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工业大省着称的广东,文化“软实力”也不容小觑。
一组数据可以清晰说明:2021年广东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6910亿元,占全国总量约13.2%,连续19年居各省之首。全省拥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32.5万家,规上文化企业万余家,从业人员304万人,均居全国第一;文化产业增加值经济贡献率近8%。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方面,广东更是占到全国约五分之二。
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广东如何激活文化产业新动能?11月28日,2023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广东·广州)开幕。此次大会重点聚焦元宇宙、数字创意和生成式人工智能三个数字文化产业前沿领域,搭建投融资对接平台,并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融资联盟,多方面引导金融“活水”流向文化产业。
这一系列创新举措背后,广东文化产业正呈加速“破局”之势。一方面,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和落地应用,随着文化产业“加数”转型升级,迈向新赛道,文化产业需要更依赖科技研发和产业链协同,对资金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另一方面,“文化+”正成为主流趋势,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共生正在不断提速,进而带动、催动制造业发展,产业生态的加快构建需要资金助力,也需要金融牵引。
从结构上寻找新增长点
在广州凡拓数字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庭,一位穿戴动作捕捉设备的工作人员转动身姿,屏幕上的古风虚拟少女也随之而动。公司副总裁王筠介绍,这款由凡拓数创自研自产的惯性动作捕捉设备,能对全身27个关键节点360°的姿态进行捕捉,精确到手指关节,能精准还原运动轨迹,在影视动画、游戏娱乐等领域“大有可为”。
虚拟人背后是多项数字技术的综合支撑。目前,以凡拓数创为代表的复合型技术企业已成为广东省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锐力量,也引领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文化产业新趋向。目前,广东全省规上文化制造业从业人员中,R&D人员占全国总量达22.3%,居各省之首,广东文化产业的增长方式正悄然转变。
暨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郑焕钊认为,与广东从“制造”大省向“智造”大省的转型相顺应,文化产业也呈现出与科技融合不断加强趋势,文化科技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数字内容产业比重逐步提升。例如,广东的动漫游戏、电竞直播、数字音乐等新兴产业势头迅勐,尤其游戏产业营收占全国比重已达五分之四。
不过,从规模增长的角度来看,与过去对比,与宏观经济态势一致,近年广东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也有所放缓。对此,通过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新的增长点,正成为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突围路径。
一方面,新技术“入局”催生了智能穿戴、虚拟现实设备制造等新产业,将推动文化新业态整体规模进一步壮大。以人工智能为例,2022年广东实现核心产业规模1500亿元,五年时间内增长近五倍。
另一方面,新兴文化产业正加快走入生活场景、赋能传统产业。例如,凡拓数创为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设计的虚拟人“沁沁”,具备语音交互功能,“能听”又“能说”,可为观众实时答疑解惑;还为南越王博物馆复刻了“数字版”南越王宫,小到日常器皿文物,大到楼城结构,都实现了一比一还原……沉浸式、强互动的新逛展模式迎合了大众新消费趋向,赋予了传统文博产业新活力。
此外,除“加数”转型升级外,广东文化产业还不断探索向产业链“微笑曲线”两端攀升,转变以往加工制造占比大而优质版权相对匮乏、创新链价值链存在脱节的情况。
例如,惠州市惠阳传统乐器制造业曾一度遭遇危机,但随后,一批企业努力从传统制造向音乐文化内容产品创作、音乐教育产品开发运营、音乐文化推广及传播等业务拓展,探索建设以优质版权运营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通过“延链”升级,再造“惠阳吉他”品牌价值,当地政府更趁势推出粤港澳大湾区吉他文化艺术节、惠阳吉他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打造地方特色文化IP,推动文旅融合和产业结构优化。
在生态中重塑新竞争力
惠阳“吉他小镇”也是广东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郑焕钊也认为,尤其是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正逐渐形成。
新技术不断转化应用的背景下,文化产业链条不断延长、产业生态也日渐丰富多元,企业“单打独斗”已不再可行。
尤其是,对广东来说,全省规上文化企业占比仅为3.2%,而小微型文化企业超过90%,不少企业创意薄弱、技术层次较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抱团”发展方为“长久之计”。
因而,小到企业稳定转型,大到产业融合赋能,产业生态都将是一个重要发展“答案”。
深圳动漫园相关负责人倪鹤琴便深有感触。她介绍,该园区正规划以数字化赋能时尚和文化产业融合,为园区内中小企业搭建一个集交易、展示等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为消费者提供虚拟时尚体验。
“我们现在已入驻的上百家数创、时尚、动漫企业与多个行业协会和产业服务机构均保持着长期、深度的合作,园区平台使各方得以在科技、IP等方面实现‘乘数效应’。”倪鹤琴表示。
近年,广东已提出“抓大平台”的创新发展思路,重点打造了300个资源集聚能力强、支撑带动作用明显、配套服务完善的文化产业“亮点”平台,这包括20个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集聚区,230个以上重点示范园区、25个重点文化产业节展平台等。
此外,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的各类产业公共平台也越来越完备。聚焦人工智能、数字创意技术、元宇宙数字电视,广东已建有一批实验室和创新基地,另有一系列文化产业信息化管理平台、数据交易平台等,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金融显然也是生态中的关键一环。郑焕钊表示,随着文化科技融合趋势的加强,广东文化产业已经走上知识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的发展方向,企业迫切需要资金加持,以提高研发能力。
因此,广东也在积极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搭建新型文化投融资平台,创建有广州、深圳、佛山等国家级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广东省级层面还先后建有2个百亿级文化产业基金,通过组建子基金、项目直投等路径为文化产业引来“金融活水”;地市层面,广州挂牌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一期已有20亿元规模投入运作。
本次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更是希望在金融赋能文化产业的探索上进一步“破题”。大会遴选了18个优质企业现场与金融机构直接对接交流、促进产融合作,打通产融之间的“最后一公里”。这不仅在于能直接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更有利于依托“金融引力”和平台聚合作用,促进文化产业链协同进阶,构建产业新生态。
目前,广东全省已有数字创意、动漫游戏、对外文化贸易等各类园区近千家,千亿级文化产业集群10个。从东莞、汕头的玩具礼品产业集群,到广州、深圳的超高清视频、游戏电竞直播产业集群,集群分布充分考虑了各地优势基础,具备广阔的合作互补空间,为园区企业“小融合”走向跨地域产业“大融合”提供了前提。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CSMES艺术院校联盟小微乐器培训师专业联合招生,考前培训机构加盟认证及授权平台,专生输送,区域代理。......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立即关注移动端网站
扫一扫手机访问中音联小程序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
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