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普通中学的音乐教师,前些时日,我在两周的时间里分两次课,提前对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在课堂上做了预热;1月1日下午,又在七个班的班级群内分享当天音乐会的曲目单,并呼吁家长与孩子们共同观看。
其实原本的预想很简单,听一个作品或者听一会儿,知道大体有这样一件事,家长与孩子一起观看聆听,音乐氛围的营造、心灵的体验大于音乐实质。但其后收到的反馈惨不忍睹,不仅整场听完者寥寥无几,聆听者亦是极少数。新年开端,这一瓢冷水泼的,不亚于新冠又重阳。
夜读《王光祈音乐论著选集》,忽然觉得有些呼应。百年前,王光祈所采中西音乐之对比、国民素养之态度等研究分析,与今日的局面似乎没有什么太大不同。王光祈说:“中国人对于欧洲音乐,了解者极少,而同时对于本国音乐,亦复十分冷淡。音乐之在中国,未成独立美术,仅于舞台茶馆中为伴唱之用,或于街头盲者手中一见之。中国人静听音乐之习惯尚未养成,每当台上歌声婉转之际,台下辄互相纵谈,更有小贩大呼卖货,杂于其间。……若台上唱到精彩之处,台下复喝声雷动,剧情为之中断。”
2022年,笔者曾多次撰文讨论教师素养问题,课堂上亦采取民族管弦乐队与西洋管弦乐队对比的方式,试图让学生从聆听中反思与受益。但直至收尾工作时,才真正又一次体验到理想的骨感。音乐于学校艺术教育,于美育,于家庭,于社会的助推之路,仍任重道远。
卡塔尔世界杯期间,与许多好友聊天,发现足球与音乐教育虽不能直接对比,但却能相互照见。足球的背后,是整个国民体育素养的体现,这和我们对待乐队、合唱等综合艺术形式的思维是一样的。中国人单打独斗的项目都没问题,团体合作却总是不尽人意。白岩松也曾在节目中谈及,世界杯改制之后中国足球是否有未来的关键,要看现在小学、初中的这批孩子现在在做什么。这样的观点,一语中的。
反观中国国民音乐素养的培养,家庭氛围的缺失,导致我们从一个非常极端的源头切断了孩子与艺术接触的最佳机会,转而功利地将艺术学习寄托于社会艺术培训、艺术考级、学校教育等。当下的这批家长们,孩子现在读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未来这几代人的音乐素养,又会怎样呢?
笔者引导、鼓励学生关注和聆听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并非是将学生的价值观引至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好,或者外国的音乐就“高大上”。恰恰相反,我们在欣赏聆听时,一方面通过音乐让心灵得到慰籍,另一方面也能同世界一道,在同一个时间段内,与世界同步,与世界人民同步。后者正是笔者想要引导孩子们的一点。未来的中国,必是孩子们的天下,而他们不应该局限于对学历、对名利的追求,而更应该有天下之心,有仁爱之心,有国家责任,有使命担当。这些不仅要有立足本民族的基础,更要有伫立于世界的野心。
听不听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本身事小,但这一件事背后反映的是几百个学生、几百个家庭,甚至成千上万人对音乐的态度、对音乐事件的关注程度。音乐素养的提高,靠的绝非将其转变为考试形式,真正让人素养和品味提高的,全在于人的精神需求。如果孩子在成长的岁月里,能有父母陪伴,一起观看世界杯,一起在新年的第一天聆听一场音乐会,我想他们会受益终身。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原比把孩子培养成学习机器人、精神空洞者更为重要。有时候,我们不禁要问:该成长的难道只是孩子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