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音乐版权简史:10个你应该知道的故事

编辑:csm351
2021-09-05来源:作者:张栋伟

  2021年8月31日,对于中国音乐界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在这一天的晚间,宣布放弃其拥有的音乐版权独家权利。
  音乐版权不是国计民生,行政干预的最终结果,自有来日。
  此时此刻,请打开小度音箱,跟着QQ音乐一起“再回首”在线音乐的那些故事。
  一、音乐工业的诞生
  1、世界上第一个音乐产品
  “玛丽有只小羊羔,它的羊毛白似雪,不管玛丽去到哪儿,它都跟在后面跑”
  1877年,美国科学家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ion,1847-1931)把一张锡箔卷在一部叫做“留声机”的机器金属圆筒上,将机器的金属针放在正对着圆筒的槽纹的正确的位置上,然后摇动曲柄对着圆筒前的金属管开始唱出上面那段洗脑神曲。
  唱完后,爱迪生把圆筒转回原处,换上另一根金属管,然后再次转动曲柄。
  这时候,机器里还原出了爱迪生刚刚唱出的歌声。
  这曲在全球大多数儿童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旋律,就是人类的第一个音乐产品。在此之前,音乐的形式都是“现场演出”。
  爱迪生并不是一个有趣的人,他实际上是满脑子商业利益的商人,在自己发明的直流电与特斯拉发明的交流电之争中,不惜使用各种阴险卑鄙的手段。
  爱迪生发明“留声机”也不是要改善人民群众的娱乐生活,而是为了卖给那些摩天大楼里的大老板们,可以即时记录下大BOSS们的言谈指令。
  显然,这会造成打字秘书下岗。
  没有哪个企业的行政部门会购买一台革自己命的新科技产品。
  然后,“留声机”就被抵制了。
  在爱迪生垂头丧气之际,他的助手们则将第一次试验时的应用----录制歌曲并反复播放,进行了发扬光大。
  最终,留声机走进了几乎所有的中产阶级家庭和公共场所。
  2、自动演奏钢琴
  在爱迪生解决了音乐演出作品可以被录制和循环播放的同一时期,另外一种“纯音乐留声机”的设备,也被发明出来。
  自动演奏机械钢琴(Pianola),是一种用打孔纸带操纵的钢琴,你只要买一卷纸带,就可以在家里的机械钢琴上“高保真”地欣赏到名家的钢琴独奏。这个新玩艺儿极大地推动了“拉格泰姆”音乐(Ragtime,一种经常使用切分音的钢琴音乐)在美国的普及。“拉格泰姆”音乐可以说是第一个欧洲没有的,纯美国风格的音乐形式,是公认的爵士乐的前身之一。
  自动演奏钢琴的原理是内置了鼓风机,通过气阀控制机械手臂。
  首先,音乐家在钢琴上进行弹奏,一张纸带匀速在击锤下面转动,留下每个按键的敲击痕迹和敲击时长;
  然后,将痕迹进行打孔;
  最终,这些被打孔的纸带再匀速穿过自动演奏钢琴,气流从这些孔洞穿过时,控制相应的按键敲击,“还原”音乐节的弹奏过程。
  有了留声机和自动演奏钢琴,音乐演出可以被记录和复现,使得创作音乐作品成为有利可图的行为。
  音乐行业进入了工业生产时期。
  二、音乐产品的介质演进
  3、爱迪生的圆筒
  在留声机刚刚发明的时候,爱迪生是使用了锡箔卷在圆筒,通过麦克风转换电流,驱动金属针在锡箔上刻下深浅不一的凹槽。
  在圆筒转动的时候,因为凹槽深浅不一,唱针会产生上下振动。在唱针上方有个拾音器,里面有线圈和磁场,唱针的上下振动会让线圈里产生不断变化的感应电流,通过将这个微弱的感应电流放大之后,再通过喇叭播还原出原来的声音。
  锡箔极其不稳定,噪音非常大。
  1888年,录音机公司(Dictaphone)与爱迪生签署专利共享协议,推出普通的留声机和爱迪生的“完美留声机”。
  爱迪生为此发明了长约4+1/4英寸(11厘米)、外径约2+1/4英寸(5.7厘米)的蜡筒,来代替不稳定的锡箔。
  这个尺寸,也成为了行业默认的蜡筒标准。
  注意,这已经是爱迪生发明留声机的11年以后了。
  男人干事,就是要持久。
  果然,蜡筒留声机一炮而红。
