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号,国家再次放出大招——对高考中的艺术生群体提高文化课要求。对此网友们议论纷纷,积压已久的矛盾也血淋淋地暴露在人们面前。
大多数文化生(不参加艺考的高考生)认为,艺术生基本都是学习不好,想靠学艺术,走艺术的形式来通过低分数线上大学;但是艺术生们却对此极其不满,产生严重抗议,与网友进行了疯狂“对撕”。艺术生们认为他们本来就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学习艺术,分给文化课的学习时间自然就少了很多,如果文化课要求还很高的话,无疑是劝退艺考生的举动。因此笔者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偏见,二是傲慢。
首先来说说“偏见”。偏见而导致观点对立的心理学效应就是幸存者偏差。人们获得的信息往往局限于一部分非优秀团体,而真正努力的艺术生却很少发声。大部分文化生只是看到了艺术生群体中的少部分人,他们忽视了那些刻苦学习的艺术生。黑格尔曾提出过“存在即合理”,所有消息都不是空穴来风。诚然,艺术生中肯定会有这一部分群体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好才去艺考找出路,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整个艺术生团体。
优秀的艺术生当然有。例如今年艺考的黑马夏梦,班主任老师接受采访时表示:“她在文科上挺有天赋,课没怎么上,考得比上课的同学都好。”每一个群体,都会有顶尖的人才和不上进的庸人,我们不能用夏梦来说艺术生都是天才,更不能用艺术生中的“混子”来否定整个艺术生团体。
人类社会的构成不是金字塔形,而是纺锤形(橄榄形)——中间阶层占大多数,极端优秀的和极端落后的是极少数。以偏概全的定义就是一种偏见。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偏见呢?原因就是一种有形或者无形的“傲慢”。
全国人民无论是否上过高中,无论是否参加过高考,都知道高考多重要,高中有多难。但是除了艺考界人士,鲜少有人了解艺考是什么,艺考需要考什么,以及艺考有多累。人们在发表对艺术生的评论时,对艺术生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理所当然地代入一些自以为的事情来填充,塑造了一个她们所认为的“艺术生”群体。
从不想了解到不愿了解,从不愿了解再到不屑于了解,不屑于理解到最后就变成了不理解。自己本就不理解,传播后更是远离实际,在有意无意的“傲慢”中,“偏见”就产生了。
那么,艺术生真像传闻中那样游手好闲吗?并非如此。
简单来说,文化生有早读,而大多数艺术生有早功——练声,练形体,压腿等;文化生有晚课,艺术生也有晚功。具体以编导(广播电视编导)为例:文化生抱怨政治难背,编导艺术生也要背下几百页的文艺常识;文化生抱怨作文800字太难,编导生一个月要写几十篇千字影评,千字故事,各种分镜头;文化生吐槽生活死板不能和老师交流,编导生和考官交流的时候各种经典电影优缺点要滔滔不绝,导演能力水平特点,制片公司方向优势都不能一知半解。电影,综艺,电视剧都不能浅尝辄止……
总结来说,文化生学习的是理论,有标准答案,方向清晰明了;而艺术生大多数学习的是美,进行的是实践,而美是没有明确答案的,方向也比并不是那么清晰——艺术生因为要顺应时代而不断调整自己的美学能力,而文化生学习的通常是相对稳定的真理。
所以我们很多自认为了解艺术生的人真的了解艺术生吗?需要打一个问号。没错,艺术生中确实存在游手好闲之辈,但绝不可以因为个人或者部分人的问题来否认整个群体,这样只能激化矛盾。
再来说说国家这项政策的目的,不是因为艺术生素质低下,也不是因为群众反映制度不公平,更不是因为配合文化生高考改革。短暂来看,是为了提高艺术生文化水平,长远来看,是为了中国的娱乐界,乃至文艺界更加稳妥发展。高学历不代表高素质,但是完善而全方位的学习能提高素质。无论是文化生还是艺术生,拼到最后拼的都是底蕴,拼的都是文化。而如今时代飞速发展,底蕴只有够深厚,才能支撑起国家未来的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文化想发展人才必须先行,国家此举是为了适应时代,乃长久大计,而非什么简单的整合艺考。
从封杀“娘炮”到整治娱乐圈;从高考调整到高考改革;从反腐反贪到扫黑除恶……可以看到,国家绝不是三分钟热血。近些年来,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多措并举,教育医疗民生多管齐下,这不是小举动,是大布局,是整体上的宏观调控。想要改变的绝不是现状,而是未来。国际社会风云莫测,国际关系日益紧张,强国迫在眉睫。
硬实力需要强大,而软实力同样不容忽视,艺术界同样是提升软实力的中流砥柱,而作为未来担起艺术界大梁的艺术生们,同样任重而道远。新闻工作者,媒体工作者,文学工作者,表演工作者,影视工作者……艺术生并非用艺考走捷径,他们的目标一样是星辰大海。
不了解,勿偏见;不清楚,勿傲慢;不知晓,勿谣传。文化和艺术同样不可忽视,未来的文化生和艺术生不应该是敌人,而是战友与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