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中国舞台表演艺术的“航母”
- 编辑:csm351
2012-05-29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5月23日晚,人民大会堂再度响起了歌剧《白毛女》的旋律。此次中央歌剧院排演《白毛女》,是他们庆祝中央歌剧院成立60周年的系列演出之一。
“歌剧被称为舞台表演艺术的‘航空母舰’,它集合了太多的艺术门类——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表演……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国家的歌剧发展水平,可以成为这个国家艺术整体发展水平的一个标杆。”中央歌剧院现任院长俞峰说,60年来,中央歌剧院一直致力于学习借鉴国外经典歌剧,并创作排演具有中国风格的优秀民族歌剧。实际上,这也是歌剧在新中国发展状况的一个侧面。
“歌剧起源于意大利,但每传播到一个国家,都会打上这个国家的鲜明的烙印:传到法国,形成了法国歌剧;传到德国、奥地利,形成了德奥歌剧;传到英国,又有了英国歌剧……”那么,当充满魅力的歌剧艺术与拥有古老的东方文明的中国碰撞在一起,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就此问题,俞峰院长对《草地》周刊记者展开了一番详谈:
民歌元素,混编乐队,民族唱法,现实主义题材,这些都为中国原创歌剧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道路
记者:中央歌剧院这次再演《白毛女》,那我们就先从《白毛女》说起吧:这部歌剧是中央歌剧院的前身——中央管弦乐团和鲁艺文工团创作的,被称为中国原创新歌剧的开山之作。有评论说,《白毛女》标志着中国歌剧寻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美学品格。为何这么说?
俞峰:《白毛女》的故事是八路军在河北农村土改时候发现的一个极具戏剧性的故事,而且这个故事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歌剧对于中国来说是舶来品,我们原本没有歌剧,但我们有戏曲。从东西方歌剧、戏曲的发展脉络对比来看,时间上也基本上相近。但是,延安的那些艺术家前辈们,为何选择用歌剧而不是用戏曲来表现《白毛女》的故事?这就牵扯到了戏曲与歌剧的一些本质区别:戏曲的程式化表现比较多,而歌剧是为一个艺术人物量身定做——《茶花女》的旋律不可能跟《卡门》混起来。而戏曲是曲牌音乐,有时候改动一下词,套上去就可以是一出新戏。另外,传统戏曲更多表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表现现实生活的东西确实很少。而歌剧从历史来说,是把音乐从仪式化的教堂音乐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一种形式,是让音乐世俗化和社会化了。从题材来说,最初的歌剧也是与圣经故事、希腊神话关联起来的,但后来也逐渐开始讲述普通人的情感。所以,选择歌剧来表现现实主义题材的《白毛女》,在当时是最合适最恰当的。
中国的戏曲和国外的歌剧虽然有很多不同,但也有很多地方是相同的:戏曲里有“唱、念、做、打”,而歌剧里相应地也有咏叹调、宣叙调、表演和舞蹈。而《白毛女》之所以说开创了中国歌剧的发展道路,就在于它虽然是歌剧,但融入了很多我们民族性的东西:比如说,一般的正歌剧中,对话往往是用宣叙调来表现的,而《白毛女》中则用了大量的念白,这就是借鉴了我们中国戏曲里的一些东西。此外,《白毛女》的音乐也是民族主义的,结合了很多陕北的民间音乐素材,乐队也是民乐与交响乐的混编乐队。演唱也结合了中国的民族唱法……民歌的元素,混编的乐队,民族的唱法,结合戏曲,题材也是现实主义,这些都为中国原创歌剧今后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道路。
记者:《白毛女》对中国歌剧发展有什么影响?