  八年之后的1896年,爱迪生亲自下海,成立国家留声机公司(National Phonograph Company),主要经营自己发明及改进的圆筒留声机。
  圆筒时代,一个音乐作品的时长是2分钟,之后经过改进最长可以到4分钟。
  这么短的时间,肯定很不爽。
  4、流行音乐的诞生
  就在爱迪生与录音机公司签约,大规模商业化留声机的同年,即1888年,德国移民埃米尔·玻里纳(EmileBerliner)发明了唱片。
  包括爱迪生在内的许多发明家,对唱片进行了改进,并逐步使唱片成为最主流的留声机载体。
  基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唱片是以每分钟78转的速度播放,因此这种唱片也被称为“七十八转唱片”。
  这样的高转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就是单面只能播放3分钟,双面也最多6分钟。
  历史上的传统民间音乐和民族音乐,都没有时长这么短的作品。
  既然音乐已经成为了“工业制造”,这就迫使创作者必须将一首歌曲控制在3-6分钟区间,短小精悍,才能进行最大化复制传播。
  由此,流行音乐诞生,并随着留声机普及全球,迫使听众形成了对音乐作品“5分钟时长”的习惯,直到今天还是音乐行业的主导制式。
  5、LP VS Hi-Fi
  作为成年人,一曲3分钟,还没进入情绪就要翻个面,显然时间太短了。
  1948年,哥伦比亚唱片公司首席工程师皮特·格德马克(PeterGoldmark),一位古典音乐爱好者,终于不能忍受用78转唱片播放古典音乐时必须不断换唱片这个重大缺陷,动手发明了新一代唱片制式。
  要延长播放时间长度,就要减慢唱片的转速并增加沟纹数,并同时避免由此带来的失真度增加和噪音增大,特别是可能会缩小频率响应范围。
  格德马克领导的研究小组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采用钻石做唱针,乙烯基塑料(Vinyl)为唱片材料,把唱片转速降到每分钟33.3转,并增加沟纹密度,使得一张12英寸(约30厘米)唱片每面可放二十多分钟的音乐。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密纹唱片,又叫“长时唱片”(LongPlay,LP)。
  LP唱片的音响规格很高,因此带动了从麦克风到放大器再到扬声器等音响设备的一系列革新,再加上1957年诞生的立体声唱片技术,现代高保真音响(Hi-Fi)工业才算正式启航了。
  这一新的音响标准在许多方面对音乐风格的进化产生了微妙的影响,其中比较极端的例子是:许多音响发烧友变成了只听音响不听音乐的怪物。
  没错,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么枯燥乏味,听歌这么简单的事情,变成了比谁烧的钱多。
  话说,你们知道360老板周鸿祎家里那套音响多少钱吗?网上有电视台采访的视频,感兴趣的可以找找看。
  ------年龄间隔线------
  年轻人自然看不下LP唱片这种装(不予显示:请联系作者张栋伟)的音乐玩法,我们要的是“嗨到爆”!
  哥伦比亚公司的对手美国无线电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简称RCA公司)推出了45转唱片。
  45转唱片单面只能播放5分钟,但音质超过了78转唱片和LP唱片,且直径小,唱片薄,又不容易碎,运输成本低,十分适合讲究时效的单曲市场。
  更为创新的是营销手段,RCA大批量地制造出一种便携式的,自带喇叭的唱盘机,在青少年市场非常受欢迎,成了派对标配。青少年们直接把这种唱盘机叫做“Hi-Fi”,并由此迎来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单曲市场繁荣。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开始嘀咕,这(不予显示:请联系作者张栋伟)的不就是索尼SONY的随身听原型么?
