起强烈冲撞而又能得到全身活动,不单不错,还对得很;不过上学体面衣服就那么几件,也算问题。他问“各位看看怎么办”,这些“各位”,说不出个所以然,有人建议一年级的体育课要么就免了。

  校长是这样定夺的:“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我看还是照翻吧!一点都不要改!我去搞一块厚帆布来,让他们在上头打滚吧!”

  那块厚帆布,该就是这个千米软操场、那个百米长廊的前身?

  这样的派头,就是音乐老师的派头?

  我们这代人,对音乐老师的记忆大多模糊,音乐课是学校不受重视的副课,老师往往也有点东拼西凑的味道,不要说当一校之长了。怎么在这蕞尔小城,还有这么精彩的音乐老师,以至当了校长?想一想,是那个时代的事了。1912年到浙一师任教的李叔同,不也通过音乐课,把对一个学校、一代学生的影响铭刻在中国教育史、文化史上?夏尊说,“自他任教以后,图画音乐课忽然被重视起来,几乎把全校学生的注意力都牵引过去了。”做学生的丰子恺形容那种来到心尖上的力量,“学生还琴时弹错了,他举目对你一看,但说:下次再还。有时他没有说,学生吃他一眼,自己请求下次再还了。”

  也许并不曾有过一个音乐老师做校长的年代,但李叔同先生的精神曾经统领过浙师大,在某种意义上说,又是有的。

  文昌阁小学,由凤凰早期归国留日学生田兴奎于1905年创办。至黄毓麟做校长,是三十年代初的事。“无愁河”中,黄永玉写过爸爸的一群同事朋友,写到给自己上课的一位位学问性情俱佳的老师。教数学的高素儒是爸爸的好朋友,早稻田的留学生;教“读经”的胃敬乡先生是“五百岁”的老先生,上课第一句话是:“没有用!四书五经对小孩子一点用也没有!我教你们学古文,学文言文。几千年来好多学问,好多有趣味的东西都在文言文里头,这学问很难,要认真学。学了,就有本事把那点味道挖出来。要不要试一试?”学生大声回答:“要!”……教体育的藤北风是年轻人,像“韦陀菩萨”一样神气,家境好,毕业后南北东西走过,书也读得不少,只是怪,放言“一不考黄埔,二不看鲁迅,飘飘然回归乡里了”, 倜傥风神影响几代学生……用黄永玉先生的话说,是赶上了辛亥革命后一段好日子,新与旧,在这里都焕发着一种生机。

  因为家中老屋被烧,黄玉书要辞职料理家事,欢送会上代理校长高素儒讲了这么一段话:

  “幼麟之所以能把学堂办得有声有色,盖因为遵循大学者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美育’的主张。用爱、用美术音乐来带动学科教育,使学生在成长之前有个全面人生的准备。人赞美文昌阁小学读书,弦歌之声荡漾城郭,这都是幼麟校长的学养形成的成绩和风气。”(《收获》2011年第1期)

  那么,中国教育史上确实出现过一个短暂的、以美育为核心理念的时代了,而文昌阁小学的实验,实在是与杭州的浙一师、白马湖畔春晖中学同步开展,而被关注不够的中国近现代边城教育实验。

  置身文昌阁,除了对那个时代忽然有了直觉,对这种教育深入人之性灵更是印象深刻。当年的一块厚帆布,变成了今天的塑胶操场和逶迤长廊——不论文昌阁和这个世界一起经历了多少风雨沧桑,必有这里的毕业生又回来当了先生。

  丰子恺对弘一师曾发愿“世寿所许,定当遵嘱”,这让他在“文革”困顿、病魔侵患中,生死以之地完成《护生画集》第六集,那种“照过心”的承诺似已进入另一时空。黄永玉八十高龄还续写“无愁河”,何尝不能看作另一种《护生画集》?同样的寸草心,要报三春晖。

  蔡元培先生的以美育代宗教说,理解为以美陶养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不难。而对蔡先生所说“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于实体世界,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这次湘西归来,瞻前顾后,仿佛才略窥堂奥。

  一下想起黄永玉先生的父亲。

  黄先生的父亲黄毓麟,字玉书,想必是个有趣味有经历的人,不然沈从文先生不会念念不忘他这个表兄,年轻时帮他写情书、追女朋友,老了还念着为他们一家写长篇,也鼓励黄永玉自己写。

  如今黄永玉先生八十多岁高龄,在《收获》上续写自传体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每期三五万字,把人带到上世纪初凤凰古城人文自然美而奇的岁月。这部作品是个奇迹,只是,不用大声说出来,屏息敛神地看,就行。