俞峰:《白毛女》对于中国歌剧创作——特别是建国初期的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中国歌剧的创作,开始着重以现实主义题材为主,比如我们中央歌剧院后来创作的歌剧《刘胡兰》,还有空政文工团的《江姐》,湖北实验歌剧团的《洪湖赤卫队》等等;另一方面,在歌剧创作中紧密结合我们中国的一些戏曲、民歌的元素,甚至还在探索一些具有浓郁少数民族特色的歌剧,比如《阿依古丽》《草原之歌》《望夫云》等等。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歌剧创作,无论是形式还是题材,才渐渐变得更开放、更多元了一些。如今,我们的歌剧也有了很多表现历史题材、神话题材的作品,比如《霸王别姬》《赵氏孤儿》《西施》《白蛇传》等等。
当时意大利歌剧在欧洲各国流传的时候,他们都有用本国语言演唱的惯例。所以用中文演唱也并不是“土”的表现
记者:我们在发展中国原创歌剧的同时,对于西方的歌剧是抱着怎样的一种态度呢?
俞峰:对于西方的经典歌剧,我们中国歌剧界一直都在认真研究和学习。特别是建国之初,我国就派了很多学生到苏联去学习歌剧。要知道俄罗斯歌剧可是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和很深厚的传统!当时的李德伦、郑小瑛、郭淑珍等很多人,学成之后回国就来到了我们中央歌剧院工作。实际上,当时国家给我们中央歌剧院的定位,就是学习、借鉴国外的经典歌剧,把它们介绍到中国来;同时创作、排演中国的优秀民族歌剧。
不过有些遗憾的是,当时我们一方面有按照《白毛女》奠定下来的中国歌剧发展理念,另外又有来自苏联等国外歌剧的一些理念。于是在我们中国歌剧的发展过程中,这两种理念也难免会“打架”,会有分歧——不止是我们,还有一些艺术团体也存在类似的情况。结果,到了上世纪60年代,周总理决定把这些艺术院团拆分开来,希望各自的侧重面有所区分。于是,现在人们会看到中国有一个“中央歌剧院”,还有一个“中国歌剧舞剧院”。类似的,我们有“中央音乐学院”也有“中国音乐学院”,有“中央美术学院”还有“中国美术学院”等等。但实际上,后来我们这些院团在艺术探索过程中,也并非真的就像当初那样有所侧重,也还是兼容并蓄的。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5月23日晚,人民大会堂再度响起了歌剧《白毛女》的旋律。此次中央歌剧院排演《白毛女》,是他们庆祝中央歌剧院成立60周年的系列演出之一。
“歌剧被称为舞台表演艺术的‘航空母舰’,它集合了太多的艺术门类——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表演……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国家的歌剧发展水平,可以成为这个国家艺术整体发展水平的一个标杆。”中央歌剧院现任院长俞峰说,60年来,中央歌剧院一直致力于学习借鉴国外经典歌剧,并创作排演具有中国风格的优秀民族歌剧。实际上,这也是歌剧在新中国发展状况的一个侧面。
“歌剧起源于意大利,但每传播到一个国家,都会打上这个国家的鲜明的烙印:传到法国,形成了法国歌剧;传到德国、奥地利,形成了德奥歌剧;传到英国,又有了英国歌剧……”那么,当充满魅力的歌剧艺术与拥有古老的东方文明的中国碰撞在一起,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就此问题,俞峰院长对《草地》周刊记者展开了一番详谈:
民歌元素,混编乐队,民族唱法,现实主义题材,这些都为中国原创歌剧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道路
记者:中央歌剧院这次再演《白毛女》,那我们就先从《白毛女》说起吧:这部歌剧是中央歌剧院的前身——中央管弦乐团和鲁艺文工团创作的,被称为中国原创新歌剧的开山之作。有评论说,《白毛女》标志着中国歌剧寻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美学品格。为何这么说?