  是的,日本人就是这么智慧,“在继承中创新”。
  但是,距离随身听还有很大的一个障碍要越过,就是如何解决每5分钟就要翻个身的问题。
  6、千亿大师奥登司
  1960年,荷兰人劳德维克·奥登司(Lou Ottens)成为飞利浦产品开发部门的负责人,在那里他和他的团队开发了便携式磁带录音机。
  1963年,他和团队又发明了盒式磁带。
  盒式磁带,解决了唱片的时长问题,为索尼SONY发明Walkman(随声听)铺平了道路。
  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全球已售出约1000亿盒录音带。
  更为令人起敬的是,劳德维克·奥登司又对自己的发明进行了颠覆式革命。
  奥登司参与了CD光盘的发明。
  1982年,当飞利浦展示了生产CD播放器时,奥登司说:“从现在开始,传统的唱片播放器已经过时了”。
  迄今为止,CD光盘在全球发售超过2000亿张,CD唱片仍是实体音乐的主流载体介质。
  奥登司在1986年退休。
  他最大的遗憾是索尼而不是飞利浦创造了标志性的盒式磁带播放器Walkman(随声听)。
  他生前一直强调,盒式磁带和CD光盘这两项发明都是集体努力的结果。
  这就是大师范儿。
  2021年3月6日,劳德维克·奥登司(Lou Ottens)在荷兰去世,享年94岁。
  三、数字化时代
  7、蝴蝶效应
  20世纪80年代初,一位叫Karlheinz Brandenburg的德国青年,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和其他学生研究通过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电信线路传输音乐文件的方法。Brandenburg研究并且提出了一种高效的音频压缩算法,他称之为频域最优编码(OCF),并作为博士论文发表。
  之后,Brandenburg与弗劳恩霍夫集成电路研究所(德国56家研究机构的成员,弗劳恩霍夫协会成员)合作,最终于1995年发明了MP3格式。
  MP3的发明团队,戴耳机的为Karlheinz
  科技创新对传统产业的摧枯拉朽开始了。
  1997年,MP3播放器软件Winamp上市。同年,微软的Windows Media Player开始支持MP3格式文件播放。
  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各种各样的MP3便携播放器出现,比如我们熟悉的爱国者、魅族之流。
  1999年,点对点(P2P)音乐共享服务Napster推出,全球音乐行业随即陷入灭顶之灾。
  在音乐作品被盗版蹂躏的岁月里,音乐行业只能靠演唱会+粉丝会苟延残喘,然后在日本形成了“粉丝造星模式”,再通过韩国输出到中国大陆,最终完成了毒害青少年思想的“饭圈”模式。
  8、神的诞生
  是的,唯有乔布斯可以配得上“神”这个称呼。
  “科技向善”的真实释义,只有乔布斯真实实现了。
  音乐行业的衰亡之势,直到乔布斯,和他的iPod+iTunes诞生之后,才重新焕发了生机。
  2001年,iPod+iTunes组合推出。消费者可以在iTunes上购买正版的数字音乐,下载到iPod随身听。这种快捷购买正版音乐的方式,在版权保护严格的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被大众接受,挽救了被盗版即将击垮的音乐产业。
  2021年4月17日,苹果公司在向音乐艺术家、唱片公司以及出版商发送的信件中,披露了其流媒体音乐服务Apple Music支付的版权费率:
  “用户播放一首歌曲,苹果须向版权持有人支付0.014美元(约合人民币0.09元)”。
  中国的数字音乐正版之路,则是中国移动一手打造。
  2000年,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开启了音乐数字化收费之路,不仅成就了自己的“咪咕音乐”,还带起来了A8音乐(多米音乐)这样的一众上市公司,更最终助力了腾讯音乐集团这样的正版音乐平台诞生。
  9、流媒体终成王道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MP3不香了。
  流媒体(streaming media)传输技术将一连串的媒体数据压缩后,经过网上分段发送数据,实现在网上即时传输影音以供观赏。该技术使得数据包得以像流水一样发送------如果不使用此技术,就必须在使用前下载整个媒体文件。
  高保真质量,无需等待即可欣赏使用,这使得包括音乐、电影等内容产品的在线服务,都纷纷采取了流媒体服务方式。
  2019年6月,苹果公司报告其音乐流媒体服务订户超过6000万。
  同期,Spotify以1.55亿的订户领先于行业,再加上那些选择支持广告以免费收听歌曲的用户,其活跃用户高达3.45亿。
  亚马逊则在2020年初曾透露,其音乐订阅服务拥有5500万订户。
  流媒体技术可以比较好的保证音乐作品的版权不受侵犯,由此带给版权方和创作者收入。
  苹果向所有唱片公司支付订阅收入的52%作为版权费,Spotify公司的支付比例为50%到53%
  目前,苹果公司、Spotify公司和亚马逊公司等流媒体音乐平台,与音乐行业的核心矛盾在于:
  “音乐艺术家希望按照自己每首作品的播放量来计次获得报酬,而流媒体平台则按照一个大的合约,将钱给了音乐唱片公司------唱片公司有权力封杀剥夺音乐家的从业机会,所以理所当然的会赚取二手差价。”
  至少,听音乐要付费的习惯,已经逐步回来了。
  作者:张栋伟(资深互联网人士、市场营销专家、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