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局长在学校进行实地调研
国家课程“校本化”是在参照国家所提出的课程的原则性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教师所面临的实际教学情境,特别是学生学习的特点及学习需求,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学校自身传统及当前校园文化等,所做出的创造性实践,是丰富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载体。近年来,我区以“创树优质均衡先进区、打造教育高地制高点”为目标,研究制定了《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将深度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作为区域教育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做好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顶层设计。
我区在全面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研究。逐步开展学科整合课程、综合性课程的实践。打通使用的课时、学时,拓展课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增强学科之间、年级之间的整合,让彰显特色、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驱动力。
美的小学是我区一所新建的标准化小学。学校以“成长教育”为理念,自建校起,就把构建多元课程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根基。着力构建以“基础课程体系、校本课程体系、德育课程体系”三大类课程为内容的多元课程体系。
基础课程是对国家课程进行的拓宽和延伸。学校开发了语文增润课程、数学增润课程和英语增润课程,增润课程的设置,使得国家级课程更加丰满,更加深厚。如《数学增润》课程的开发,补充了教材中的空白点,结合数学书上的知识,从快乐实践、放飞想象、动脑思考、挑战自我等板块进行构建。学习钟表之后,安排了“钟表设计师”一课、给学生各种指令,让其画出表盘、以此来巩固学生对表的实际掌握;学习了时间,编排了“我的一天”时间表;学了元角分,编排了“逛超市”一课等。每年的4月,是学校固定的“数学嘉年华”活动月。扑克牌口算游戏、七巧板拼图、自制数学飞行棋游戏,一掷定音、幸运方格、夺宝图等丰富有趣的数学摊位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数学、用数学。每个摊位前学生引导员自信流利的介绍、家长义工全力协助。数学增润课程的研发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在已有知识基础上二次学习的成长空间,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主要载体。围绕学校“成长教育”核心理念,学校确立了“体智结合,综合提升,共同成长”的课程整合宗旨,将校本课程规划为三大类。分别是智慧成长课程、心灵成长课程、健康成长课程。如国学经典、行为礼仪、羽毛球、国际跳棋、晨读午练课程等,实现了“体智结合,综合提升,共同成长”的课程宗旨。
德育课程是学校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校本化、实效化的积极尝试。目前主要开发了“礼仪课程”和“节日课程”。其中“节日课程”把开展多种创意活动,作为主要的课程资源,把一学年的12个月,分别围绕一至两个主题进行命名。如三月的“成长月”、四月的“读书月”、五月的“健康月”、十月的“创意月”等。实现课程内容序列化、课程参与全员化、课程形式体验化。学校本着开放办学、人人参与的基本理念,开发的“故事妈妈进校园”、“缤纷创意校园行”、“唤醒沉睡的图书”等主题活动,实现了学校、家长、师生共同参与,人人有角色,个个有任务,让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都能在参与活动中感受成长所带来的快乐,也在成长的喜悦中提升着自己的综合能力。
二、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抓好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关键环节。
我区积极构建“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体系”。“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求教师要站在课程的高度对学科课程标准进行细化分解,对学科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进行整体的思考,集体研究制定本学科的《课程实施纲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科课程的本质进行教学设计:如语文阅读习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英语沟通运用能力培养;音乐、美术审美艺术能力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等。课堂中不仅要关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让学科教学不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而是为形成学生终身受益的学科素养奠基。
渚河路小学开展的语文博文阅读课程,以教材主题为主线,对单元教学过程做整体设计,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将阅读方法由课内习得迁移到课外应用。教师以读代讲,以读促悟,努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感悟文本能力。学生在40分钟里,在同一主题的引领下,精读一篇文章外,还略读、浏览一篇、两篇甚至多篇文章,阅读量大,教学密度高,节奏快,效率高。光明南小学开展的“作文儿童化、生活化”教学实践,倡导让孩子们说童真的话,写童趣的事,抒童心的情。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关注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由表述的欲望,提升学生的习作兴趣。实验小学开设了音美特色教学课程。音乐学科把口风琴、竖笛、葫芦丝等器乐演奏引进课堂教学,教师先学,再教会学生,做到师生共同成长,常态推动实施。美术学科结合课程要求,将黑白装饰画、线描画、炫彩刮画、剪纸添画等手工操作引入课堂,丰富了美术课程内容。还有农林路小学开展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南关小学开展的读写结合教学等,都是很好的尝试和探索。
三、持续提升教师研究能力,夯实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师资基础。