俞峰:《白毛女》的故事是八路军在河北农村土改时候发现的一个极具戏剧性的故事,而且这个故事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歌剧对于中国来说是舶来品,我们原本没有歌剧,但我们有戏曲。从东西方歌剧、戏曲的发展脉络对比来看,时间上也基本上相近。但是,延安的那些艺术家前辈们,为何选择用歌剧而不是用戏曲来表现《白毛女》的故事?这就牵扯到了戏曲与歌剧的一些本质区别:戏曲的程式化表现比较多,而歌剧是为一个艺术人物量身定做——《茶花女》的旋律不可能跟《卡门》混起来。而戏曲是曲牌音乐,有时候改动一下词,套上去就可以是一出新戏。另外,传统戏曲更多表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表现现实生活的东西确实很少。而歌剧从历史来说,是把音乐从仪式化的教堂音乐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一种形式,是让音乐世俗化和社会化了。从题材来说,最初的歌剧也是与圣经故事、希腊神话关联起来的,但后来也逐渐开始讲述普通人的情感。所以,选择歌剧来表现现实主义题材的《白毛女》,在当时是最合适最恰当的。
中国的戏曲和国外的歌剧虽然有很多不同,但也有很多地方是相同的:戏曲里有“唱、念、做、打”,而歌剧里相应地也有咏叹调、宣叙调、表演和舞蹈。而《白毛女》之所以说开创了中国歌剧的发展道路,就在于它虽然是歌剧,但融入了很多我们民族性的东西:比如说,一般的正歌剧中,对话往往是用宣叙调来表现的,而《白毛女》中则用了大量的念白,这就是借鉴了我们中国戏曲里的一些东西。此外,《白毛女》的音乐也是民族主义的,结合了很多陕北的民间音乐素材,乐队也是民乐与交响乐的混编乐队。演唱也结合了中国的民族唱法……民歌的元素,混编的乐队,民族的唱法,结合戏曲,题材也是现实主义,这些都为中国原创歌剧今后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道路。
记者:《白毛女》对中国歌剧发展有什么影响?
俞峰:《白毛女》对于中国歌剧创作——特别是建国初期的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中国歌剧的创作,开始着重以现实主义题材为主,比如我们中央歌剧院后来创作的歌剧《刘胡兰》,还有空政文工团的《江姐》,湖北实验歌剧团的《洪湖赤卫队》等等;另一方面,在歌剧创作中紧密结合我们中国的一些戏曲、民歌的元素,甚至还在探索一些具有浓郁少数民族特色的歌剧,比如《阿依古丽》《草原之歌》《望夫云》等等。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歌剧创作,无论是形式还是题材,才渐渐变得更开放、更多元了一些。如今,我们的歌剧也有了很多表现历史题材、神话题材的作品,比如《霸王别姬》《赵氏孤儿》《西施》《白蛇传》等等。
当时意大利歌剧在欧洲各国流传的时候,他们都有用本国语言演唱的惯例。所以用中文演唱也并不是“土”的表现
记者:我们在发展中国原创歌剧的同时,对于西方的歌剧是抱着怎样的一种态度呢?
俞峰:对于西方的经典歌剧,我们中国歌剧界一直都在认真研究和学习。特别是建国之初,我国就派了很多学生到苏联去学习歌剧。要知道俄罗斯歌剧可是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和很深厚的传统!当时的李德伦、郑小瑛、郭淑珍等很多人,学成之后回国就来到了我们中央歌剧院工作。实际上,当时国家给我们中央歌剧院的定位,就是学习、借鉴国外的经典歌剧,把它们介绍到中国来;同时创作、排演中国的优秀民族歌剧。
不过有些遗憾的是,当时我们一方面有按照《白毛女》奠定下来的中国歌剧发展理念,另外又有来自苏联等国外歌剧的一些理念。于是在我们中国歌剧的发展过程中,这两种理念也难免会“打架”,会有分歧——不止是我们,还有一些艺术团体也存在类似的情况。结果,到了上世纪60年代,周总理决定把这些艺术院团拆分开来,希望各自的侧重面有所区分。于是,现在人们会看到中国有一个“中央歌剧院”,还有一个“中国歌剧舞剧院”。类似的,我们有“中央音乐学院”也有“中国音乐学院”,有“中央美术学院”还有“中国美术学院”等等。但实际上,后来我们这些院团在艺术探索过程中,也并非真的就像当初那样有所侧重,也还是兼容并蓄的。
记者:听说当时在把国外一些经典歌剧引进国内演出时候,很多歌剧都“汉化”成了中文演出。
俞峰:是这样的。因为歌剧毕竟是有故事、有情节的,单纯唱原文,让大家只听音乐而不熟悉剧情,也不易让普通观众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歌剧,不利于歌剧的推广。所以,当时我们着手译配了几部经典歌剧。注意,我这里用的词是“译配”,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翻译工作。还要让翻译过来的文字尽可能地与歌剧的旋律、节奏能配合上。而且中文有“平、上、去、入”四声音调,西方人说话只有升调和降调。所以,外国歌剧的宣叙调如果直接用中文唱,感觉会很怪。而歌唱方面,歌曲的最高潮部分也有开口音、闭口音的爆发力问题……这些问题都要顾及到,其实是相当有难度的,但当时我们译配得确实非常好!我们做的中文版《卡门》,还曾获得过法国唱片大奖!
