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CMU财经 > 正文

奥斯卡最佳短片《校合唱团的秘密》:一个关于合唱“打假”的故事

编辑:csm351
2020-03-17来源:百家号
  《校合唱团的秘密》为匈牙利导演克里斯托弗·迪克2016年的作品,该片曾获得第89届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影片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发生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的校园故事,全片25分钟,剧情跌宕、情节紧凑,以儿童校园合唱团故事为背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揭开了战绩显赫的合唱团背后的秘密。
  一、故事梗概
  索菲是一个插班生,来到学校的第一天,从门缝中看到合唱团排练的场景,心生向往。她从校长口中得知,每一名孩子都可以参加合唱团,这是校长的“原则”。想到自己能够加入这个获奖无数的“明星合唱团”,成为其中之一,索菲十分开心。
  插班生索菲很快在班级中结识了新朋友丽萨。丽萨是合唱团主力也是老师的爱将,天生拥有“好嗓子”的她既是主唱也是班级的明星。二人逐渐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姐妹。
 
  第一次合唱排练后,老师单独留下了索菲,告诉她今后排练要“默唱”,不要发声。因为索菲还不够好,需要排练,但是比赛在即,她发声的话会影响队伍冲击冠军。索菲听到后深受打击,老师嘱咐她不要告诉其他人,因为其他人知道后会“嘲笑”她,临走前还要索菲拿上属于她的那颗合唱团“糖果”。整个对话中,老师几乎使用了“威逼利诱”的说服办法,用老师专业的判断打击索菲的自信,并让索菲相信这是对队伍最好的做法,最后用“糖果”来表面安慰索菲受伤的情绪,让她意识到自己还是合唱团中的一员。
  很快,排练过程中丽萨发现索菲的“不对劲儿”,索菲只是在对口型,没有真发声。多次追问下,索菲向丽萨吐露积压心底的秘密,委屈的泪水洒在了好朋友的就肩膀上。得知真相的丽萨逐渐发现,不止索菲,合唱团中很多同学都在“对口型”。丽萨忍不住向老师抗议,认为这对大家不公平,大家都喜欢唱歌,应该放声歌唱。
  丽萨决定退出合唱团,但是老师却对丽萨说,“人生并非总是公平的”,其他同学没有丽萨的好嗓子,如果只允许有天赋的孩子参加合唱团这样公平吗。如果所有人都发声,那么合唱团就没办法得奖,大家会失去前往瑞典等地方游玩的机会。
  老师在丽萨面前,让所有被告知“默唱”的孩子们举手示意,丽萨和索菲才知道,原来合唱团中有很多人都在“对口型”,她们大为震惊。此后,丽萨依然无法释怀,她所理解的“公平”并不是老师口中的“公平”。她和索菲合谋出一个点子,然后与合唱团同学一起配合,践行了这个想法。
  合唱团比赛当天,所有孩子全都“默唱”,老师反复示意终究失败,孩子们齐心协力用集体“默唱”的形式对抗老师,场面一度尴尬至极,老师一怒之下狼狈离开。就在这时,天籁之声想起,丽萨带头,合唱团的孩子们大胆放声歌唱。合唱团有没有取得冠军呢,这已然不重要了。
  孩子们用自己的行为完成了一次合唱团“打假”行动,同时也让我们反思何为公平。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所谓公平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感受音乐、真诚发声,成年人构建在成功框架下的“公平”以牺牲孩子对音乐的热情为代价,那份功利心在孩子们天籁歌声下对比下显得那么丑陋和不堪。
  二、视听语言:音乐串联情节、把控节奏;镜头突出剧情、增强对比
  1.音乐方面
  《校合唱团的秘密》本身就是一部以“音乐”为背景和内容的作品,无论在剧情内容安排上还是在影片节奏控制上,“音乐”都成为了影片重要的纽带和组成部分。
  脚步声与合唱声组合:引入故事,天籁之声初现
  影片开头,镜头画面全黑,走廊中带有回音的脚步声慢慢靠近,进而合唱团天籁般的歌声由弱变强地加入,而后镜头中出现女主角索菲走在教室过道的画面,拉开整个故事的序幕。脚步声的带入,使得观众可以跟随索菲的步伐迅速带入故事,增加了观众与影片之间的粘性,也更加了故事的神秘感。合唱团的歌声逐渐增强,孩子们的声音是那么空灵透亮,仿若雨后天空干净得毫无杂质。
