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日,《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施行之际,省文旅厅策划推出了全省文旅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四个一批”(优秀品牌、优秀案例、优秀团队、优秀站点)展示活动,旨在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推动文旅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借鉴。本期推出四川省文旅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优秀品牌——大凉山惠民音乐会,主客共享的音乐盛。
“走,看惠民音乐会去!”对于凉山群众来说,每周五傍晚邀约着从四面八方来到火把广场或者金鹰大剧院观看惠民音乐会,早已成为了习惯,更有来凉山旅游的游客慕名前往。
从2011年10月第一场惠民音乐会举办至今,“大凉山惠民音乐会”已经和西昌这座城市一同走过十年的岁月,连续完成400余期演出任务,吸引观众累计近50万人次,参演人员超1.7万人次,演奏作品500余部,创作新作品150余部。如今,它是全国唯一定期不间断、公益全免费、专业乐团演出的惠民音乐会,成为文化体制改革中剧院歌舞团社会公益事业项目的成功实践,刷新了全国地级市无定期交响音乐会的记录。
坚守
从室外到室内的免费视听盛宴
2011年,演艺界受伴奏带低成本,乐队高投入的利益驱动影响,凉山歌舞团的30多名专业演奏人员的中型管弦乐队,遭遇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困境。同年,为了顺应凉山经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需要,在民生工程实施中,凉山有了新的思考:“为何不将闲置的乐队利用起来,为群众开办一场免费的音乐会?”
经过艰辛的筹备、编曲、排练和预演,凉山歌舞团组建成立了“管弦乐团”和“金鹰合唱团”,并与凉山州民族文化艺术中心共同策划实施了“月城之春”惠民音乐会项目。2011年10月28日,“月城之春”惠民音乐会首次在凉山州民族文化艺术中心火把广场上演,吸引超过3000名群众前来观看。“凉山有个不要钱的惠民音乐会!”消息不胫而走。
2012年12月1日,第56期惠民音乐会走进“金鹰剧场”进行室内演出,从此,喜爱音乐的人们终于能在剧院内享受音乐带来的视听盛宴。2013年11月08日,“月城之春”惠民音乐会在连续演出100场之际,更名为“大凉山惠民音乐会”,并由当时的四川省文化厅为其授牌,正式成立了“凉山交响乐团”和“大凉山合唱团”。
近十年的演出过程,“大凉山”惠民音乐会也面临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初期音乐会举办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演艺人员待遇较低、日常排练场地简陋、舞美设备老化、无配套完整的大件乐器等情况,导致了音乐人才的引进十分困难,尤其是弦乐演奏员和管乐演奏员。为了保证演出的艺术效果和节目质量,乐团特聘了国家一级指挥唐青石等艺术家进行指导和支持。
“要在凉山做一支专业的交响乐团。”在唐青石和时任凉山歌舞团党总支书记的刘康商量乐团定位,一致认为:这支交响乐团要有正规的演出计划,有拿得出手的独立原创作品,相对固定的乐手班底,稳定的演奏水平,这一切都不能“将就”。
创新
多元化艺术调配令观众百看不厌
为了提升音乐会交响乐水平,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凉山交响乐团面向全国招聘,只要乐手愿意来凉山面试,365天都可以为他(她)组建评委会招聘。2017年,曾与凉山交响乐团合作过的7位外国乐手“主动请缨”,组团前来参加乐团面试并顺利通过业务考核,其中一位外国乐手至今仍是乐团里的小提琴首席。逐渐积累起来的口碑,让凉山交响乐团吸引了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乐手。
为了提高乐团的演奏水平,唐青石开始把正规交响乐作品系统地引入到乐团周一到周四的日常训练中,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作品到民族主义、现代主义作品,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到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等。而每周五的惠民音乐会,更像是乐团的集中小结。在惠民音乐会上,唐青石会和乐手们一起,为观众做每首曲子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等赏析。乐手们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也积累起较为系统的音乐理论知识,再加上周而复始的实战演奏,专业水平得以锤炼。
如今,“大凉山惠民音乐会”每场演出时间平均在80分钟左右,演出曲目由中外名曲和本土原创曲目相结合,形式由音乐欣赏和音乐普及相结合,演奏由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相结合,演唱由民族、美声和通俗唱法相结合。其演出方式多样、艺术效果佳,除交响乐与电声乐以外,还增加了民族歌舞、民族歌剧、戏剧、京剧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多元化的艺术调配,全方位的需求整合,高端而不高傲,高雅而不俗气,令观众们场场叫好。
十年演出过程中令人感动的场景也比比皆是:演出过程中突降大雨时,观众热情不减,主动上台为演奏人员撑伞;冬天大雪纷飞,点起篝火演出,观众为演员买来暖宝贴、煮来姜糖水……
从来没有哪一种艺术能够像音乐那样,瞬间就能激活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将任意一个普通人带入另一种时空。从2011年10月28日第一场惠民音乐会到如今,它已经和西昌这座城市一同走过近十年的岁月,为凉山培养了一大批古典音乐爱好者和忠实观众,已成为宣传推广展示凉山彝族文化风情的一支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