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深入践行关于教育、“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艺术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乡村建设中,增强乡村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艺术智慧和力量。
一、紧扣目标任务,打造“五个一批”
围绕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把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工作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结合,推动美术等艺术学科、专业、人才和党的建设等全面融入乡村振兴,把作品和论文写在重庆大地上。到2025年,全面建成融党建引领、人才培养、科研创作、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于一体的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工作体系,重点培养一批服务乡村振兴艺术人才,产出一批乡村振兴理论成果,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落,建成一批乡村艺术实践、劳育美育、创新创业基地,形成一批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在乡村“五大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助力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的美好蓝图早日实现。
二、坚持五项原则,突出党建引领
坚持全面深度服务。着眼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美术深度服务乡村“五大振兴”。坚持发挥专业优势。充分发挥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以及建筑学、教育学等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多层次、全方位赋能乡村振兴。坚持共享发展。在赋能乡村振兴过程中坚持人才培养、科研创作、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间良性互动、相辅相成,实现学校和社会共赢。坚持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师生广泛参与、校政企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坚持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全面提升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效率。坚持突出党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深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热爱“三农”、服务“三农”,拜农民为师、向农民学习,做人民艺术家、人民设计师。
三、艺术赋能乡村振兴20条典型举措
(一)以艺术全面深度赋能乡村振兴
1.艺术人才助推乡村振兴。积极引导艺术人才,围绕乡村规划、创意设计、艺术旅游、数字文化、乡村美育等重点领域,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和企业,挖掘本土特色资源,扎根乡村创新创业,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农业增值、农民增收。
2.规划设计服务乡村建设。充分发挥建筑与环境艺术人才优势,鼓励高校艺术师生与村镇“结对子”,建立“一村一师一规”工作机制,对口帮扶制定乡村建设发展规划,参与建设具有特色的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创造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良好乡村环境。
3.创意设计服务乡村农旅。发挥文创设计、产品设计、手工艺设计等专业人才优势,参与发展创意农业,以创意设计服务农特产品包装、展示和营销,提升农业品牌知名度和农产品文化附加值,设计研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
4.美术展演激活乡村旅游。发掘和利用乡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组织艺术考察、场景写生,参与、支持乡村艺术展览、文化节会、展销会等。在地创作大地艺术、公共艺术,打造特色艺术景观、艺术公园、艺术民宿,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5.数字文化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发挥艺术院校影视动画学科专业、人才优势,围绕乡村的特色文化、民间技艺、乡土风貌、田园风光、生产生活等主题,对口创作乡村数字文化产品,推动乡村文化传播、农特展品展销和旅游消费。开展乡村网络直播人才培养培训,激活乡村数字文化建设内生动力。
6.文化建设提振乡村文明。积极开展乡村文化研究,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通过乡村空间营造、风貌改造、环境品质提升、人际关系重塑和生态和谐重建等方式,提振农民精气神,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突出艺术特色,打造传统文化记忆现场和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等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7.教育服务助力乡村发展。发挥艺术院校优势,组织举办乡村振兴急需的基层干部培训班,组织实施乡村多种类型的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师、民间艺人等能工巧匠的专门培训,组织举办乡村美育讲习所。鼓励支持乡村青年到校参加继续教育,鼓励各院系为乡村中小学、幼儿园美育和艺术教育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
(二)将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乡村振兴
8.牢牢巩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理念。加强校史和地方百年乡建史研究,继承发扬学校扎根乡土、心系人民的优良办学传统,以乡土现场磨砺艺术感受力,以乡土精神涵养人民之心,以艺术创造助力乡村振兴,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9.构建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学科专业体系。发挥艺术院校现有学科、专业优势,推进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相关学科、专业跨校、跨区域交叉融合发展。重点围绕乡村的人居环境改造、生态修复、产业复兴、手工艺振兴、文化传承与创新等领域,以服务乡村振兴全面推进“高水平新文科建设高校”建设。
10.推进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工作进课堂。强化教学研究,建设一批服务乡村振兴的课程、教案、教材,建设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库,推进案例教学。推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与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全面融合。
11.立足乡村打造艺术实践第二课堂。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师生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入群众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锤炼个人品质。加强校地合作,打造一批联合培养基地,支持学生聚焦地方发展需要展开研究,在项目研究和实施过程中提升创新水平,增强实践能力。
12.把大学生劳育、美育课开到田间地头。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大学生劳育、美育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积极探索劳育、美育新途径,打造一批有特色、受欢迎、质量高的劳育、美育实践课程。
(三)开展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科学研究
13.探索新时代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实践经验。建设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智库,针对“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这个时代命题,围绕绿色可持续、文化可持续两大主题,探索把艺术应用到乡村振兴领域的新理念、新方法、新途径,积累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
14.组织开展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专题研究。根据学科和人才特点,每年设置一定数量研究课题和青年博士科研专项,围绕乡村“五大振兴”主题,开展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相关研究。
15.促进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科研成果转化。探索建立校地合作联动机制,推动乡村振兴研究成果在地转化。组织乡村振兴主题艺术创作与展览,展示“三农”风采,讴歌新时代。构建乡村振兴项目理论伴随机制,吸纳马克思主义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艺术教育学院、视觉艺术研究院等理论人才参与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相关项目组,强化实践项目的理论支撑、理论指导、理论总结和理论提升,实现项目成果与理论建设双丰收。
16.积极开展民间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充分利用西南地区丰富的民族、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加强服务生活、生产的民间工艺美术研究,助推民间手工艺的技艺传承和产业振兴。持续举办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转型和产业转化。
(四)强化党建思政助推乡村振兴
17.强化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党建思政引领。加强乡村振兴项目中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对项目周期超过三个月、项目成员中党员人数超过三人的,成立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选派优秀党员干部职工到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在乡村振兴中发现干部、锻炼干部和选拔干部。
18.彰显乡村振兴“思政+艺术”特色。牢牢把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工作中进一步强化“思政+艺术”特色育人体系。充分挖掘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相关的专业课、实践课中的思政元素,把乡村振兴打造成“思政+艺术”育人实践的第一现场,新建一批国家级、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19.参与红色村试点建设。贯彻落实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加强本土红色资源调查研究,发挥艺术特色和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积极参与打造一批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
20.引导支持党外知识分子积极参与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工作。统筹和支持学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有计划、成建制开展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引导鼓励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代表人士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增进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行动认同,进一步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