  单说其中和这软操场有关的一个细节。

  父亲在黄永玉童年的视野中,是眼睛“余光”中的人,写得并不怎么着力(父母的为人、内心,往往是孩子年长后才能体会?),但觉愉快、积极,喜欢新鲜东西。小时候的黄永玉曾独自琢磨,胆小怕事的许仙,哪里配得上白娘子?换成父亲倒合适些(《收获》2011年第1期)。学过肖邦、贝多芬,喜欢巴赫的十二平均律,在家乡的风琴上找钢琴的感觉,有时会有些孤单。他做过凤凰考棚小学校长、文昌阁小学校长,是音乐老师,将古诗谱了简谱,教给学生唱,也擅绘画、诗文。

  那会儿,音乐、体育、美术在小学都是新鲜课目。“无愁河”里有一段写道:体育老师给一年级学生上课,让他们在地上翻筋斗,虽然小孩个个高兴,却弄得一身泥巴粉粉,衣服搞脏了,家长有意见,学校就开会商量对策。校长肯定体育老师是费了心的,小孩经不起强烈冲撞而又能得到全身活动,不单不错,还对得很;不过上学体面衣服就那么几件,也算问题。他问“各位看看怎么办”,这些“各位”,说不出个所以然,有人建议一年级的体育课要么就免了。

  校长是这样定夺的:“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我看还是照翻吧!一点都不要改!我去搞一块厚帆布来,让他们在上头打滚吧!”

  那块厚帆布,该就是这个千米软操场、那个百米长廊的前身?

  这样的派头,就是音乐老师的派头?

  我们这代人,对音乐老师的记忆大多模糊,音乐课是学校不受重视的副课,老师往往也有点东拼西凑的味道,不要说当一校之长了。怎么在这蕞尔小城,还有这么精彩的音乐老师,以至当了校长?想一想,是那个时代的事了。1912年到浙一师任教的李叔同,不也通过音乐课,把对一个学校、一代学生的影响铭刻在中国教育史、文化史上?夏尊说,“自他任教以后,图画音乐课忽然被重视起来,几乎把全校学生的注意力都牵引过去了。”做学生的丰子恺形容那种来到心尖上的力量,“学生还琴时弹错了,他举目对你一看,但说:下次再还。有时他没有说,学生吃他一眼,自己请求下次再还了。”

  也许并不曾有过一个音乐老师做校长的年代,但李叔同先生的精神曾经统领过浙师大,在某种意义上说,又是有的。

  文昌阁小学,由凤凰早期归国留日学生田兴奎于1905年创办。至黄毓麟做校长,是三十年代初的事。“无愁河”中,黄永玉写过爸爸的一群同事朋友,写到给自己上课的一位位学问性情俱佳的老师。教数学的高素儒是爸爸的好朋友,早稻田的留学生;教“读经”的胃敬乡先生是“五百岁”的老先生,上课第一句话是:“没有用!四书五经对小孩子一点用也没有!我教你们学古文,学文言文。几千年来好多学问,好多有趣味的东西都在文言文里头,这学问很难,要认真学。学了,就有本事把那点味道挖出来。要不要试一试?”学生大声回答:“要!”……教体育的藤北风是年轻人,像“韦陀菩萨”一样神气,家境好,毕业后南北东西走过,书也读得不少,只是怪,放言“一不考黄埔,二不看鲁迅,飘飘然回归乡里了”, 倜傥风神影响几代学生……用黄永玉先生的话说,是赶上了辛亥革命后一段好日子,新与旧,在这里都焕发着一种生机。

  因为家中老屋被烧,黄玉书要辞职料理家事,欢送会上代理校长高素儒讲了这么一段话:

  “幼麟之所以能把学堂办得有声有色,盖因为遵循大学者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美育’的主张。用爱、用美术音乐来带动学科教育,使学生在成长之前有个全面人生的准备。人赞美文昌阁小学读书,弦歌之声荡漾城郭,这都是幼麟校长的学养形成的成绩和风气。”(《收获》2011年第1期)

  那么,中国教育史上确实出现过一个短暂的、以美育为核心理念的时代了,而文昌阁小学的实验,实在是与杭州的浙一师、白马湖畔春晖中学同步开展,而被关注不够的中国近现代边城教育实验。

  置身文昌阁,除了对那个时代忽然有了直觉,对这种教育深入人之性灵更是印象深刻。当年的一块厚帆布,变成了今天的塑胶操场和逶迤长廊——不论文昌阁和这个世界一起经历了多少风雨沧桑,必有这里的毕业生又回来当了先生。

  丰子恺对弘一师曾发愿“世寿所许,定当遵嘱”,这让他在“文革”困顿、病魔侵患中,生死以之地完成《护生画集》第六集,那种“照过心”的承诺似已进入另一时空。黄永玉八十高龄还续写“无愁河”,何尝不能看作另一种《护生画集》?同样的寸草心,要报三春晖。

  蔡元培先生的以美育代宗教说,理解为以美陶养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不难。而对蔡先生所说“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于实体世界,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这次湘西归来,瞻前顾后,仿佛才略窥堂奥。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