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小培育孩子的音乐素养?如何给孩子进行音乐启蒙?几岁学琴?如何挑选乐器?唱歌跑调怎么办?怎样培养乐感?怎样高效陪伴孩子学音乐?音乐大师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
随着音乐进入中国孩子的中考范围,音乐教育备受关注。作曲家、作家田艺苗结合自己20多年音乐教育的经验,为家长和孩子撰写的新书《田艺苗的音乐课》近日出版。她在书中悉心解答家长们普遍存在的困惑,专业且有体系地指导家长如何从零开始引领孩子步入音乐的世界,更从审美教育层面进行启蒙,鼓励孩子学会欣赏音乐,让孩子从音乐中了解世界的宽广和生活的趣味,在艺术中找到快乐和生命的底气。
▲《田艺苗的音乐课》
田艺苗著
新经典·琥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3年1月
据了解,田艺苗曾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是国内古典音乐课程的首席IP,曾担任过《歌手》《我是唱作人》《声入人心》等节目的专家评审,多年来致力于古典音乐的普及与推广,出版作品有《穿T恤听古典音乐》《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温柔的战曲》《靠谱》《给孩子们的音乐课》等。
“孩子能否学好音乐,主要看家长如何陪伴。孩子适合学音乐吗?这应该不算一个问题,因为所有孩子多少都喜欢唱歌跳舞,这是儿童的一种本能。音乐教育的重点也不应该是专业音乐教育,而是普罗大众需要的国民音乐教育,它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社会的未来面貌。”田艺苗直言,去各地讲课,发现我们的音乐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商业化的、世俗的、片面的、空洞的教学项目占用了孩子的很多时间与精力,却不能让音乐真正深入他们的心灵和成长中,反而导致他们的身心被压力摧残;或是充斥着各种口号,如“关注儿童艺术教育”“轻松学钢琴”“审美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却没有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和方法;或是进行灌输式教学甚至错误教学,扼杀了孩子的音乐天性;或是老师自己从前怎么学现在就怎么教,忽视了每个年代孩子的身心发展并不相同,教育模式也应与时俱进。
她认为,音乐教育与其他教育不太一样。它可以更好玩,像一个游戏。音乐感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体里,是一种生命的本能。好的音乐教育从来不是灌输式的,而是要由内至外地,把人的音乐本能引导出来,让心灵感受音乐。音乐教育本该带着生命力,比如某种内在的有机联系,循序渐进,它具有发展性、灵活性与系统性。
“不把业余的当业余教,难道要把业余的当专业教?没错,正是把业余的也当成专业的教,孩子才会真正懂得音乐是什么。如果把他们当业余的教,错音错节奏也不改正,没有乐感也无所谓,他们怎么可能真的懂音乐?音乐教育的目的不就是要把好的音乐指点给他们?专业的,并不意味着技术上的难度和高度,而是指音乐上的品质与修养。低难度的乐曲也可以演奏得专业,简单的乐曲也可以充满音乐感,就像在一朵小野花身上也可以看到美一样。”田艺苗表示,音乐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大师或天才,而是建设生机勃勃的音乐文化环境,是让一代人热爱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