  “拍手歌谣”:天然分段、递进故事
  拍手歌谣明确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在第11分钟,索菲被老师要求默唱之后,第二次合唱团排练中,丽萨就发现了站在是身旁不出声“假唱”的索菲,进而推进了丽萨发掘背后真相。第二次在第20分钟,也就是丽萨与老师对峙之后,合唱团“默唱”秘密被揭穿之后,丽萨想出了揭露真相的好点子,也将影片带入结尾最“燃”、最振奋人心的情节。
  作为一部短片,需要在25分钟之内完整叙事一部跌宕起伏的故事并未易事。导演巧妙利用“拍手歌谣”将影片进行切割,就好像我们写文章是设置的标题,“歌谣”帮助观众将故事进行“分段”,使得结构都更为明朗。“歌谣”本身音乐节奏欢快,又可以起到递进故事的效果。“歌谣”声起,预示故事转折即将到来。
  2.镜头方面
  主观镜头:利用“主角之眼”交代剧情
  索菲作为一个转学插班生,对周边的环境自然充满好奇和戒备。为了体现主角的情绪并更好交代故事走向,影片中多次利用主观镜头,带领观众一同揭开校园新生活以及合唱团的神秘面纱。
  索菲第一次看到合唱团是在门缝中“窥探”到的,这样的形式也形成了一种影片暗示,暗示合唱团“暗藏玄机”。同时,提示观众跟随主角之眼一道,“窥一窥”合唱团的另一面。
  后来,教室的画面里,也是通过数次主观镜头进行叙事,主角之眼中,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课间的欢乐互动、课堂上的打闹小动作,进而注意到另一位主角丽萨。我们能感受到丽萨是一位很受欢迎的小姑娘,上课有人给她递纸条,座位后面小男生用铅笔拨动她的头发等等。
  丽萨非常热情善良,作为班级的明星人物,主动关照插班生索菲,坐在索菲身边与其交流,完成小伙伴之间的破冰活动。
  特写镜头:冲突角色特征、增强对比效果
  合唱团首次排练中,影片利用特写镜头对比着插班生索菲、班级明星丽萨、合唱团名师之间的表情标化。索菲非常享受地参与首次排练,从刚开始试探发声到后来大胆合唱,我们看到索菲脸上充满开心和满足。丽萨则变现得非常自信,站在合唱团队伍中中间显眼的位置,沉浸在她热爱的排练之中,老师告诉大家比赛成功后将有机会前往瑞典旅行,丽萨的排练显得更加认真卖力。而老师呢,她的特写镜头中,我们感受到她对每一个声音的标准都很高,她仔细识别合唱声中的细节,偶尔还会眼皮低垂若有所思。
  索菲被老师要求默唱后,心情十分低落。回家路上,特写中的索菲十分消沉,再次与丽萨滔滔不绝的状态形成对比。一个被老师“打击”,一个被老师“看好”,两人的对比十分明显,也侧面反映了老师对于孩子们的影响多么明显,原本乐观的孩子变得沉默,而拥有光环的孩子则更加自信,敢于表达。
  三、意象与隐喻
  糖果:孩子们的“蜜糖”,成年人的“砒霜”
  每次排练后,学生们都可以从合唱团老师这里得到一颗糖果。这颗糖果表面看是对孩子们的奖励,得知老师让很多孩子都“默声假唱”时,我们就能感受到这些“糖果”背后有着更深的用意。就好比,我们传统习俗中,在小年这一天民间祭灶王时要摆上“糖瓜”,相传也是为了堵住“灶王爷”的嘴巴,让他向“天庭”汇报时,能够多说好听的。影片中的“糖果”在这里的作用也较为类似,因为他们的共同点就是“甜”和“粘”。
  成年人用“糖果”堵住孩子们的嘴巴,将秘密深藏于心;成年人利用“糖果”收买孩子们的心,让他们守住真相不要张嘴,张嘴的话“糖果”就掉了,吃不到了。
  “糖果”又像是一种讽刺,成年人认为孩子就是容易哄骗,给一点“甜头”就可以帮成年人掩盖“虚伪”的面目,但是当最后孩子们集体戳穿老师的谎言时,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心中对“公平”的捍卫,原则面前孩子比成年人还要坚定,岂是一颗“糖果”就能收买的,这里的“糖果”讽刺着成年人“自欺欺人”的把戏。“糖果”既是孩子们喜爱的“蜜糖”,又是成年人良心上的“砒霜”。
  镜子:他人目光与自我认同
  索菲被老师否定之后,回到家捂着耳朵,低声演唱合唱团的歌曲。转身面对镜子,自己用“气”发声,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尝试着老师口中所谓的“默唱”。我们在镜子中看着索菲,索菲子镜子里看着自己,本来对音乐抱有热情、对合唱充满兴趣的孩子,却在镜子中不能真实地去面对自己,逼迫自己成为了一名“演员”。
