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艺术
音乐
夏代的音乐与舞蹈已经具备了比较高的水平。我国古代的所谓“乐”,包括歌、舞以及音乐伴奏在内。既可歌,亦可舞。夏代最重要的“乐”,是“韶乐”。相传夏后启就曾“舞九韶”,即举行大规模的歌舞活动。“韶乐”的音调很美,春秋时期仍然还能听到,据《论语·述而》记载,孔子曾在齐国听过“韶乐”,认为它既尽善,又尽美。甚至于为之三月不知肉味,还为之感叹:“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乎!”
商代的音乐,在夏代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商人的乐器,有磬、埙、鼓、稣、镛等。磬是悬挂起来的打击乐器。商代已有成组的乐器,现已发现的有陶埙、石磬、铜铃、铜铙、鼓等,都适于演奏乐曲,当时的音乐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安阳武官村大墓出土的大石磬,长84厘米,高42厘米,浮雕成瞪目张牙的虎形,纹饰与器物浑成一体,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一件大型打击乐器,也是一件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雕塑品。
西周时期,乐器的种类显着增多,除了编钟,编磬、鼓等打击乐器外,还出现了琴、瑟等弦乐器和笙、等等管乐器。此外,音乐理论在西周时期亦有进步的发展 ,我国传统的律昌学即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后,我国音乐又有了重要发展。河南淅川县一号楚基出土了春秋末期九件编钟,每件编钟能发出两个乐音,构成三度或大三度音程,已使用七声音阶,而且十二个半音齐全,可以从宫转调。
雕塑艺术
在商代的雕塑艺术品中,还有大量用玉、石、蚌等材料雕凿而成的动物形象及陶俑、石人等人物形象,无不生动逼真,反映出商代雕塑艺术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商代雕塑艺术的形式有陶塑和玉石雕塑,包括平面浮雕、浅雕和半立体浮雕。在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发现的玉石雕刻品中,有几十个动物种类,如有龙、虎、熊、鹿、象、牛、马、鹦鹉、鹅、鹰、燕、鳖、蛙、螳螂、猴、狗、龟等,形象都十分逼真,花纹也瑰丽多样。妇好墓中还出士有浮雕玉人和圆雕玉人,它们表情很是生动,人体比例大体适当,衣纹柔和、协调,以比较简练概括的线条勾画出了衣纹和肌肉的特点。此外,商代青铜器的造型与纹饰也很形象生动,其雕塑造型艺术同样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战国时代的雕塑艺术有了更大的进步。青铜器造型不但更加精巧和轻便适 用,而且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除铸纹外,出现了精细的鎏金纹和刻纹。大型青铜器的花纹中有描写现实生活的车马、狩猎、水陆攻战宴乐等图像。1935年,河南省汲县山彪镇战国基葬出土的水陆攻战铜鉴,有图像40组,292人,表现出格斗、射杀、划船、击鼓、稿赏、送行等种种战时的场面。1951 年,河南辉县赵固又出士了战国时期宴乐射猎纹铜鉴,图中总计刻画了37人、38只兽和68件器物,人物造型有乐舞的、射猎的、划船的、替马洗浴的,他们的表情都很丰富。
2、教育
学、校、序、庠、瞽宗
据古籍记载,在五帝时代已经有了学校,名叫"成均”。古史传说中尧舜时代已经有了大学、小学之分,并兼作养老、藏米的地方。养老是氏族社会的传统,那些富有生产经验和社会知识的老人被集中起来集体敬养,他们于是便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所以养老的场所逐渐演变成为教育的场所,同时也兼作储存养老物资的仓库。夏代的学校有校、学、序等名目。
《孟子·滕文公上》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序是由练习射箭的场所发展而来的教育机构,在教学内容中仍长期保留射的项目。而且序还兼为养老场所,《礼记·王制》说:“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校本义为养马、驯马的场所,后成为实施文化教育的场所。并逐渐成为专门的教育机构。
商代学校有重要发展。甲骨文中已出现“学”、“大学”、“庠”等学校名称,古籍中还有序、右学、督宗等学校名。商代的学校,除了养老和练习射箭的庠、序之外,还有专门学习文化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学”以及专门学习礼乐的“瞽宗”。瞽宗是用作祭祀的地方,同时也是进行乐教学习礼乐的机关。 商代时已经有了比较完 备的学校教育。
官学的衰落与私学的兴起
西周时期的学校教育集前代之大成,有了比较完备的教育制度,有专门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国学”和按照当时西周地方区域为一般奴隶主、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乡学”,形成了“学在官府”、“官守学业”的由统治者垄断教育的局面。河南地区的洛邑以及宋、卫、陈、蔡等诸侯国的都城都设有“国学”,都城外的乡遂则设有校、序、庠等“乡学”。宋、卫、陈、蔡等诸侯国还有向周王室贡士的义务。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后,周王室日渐衰落,政治、经济制度发生了巨大变革,出现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礼崩乐坏”和“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也使文化教育方面发生重要变化,其主要标志就是官学的衰落与私学的兴起。官学衰落的原因主要在于:王权衰落,王室、诸侯都忙于战争,社会动乱,无暇顾及官学:奴隶主贵族在政治上没落,丧失了进取精神,迷恋腐朽奢侈的生活而失掉了学习的兴趣。
春秋战国时期河南地区的诸侯国和东周王室仍然保留有官学教育,但无论洛邑的中央官学,还是宋、卫、郑、陈、蔡等诸侯国的官学,都处于逐渐衰落之中。但官学的衰落不等于教育发展的中断,随之而来的是私学的兴起,出现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私人讲学之风非常盛行,私学遍及各地。孔子是私学教育的最着名的代表人物,他带领弟子游历讲学,到宋国时“与弟子习礼于树下”,在陈国、蔡国之间“弦歌不衰”。
河南地区的私学教育也十分活跃,较早的私学是郑国人邓析创办的,他着有法律书《竹刑》,专门叫人“学讼”,当时跟他“学讼”的人“不可胜数”。墨子也曾创办私学,在宋国教授墨学,规模和影响都很大,他的弟子禽滑厘、孟胜等继承并发展了这一事业。老子、庄子、韩非等人的著作中也有很多教育内容,庄子教授道术,申不害教授法术刑名。到战国后期,私学教育更加繁盛,很多人放弃耕作、经商,卖掉房屋而去就学。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也促使了春秋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的盛行,并直接推动了“百家争鸣”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