我有时候听观众反映,说总觉得听中文版的外国歌剧就显得“土”。其实,当时意大利歌剧在欧洲各国流传的时候,他们都有用本国语言演唱的惯例。所以用中文演唱也并不是“土”的表现。而且,我们的中文版外国歌剧,很多外国歌剧的业界人士听了都会觉得唱得很流畅,不会有生硬的感觉。
当然,国内现在的歌剧演出中,也越来越多地采用原文演唱了,单这是因为科技进步之后,有了字幕,很方便观众理解剧情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在音乐上保持原汁原味。毕竟译配做得再好,对于音乐的节奏也还是有所改动的,总是会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另外,现在歌剧的演出交流都在全球化发展。中国的艺术家也要到国外去演出,也要和国外的艺术家合作,这时候用原文表演就更方便。
歌剧已经成为世界舞台艺术上的主流。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以拥有自己的歌剧院为荣
记者:中国歌剧发展了探索和发展了这些年,在全球处于怎样一个地位?
俞峰:(叹气)其实目前还没什么影响力,虽然发展了几十年,但跟国外相比,还是起步偏晚,基础不够。不过,这肯定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为此我们会坚持不懈。因为歌剧已经成为世界舞台艺术上的主流。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以拥有自己的歌剧院为荣——这里说的歌剧院不是建筑,建筑随时随地可以建造。关键的是歌剧院能够为展现一种主流艺术——就像奥运会那样被认可的主流性的东西——提供一个平台,能够代表一个国家艺术水准的平台。
今年我们中央歌剧院成立60周年,我们要去到罗马上演《图兰朵》。其实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就好比美国的一个京剧团来北京演出一样。但我们并不害怕,我们有信心展示出中国歌剧的表演实力。其实我们在演出方面也已经得到过世界的认可了。特别是去年我们还排演过瓦格纳的《汤豪塞》——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几个大歌剧院能真正上演瓦格纳歌剧的,所以这也标志了我们中国歌剧整体实力的增强!
记者:既然如此,那么您觉得我们实力欠缺主要在哪些方面呢?
俞峰:我刚才说的是从歌剧的表演方面来说,中国歌剧的整体实力向世界迈出了一大步。但从创作歌剧方面来说,中国歌剧还是太弱了。实话实说,创作一部歌剧是很艰难的事情。光是音乐部分的创作就很难,交响乐那么难创作,每部才20几分钟,长篇也就40多分钟或者一个小时。一部歌剧要3个小时左右,难度可想而知。而除了音乐,创作歌剧还要有好的剧本、舞美、灯光、布景、服装……要涉及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这其实也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去年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对于中国歌剧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大的契机!我之前说过,歌剧传播到法国出现法国的歌剧,传播到德国有德国的歌剧,传播到俄罗斯有俄罗斯的歌剧……现在传播到中国,我相信肯定会有中国的歌剧,也相信中国歌剧会有自己的特色,能够在世界各国的歌剧院来上演来自中国、属于中国的经典歌剧!
