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元德在演奏“嗡”。
今年61岁的廖元德,从小就爱吹爱唱。年轻时,他曾作为铁路文工团演员、部队宣传队员多次登台演出。转业后,他又进入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文工团和县文化馆,从事音乐创作与策划、民间民族文化收集整理等工作。他收集整理的24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进入国家级名录的有1项,进入重庆市级名录的有16项。他一生与民族文化打交道,被人们称为“彭水苗族文化的守望者”。
半个世纪与苗家歌舞为伴
1951年11月,廖元德出生在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新田乡团结村一个苗族农民家庭。他自幼酷爱音乐,喜欢用当地盛产的苦竹制成竹笛,一边放牛一边吹奏。读初中时,他利用各种机会自学简谱,还创作了很多简短歌曲,在学校各种活动中演唱。
彭水苗寨村民能歌善歌,至今山寨里还流行着对歌、号子歌、哭嫁歌、溜溜歌等。在歌舞之乡生长的廖元德,从小就表现出良好的音乐天赋。“只要大人唱歌,我就会学着唱,唱上一两遍就会了。”廖元德说。
初中毕业后,廖元德外出参加铁路建设,不久被选入铁路文工团当了一名演员,后又参军入伍。由于能歌善舞,他被部队分配到宣传队当了一名演员。3年的军营生活中,他曾多次在不同场合登台演出。1974年,廖元德退伍回到家乡,被分配到彭水县文工团当了一名演员。1985年,他考入吉首大学,专修作曲。此后,他不但获得了大专文凭,还从县文工团的一名普通演员、作曲升任团长,成为国家三级作曲。1991年,廖元德调任彭水县文化馆副馆长。
从1975年到2012年,廖元德先后创作苗家歌曲100余首,大型民族舞蹈音乐20余部。其中,有40多首(部)苗族歌曲和舞蹈音乐先后在国家和省级舞台上展演。
将苗歌《娇阿依》推向宽广的舞台
“彭水苗族民歌曲调众多,据不完全统计,多达120余个曲牌。其歌词一般七言为句,四句为段,每段分领唱和助唱,有主音,有尾调,一唱一和,一问一答。”廖元德说,苗歌对唱时洪亮如钟,低缓如烟,令人如痴如醉。
作为苗歌曲牌之一,《娇阿依》是流传最广、最经典的一个曲牌,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按当地苗语解释,“娇”代表漂亮、心仪的姑娘,“阿依”指美好和幸福。《娇阿依》一般由6人或8人分组对唱。
1994年夏天,在一次采风活动中,廖元德偶然发现了《娇阿依》这一经典苗歌。为了收集到原汁原味的《娇阿依》,他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与他们畅谈民族歌舞。“那段时间,我天天住在乡下,虽然有些辛苦,但收获颇丰。”廖元德说。
2005年,廖元德把自己编写的《娇阿依》、《梭子号》、《次号》、《花线郎》4首曲子串在一起,形成了《娇阿依》演唱曲完整版。2006年9月,廖元德牵头组建了彭水“娇阿依”组合,对《娇阿依》演唱进行了规范。近几年,他精心编写的《过山号》、《包谷洞》、《仡雄盘莎》、《娇阿依》等苗乡曲目,在中央电视台演奏,得到国内外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2008年,《娇阿依》成为重庆市第一个闯入CCTV青歌赛决赛的节目。
廖元德在演奏“嗡”。 今年61岁的廖元德,从小就爱吹爱唱。年轻时,他曾作为铁路文工团演员、部队宣传队员多次登台演出。转业后,他又进入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文工团和县文化馆,从事音乐创作与策划、民间民族文化收集整理等工作。他收集整理的24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进入国家级名录的有1项,进入重庆市级名录的有16项。他一生与民族文化打交道,被人们称为“彭水苗族文化的守望者”。 半个世纪与苗家歌舞为伴 1951年11月,廖元德出生在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新田乡团结村一个苗族农民家庭。