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其教育理念、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是推动课改的有力保障。为深入、持久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力,我区主要进行了以下积极的探索:
(一)以教育科研为引领,积极开展“三小研究”活动。即关注小现象,研究小课题,提出小策略。在日常的教学教研活动中把重心放低,围绕课堂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进行思考和实践,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意识。2014年我区开展了教师命题素养大赛、教师课堂教学策略征集等活动,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式,引发了教师对教学问题的深入思考;2016年我们实施的《邯山区教师小课题管理办法》,在全区开展以解决课堂教学中具体问题为着力点,以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落脚点的小课题研究,共征集课题63项,成功立项22项,激发了教师的研究意识,搭建了教师同伴互助的平台,为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注入生机活力。
2014年9月,我区在全市各县区率先开展“十二五”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推广会。渚河路小学课题组由课题主持人对《小学高年级三位一体习作共赏批改方式的实践研究》进行了成果汇报。并现场课例展示——《走进童话》。课题组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形成了学生、教师、家长习作评价的具体操作方法,探索出简单有效的作文评改课的基本课型。兴华小学课题组由课题主持人对《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进行了成果汇报,并现场课例展示——《等量代换》。课题组通过日常教学的研究,总结出学生合作学习的五个时机,并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进行剖析,对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起到很好的借鉴推广价值。教育局曹局长高度评价了我区推动教科研工作的思路和做法,为教育科研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可持续的促进区县教育教学质量均衡发展提供了有益尝试。
(二)开展三个层面的教师培训引领活动。
一是开展面向全体教师的专业素养培训。我区连续4年进行了“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暑期培训”活动。全区1300余名教师,分学科、学段进行。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剖析、主题研讨等形式开展。《以语用为核心,实施阅读教学》《与美文相伴——提升教师朗读素养》《字理教学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做学生的英语学习规划师》《自然拼读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等主题鲜明,富有实效的培训内容受到一线教师的欢迎。培训改变了以往满堂灌的形式,采取了前期任务驱动教师自学—中期集中学习互动交流—后期课堂跟进反馈效果的立体化研训形式,将培训和教师的课堂实践相结合,极大的提高了教师参训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二是开展面向新入职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2013、14、15邯山区连续三年补充新教师,成为了教师队伍的生力军。为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我们下发了《邯山区新教师成长规划》,从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成果四个纬度,从教师个人、学校、区域三个层面,对新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了细致的规划和量化,为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明确了目标和责任。在跟踪新教师成长的过程中,“如何将新教师的专业技能转化为教学能力”是我们遇到的突出问题。我区人事、教研、电教、进修、政教等行政业务科室凝聚合力,逐步形成了“培树专业精神——规范教学常规——课堂诊断分析——名师示范引领——集中学习研讨——自我实践反思——多元评价认定”的基本培训范式。通过开设新教师岗前培训、新教师入职宣誓、新教师教科研主题沙龙、新教师亮相课例展示、新教师同课异构、新教师拜师结对、新教师教学技能大比武、新教师成长认定等行之有效的研修活动,使他们能够很快的适应教学岗位,迅速成长。
2015年11月,邯山区新入职教师教学风采展示活动在渚河路小学举行。全体体育教师进行了队形队列、健美操、篮球等基本技能展示;部分教师进行现场粉笔字板书展示;三名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教师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语文、英语、音乐、美术教师进行了器乐演奏、表演、演唱等特长展示。短短三年间,经过区校两级共同培养名新教师累计荣获各级各类荣誉330余项,为邯山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呈现了新时期邯山青年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
2016年5月,“聆听思考的声音”——邯山区新教师教育科研主题沙龙活动在渚河路小学成功举办。我区在课题研究引领下成长为全国优秀教师和学科领军人物的五位优秀教育科研一线教师,用自己的成长经历,为新教师在教育科研成长路上答疑解惑。活动采取现场互动式研讨,由新教师提出自己课堂教学中遇到问题与困惑,五位课题负责人进行现场解答,帮助新教师了解教育科研研究实质,如何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寻找教育科研工作的切入点,开展课题研究。
2017年3月,在“迎春起舞正当时”——邯山区新教师成长主题沙龙活动中,我区为首批认定的“邯山教坛新秀”颁发了奖章,总结了学校在新教师培养工作中的经验和成绩,并进行全场教师的集体宣誓,为新教师的专业成长、交流搭建了平台。
三是开展面向学校需求的菜单式培训。开学初,教研室会面向各校征集培训计划。根据不同学校对教师培训的需求,由学校提供培训主题,教研员深入学校进行调研分析,有针对性的准备培训内容,通过深入学校、区片解决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三次备课,备什么》《如何开展基于教学问题的“一课一研”》《英语自然拼读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等主题培训,为学校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为教师更新理念、创新思路,深入浅出的掌握教育教学方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