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创办20年、培训学员1600万、在美国上市的教育培训机构“新东方”,面临利润下滑、裁员、关校的不利境地——由于快速扩张,仅去年一年新东方就开设了238个学习中心,严重影响了利润。日前,新东方首席财务官谢东萤表示,未来新东方将关闭15~25个教学中心,四个月内还将裁员1000~1500名。
这并不是“新东方”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的境遇——近年来,不少教育培训机构为“抢占”地盘,四处布点,纷纷扩大规模,结果导致人力资源成本大涨,而教育培训质量却不断下滑,从而陷入困境。这表明,无论是体制内的学校,还是靠市场竞争立足的教育培训机构,都不能盲目扩大规模。
我国教育培训业近年来发展迅猛,这也刺激了资本投入教育培训业的热情。据不完全统计,仅2008、2009年两年间,就有不少于5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流向教育培训行业。2010年8月到11月间,国内就有4家教育培训机构在美先后上市,更被很多人解读为中国教育培训业进入“黄金(1674.10,-2.30,-0.14%)时代”。但随后不久,教育培训机构就出现不景气的迹象,在已经过去了的2012年,很多教育培训机构可谓苦苦支撑。为何会如此?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教育培训机构希望通过做大来做强,这是背离教育发展规律的。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时,就有一个理论,即“教育规模效应”,一些人认为1个老师教10个学生是教,教100个学生也是教,这完全忽视教育的特性,仅把教育作为单向的知识灌输过程。
按照这一理论,很多大学大规模扩张,结果是优质教育资源被快速稀释,教育质量下滑。教育培训机构的扩张,与此大同小异,不少教育培训机构希望多开教学点,做大经营规模,但却没有想到,任何学校、教学点的成长都是需要周期的,不能像生产车间那样简单复制。另外,教育培训机构认为只要开了门店,就占有了市场,这是十分错误的,学生群体在变动,吸引客户的不是谁先进入,而在于谁的质量高。
其次,教育培训机构“同质化”情况十分严重,这和体制内学校的“同质化”程度相差无几。众所周知,我国体制内学校存在千校一面的严重问题,本来大家寄希望于教育培训机构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但客观而言,具有个性和特色的教育培训机构不多。一方面,大多数教育培训机构的核心业务是考试培训——服务于国内的中高考、四六级考、考研、公务员考,或服务于出国考试;另一方面,鉴于考试评价,采取单一的分数标准,所以培训机构的“重要使命”是为学生“提分”。在这种市场竞争环境中,如果进入培训行业的机构多,再加上生源减少,就必然让所有机构都陷入混战,哪怕是一些“大牌”的机构。
再次,由于缺乏行业规范,准入门槛低,教育培训机构恶性竞争不断,纠纷也不断。抢占地盘,其实就是恶性竞争的表现,除此之外,还有教育机构互相诋毁、攻击、挖教师以及挖生源。
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培训,服务于应试教育体系,也受制于应试教育体系。教育培训机构能否走出困境,笔者以为取决于三方面:
一是我国整体教育改革,如果我国推进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倡导个性化教育、多元教育,那么,教育培训机构可以在多元化、个性化教育方面大有作为,真正把培训回归到“个性”和“特长”、“兴趣”上。
二是教育培训机构是否尊重教育规律,虽然笔者一直呼吁将教育培训机构作为教育服务公司,进行工商注册、工商监管,不再将其作为一所学校,但是,作为提供教育服务产品的公司,也必须遵守教育规律,要建设好师资力量,加强课程研发,创新教学方式,严格教学监督和评价,注重质量和品牌。虽然企业要追求利润回报,但急功近利是万万不可取的。
三是建立教育培训行业协会,制订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这对于快速发展的教育培训业来说,尤其需要。
眼下严酷的环境,对教育培训机构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是一次大浪淘沙的过程。由于教育培训机构是靠市场竞争获得生存空间,因此,希望永续经营的教育培训机构必然会积极调整、适应,按教育规律去经营,那些急功近利、想赚快钱的机构,将被淘汰出局。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CSMES艺术院校联盟小微乐器培训师专业联合招生,考前培训机构加盟认证及授权平台,专生输送,区域代理。......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立即关注移动端网站
扫一扫手机访问中音联小程序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
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