他自幼酷爱音乐,喜欢用当地盛产的苦竹制成竹笛,一边放牛一边吹奏。读初中时,他利用各种机会自学简谱,还创作了很多简短歌曲,在学校各种活动中演唱。 彭水苗寨村民能歌善歌,至今山寨里还流行着对歌、号子歌、哭嫁歌、溜溜歌等。在歌舞之乡生长的廖元德,从小就表现出良好的音乐天赋。“只要大人唱歌,我就会学着唱,唱上一两遍就会了。”廖元德说。 初中毕业后,廖元德外出参加铁路建设,不久被选入铁路文工团当了一名演员,后又参军入伍。由于能歌善舞,他被部队分配到宣传队当了一名演员。3年的军营生活中,他曾多次在不同场合登台演出。1974年,廖元德退伍回到家乡,被分配到彭水县文工团当了一名演员。1985年,他考入吉首大学,专修作曲。此后,他不但获得了大专文凭,还从县文工团的一名普通演员、作曲升任团长,成为国家三级作曲。1991年,廖元德调任彭水县文化馆副馆长。 从1975年到2012年,廖元德先后创作苗家歌曲100余首,大型民族舞蹈音乐20余部。其中,有40多首(部)苗族歌曲和舞蹈音乐先后在国家和省级舞台上展演。 将苗歌《娇阿依》推向宽广的舞台 “彭水苗族民歌曲调众多,据不完全统计,多达120余个曲牌。其歌词一般七言为句,四句为段,每段分领唱和助唱,有主音,有尾调,一唱一和,一问一答。”廖元德说,苗歌对唱时洪亮如钟,低缓如烟,令人如痴如醉。 作为苗歌曲牌之一,《娇阿依》是流传最广、最经典的一个曲牌,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按当地苗语解释,“娇”代表漂亮、心仪的姑娘,“阿依”指美好和幸福。《娇阿依》一般由6人或8人分组对唱。 1994年夏天,在一次采风活动中,廖元德偶然发现了《娇阿依》这一经典苗歌。为了收集到原汁原味的《娇阿依》,他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与他们畅谈民族歌舞。“那段时间,我天天住在乡下,虽然有些辛苦,但收获颇丰。”廖元德说。 2005年,廖元德把自己编写的《娇阿依》、《梭子号》、《次号》、《花线郎》4首曲子串在一起,形成了《娇阿依》演唱曲完整版。2006年9月,廖元德牵头组建了彭水“娇阿依”组合,对《娇阿依》演唱进行了规范。近几年,他精心编写的《过山号》、《包谷洞》、《仡雄盘莎》、《娇阿依》等苗乡曲目,在中央电视台演奏,得到国内外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2008年,《娇阿依》成为重庆市第一个闯入CCTV青歌赛决赛的节目。 如今,《娇阿依》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解和喜爱,并与《康定情歌》、《黄杨扁担》、《太阳出来喜洋洋》等大家熟悉的民歌一起编入《四川民歌集》。 改制苗族乐器“嗡”获国家专利 苗族不仅有自己独特的歌舞,还有自己独特的乐器。1983年,廖元德下乡采风时,偶然发现了一种竹管乐器。这种乐器虽然质地粗糙,音质单调,但声音洪亮,吹奏时发出“嗡嗡”的声音。相传,最初它并非是一种乐器,而是苗族先民为了抗击外侵,用于传递信息的工具。只要“嗡嗡”的声音响起,就表明有外敌入侵,提醒大家做好抗击准备。 廖元德被这一独特的苗族乐器所吸引。1983年底,他向彭水县文工团提出把苗族吹奏的“嗡”改制成乐器。随后,他开始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我先后制作了百余支‘嗡’,经过反复筛选,最终从30支中选出了较为满意的一支。”廖元德说,创新制作的“嗡”,不但能进行合奏和独奏,还能进行伴奏。 这种经改制的独特乐器“嗡”,在彭水县各种晚会上演奏后,受到观众的喜爱。1984年,廖元德用“嗡”吹奏自编的民歌《月亮坝里庆丰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1985年,廖元德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嗡”带进了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演播大厅;2002年,在全国老年文艺调演中,廖元德作曲并演奏的《盘古河抒怀》获得铜奖……近30年来,他用“嗡”进行了上百场专业演奏。 