  镜子,原本可以帮助我们看清真实,但是当人们刻意粉饰和故意掩饰之后,它所折射出的却是真实的对立面。在镜子面前,我们无奈看到可怜的索菲,被打击的自信、被打消的兴趣、被击穿的内心。在镜子面前,我们又仿佛看到成年人功利世界里那颗被蒙蔽的心,孩子们都成为合唱团争名逐利的工具后,音乐所带给人们的精神愉悦又何在呢。
  哲学家拉康曾提出“镜像理论”,指混淆了现象与想象之间的某种情况。婴儿初次照镜子时,他意识不到镜子中的是自己,他先认识到的是“他人”,而后才意识到“自己”。这个理论让我进一步反思,我们“自我”意识的发端也许已经从“婴儿”阶段开始,我们潜意识中对“自我”的认同,也包含着对“他人”目光的理解。而影片中镜子里的索菲,显然已经被老师的“他人”目光打击得逐渐失去“自我”认同。作为观众的我们,也是另一种“他人”目光,透过镜子审视、反思成年人关于成功的定义和规则。
  耳机:“装聋”与“作哑”
  丽萨和索菲在家里听“狐狸舞”,两个小姑娘戴着耳机,单纯享受这音乐带给她们的快乐。索菲听得入迷,让丽萨再次播放,丽萨假装听不到。在这里,丽萨和索菲转换了角色,丽萨变成那个“默声”的人。索菲向丽萨大喊,表达自己的意愿,在喜欢的音乐面前,索菲“作哑”时间太久了,索菲终于大力发声了。
  随后,两个人在第二次播放“狐狸舞”时,手舞足蹈沉浸在音乐中,丽萨通过这样的方式感受到了索菲是真的热爱音乐和歌唱。也是通过这件事,在丽萨的鼓励下,索菲向丽萨吐露了压在心底的秘密,合唱团的秘密。究竟谁才是带着耳机装聋的人,合唱团老师带着一副“无形”耳机,沉浸在自己的完美合唱团世界里。
  四、关于“公平”
  1.成年人的“公平”
  “功利主义的特征是直接地涉及一个人怎样在不同的时间里分配他的满足,但除此之外,就不再关心满足的总量怎样在个人之间进行分配。”(罗尔斯《正义论》)
  无论从校长的角度还是合唱团老师的角度,他们所谓的“公平”,是带有功利色彩的“公平”。
  校长认为让所有孩子参与合唱团,这是学校的特色,也是他自己的荣耀。老师为了让合唱团取得好成绩,更是诱导孩子们采用“造假”的方式换取所谓的“成功”。而这份荣耀背后,却扼杀了孩子们对于音乐的热爱。
  在他们的功利世界中,他们关心地是如何用最快的办法满足他们对“虚名”的向往,但是这份“虚名”是不是孩子们需要的,或者在此过程中,有没有伤害到孩子们的身心,他们没有更多关注。反而,在尚未成年的孩子面前,树立了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企图利用“道德”绑架的方式,将“假唱”成为冠以合理的名义,让孩子们不得不为“集体荣誉”承受一份“生命之重”。
  老师告诉孩子们,这样没有天赋的孩子也能成为明星合唱团的一员,可以一同分享这份荣光。但是她却没有想过,对于孩子们而言,共享荣誉和共享音乐之间,哪一个更为重要。成年人总是想利用“捷径”获取成功,他们不惜牺牲孩子们的天真,利用孩子们的善良。一场场比赛让老师都没有时间好好帮助孩子们更好提高发声和歌唱技巧,而让孩子们成为他们的夺奖机器。
  2.孩子们的“公平”
  “在所有德性中唯有公正是关心他人的善。”(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丽萨及合唱团孩子们的世界里,他们理解的公平则更为纯粹。丽萨得知合唱团秘密之后,最初想到的是这样对其他伙伴不公平,每个人都有享受音乐的权利。她从关心他人出发,去理解她的“公平”。亚里士多德提出公正德性的概念,就是关心他人的善。在孩子角度,他们考虑问题显然不会像老师那样“功利”,他们从“善”的本质出发,注重的是在音乐面前人人平等的话题。对奖项有执念的是那些大人,孩子们更加纯粹地关注歌唱和音乐本身。
  此外,孩子们的勇敢也格外可敬,比赛场上他们独有的方式揭露真相,这也是他们向那些功利大人们“无声的抗议”,在捍卫他们心中“公平”的音乐之梦。
  五、结语
  这是一个关于合唱团“打假”的故事,短短25分钟导演将故事节奏、戏剧冲突、角色特征等都较好呈现,不失为一部精彩短片,让人看后大呼“过瘾”。同时,他也利用孩子们“打假”的行为,揭穿了合唱团背后的秘密,更揭露了人性的本质。表面打的是“假唱”,实则打的是“人心”,掷地有声。


       关键词:音乐教育   钢琴  俩臺鋼琴  公益   中音联   邮轮游学才艺嘉年华   社会音乐教育机构扶持计划  音乐  乐器  中小学  少年儿童  音乐会  合唱  口琴  化蝶品牌

中国音乐教育网公益扶持部微信号:csm351、中国音乐教育网.樂助理微信号:csmes351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