记者:听说当时在把国外一些经典歌剧引进国内演出时候,很多歌剧都“汉化”成了中文演出。
俞峰:是这样的。因为歌剧毕竟是有故事、有情节的,单纯唱原文,让大家只听音乐而不熟悉剧情,也不易让普通观众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歌剧,不利于歌剧的推广。所以,当时我们着手译配了几部经典歌剧。注意,我这里用的词是“译配”,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翻译工作。还要让翻译过来的文字尽可能地与歌剧的旋律、节奏能配合上。而且中文有“平、上、去、入”四声音调,西方人说话只有升调和降调。所以,外国歌剧的宣叙调如果直接用中文唱,感觉会很怪。而歌唱方面,歌曲的最高潮部分也有开口音、闭口音的爆发力问题……这些问题都要顾及到,其实是相当有难度的,但当时我们译配得确实非常好!我们做的中文版《卡门》,还曾获得过法国唱片大奖!
我有时候听观众反映,说总觉得听中文版的外国歌剧就显得“土”。其实,当时意大利歌剧在欧洲各国流传的时候,他们都有用本国语言演唱的惯例。所以用中文演唱也并不是“土”的表现。而且,我们的中文版外国歌剧,很多外国歌剧的业界人士听了都会觉得唱得很流畅,不会有生硬的感觉。
当然,国内现在的歌剧演出中,也越来越多地采用原文演唱了,单这是因为科技进步之后,有了字幕,很方便观众理解剧情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在音乐上保持原汁原味。毕竟译配做得再好,对于音乐的节奏也还是有所改动的,总是会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另外,现在歌剧的演出交流都在全球化发展。中国的艺术家也要到国外去演出,也要和国外的艺术家合作,这时候用原文表演就更方便。
歌剧已经成为世界舞台艺术上的主流。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以拥有自己的歌剧院为荣
记者:中国歌剧发展了探索和发展了这些年,在全球处于怎样一个地位?
俞峰:(叹气)其实目前还没什么影响力,虽然发展了几十年,但跟国外相比,还是起步偏晚,基础不够。不过,这肯定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为此我们会坚持不懈。因为歌剧已经成为世界舞台艺术上的主流。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以拥有自己的歌剧院为荣——这里说的歌剧院不是建筑,建筑随时随地可以建造。关键的是歌剧院能够为展现一种主流艺术——就像奥运会那样被认可的主流性的东西——提供一个平台,能够代表一个国家艺术水准的平台。
今年我们中央歌剧院成立60周年,我们要去到罗马上演《图兰朵》。其实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就好比美国的一个京剧团来北京演出一样。但我们并不害怕,我们有信心展示出中国歌剧的表演实力。其实我们在演出方面也已经得到过世界的认可了。特别是去年我们还排演过瓦格纳的《汤豪塞》——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几个大歌剧院能真正上演瓦格纳歌剧的,所以这也标志了我们中国歌剧整体实力的增强!
记者:既然如此,那么您觉得我们实力欠缺主要在哪些方面呢?
俞峰:我刚才说的是从歌剧的表演方面来说,中国歌剧的整体实力向世界迈出了一大步。但从创作歌剧方面来说,中国歌剧还是太弱了。实话实说,创作一部歌剧是很艰难的事情。光是音乐部分的创作就很难,交响乐那么难创作,每部才20几分钟,长篇也就40多分钟或者一个小时。一部歌剧要3个小时左右,难度可想而知。而除了音乐,创作歌剧还要有好的剧本、舞美、灯光、布景、服装……要涉及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这其实也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去年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对于中国歌剧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大的契机!我之前说过,歌剧传播到法国出现法国的歌剧,传播到德国有德国的歌剧,传播到俄罗斯有俄罗斯的歌剧……现在传播到中国,我相信肯定会有中国的歌剧,也相信中国歌剧会有自己的特色,能够在世界各国的歌剧院来上演来自中国、属于中国的经典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