2011年11月,廖元德发明的“嗡”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颁发的专利证书。 收集整理“非遗”达246项 廖元德一生爱好民族音乐、歌舞,倾心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收集和整理。2008年至2011年,由他牵头挖掘整理出《安子苗歌》、《竹板桥造纸》、《普子特炮火笼》、《靛水高台狮舞》等“非遗”246项,其中1项进入国家级名录,16项进入市级名录,229项列为县级名录。 在37年的民族文化工作中,廖元德跑遍了彭水县的村寨,多次受到国家、市、县表彰。2011年,他因为收集整理“非遗”成绩突出,还被评为全国“非遗”先进个人。 “我今年底就要退休了,退休后我还要继续发挥余热,为彭水民族文化的繁荣尽一份力。”廖元德说,反正他这辈子是离不开吹拉弹唱了。
如今,《娇阿依》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解和喜爱,并与《康定情歌》、《黄杨扁担》、《太阳出来喜洋洋》等大家熟悉的民歌一起编入《四川民歌集》。
改制苗族乐器“嗡”获国家专利
苗族不仅有自己独特的歌舞,还有自己独特的乐器。1983年,廖元德下乡采风时,偶然发现了一种竹管乐器。这种乐器虽然质地粗糙,音质单调,但声音洪亮,吹奏时发出“嗡嗡”的声音。相传,最初它并非是一种乐器,而是苗族先民为了抗击外侵,用于传递信息的工具。只要“嗡嗡”的声音响起,就表明有外敌入侵,提醒大家做好抗击准备。
廖元德被这一独特的苗族乐器所吸引。1983年底,他向彭水县文工团提出把苗族吹奏的“嗡”改制成乐器。随后,他开始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我先后制作了百余支‘嗡’,经过反复筛选,最终从30支中选出了较为满意的一支。”廖元德说,创新制作的“嗡”,不但能进行合奏和独奏,还能进行伴奏。
这种经改制的独特乐器“嗡”,在彭水县各种晚会上演奏后,受到观众的喜爱。1984年,廖元德用“嗡”吹奏自编的民歌《月亮坝里庆丰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1985年,廖元德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嗡”带进了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演播大厅;2002年,在全国老年文艺调演中,廖元德作曲并演奏的《盘古河抒怀》获得铜奖……近30年来,他用“嗡”进行了上百场专业演奏。
2011年11月,廖元德发明的“嗡”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颁发的专利证书。
收集整理“非遗”达246项
廖元德一生爱好民族音乐、歌舞,倾心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收集和整理。2008年至2011年,由他牵头挖掘整理出《安子苗歌》、《竹板桥造纸》、《普子特炮火笼》、《靛水高台狮舞》等“非遗”246项,其中1项进入国家级名录,16项进入市级名录,229项列为县级名录。
在37年的民族文化工作中,廖元德跑遍了彭水县的村寨,多次受到国家、市、县表彰。2011年,他因为收集整理“非遗”成绩突出,还被评为全国“非遗”先进个人。
“我今年底就要退休了,退休后我还要继续发挥余热,为彭水民族文化的繁荣尽一份力。”廖元德说,反正他这辈子是离不开吹拉弹唱了。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CSMES艺术院校联盟小微乐器培训师专业联合招生,考前培训机构加盟认证及授权平台,专生输送,区域代理。......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立即关注移动端网站
扫一扫手机访问中音联小程序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
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