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音乐梦由来已久。现在就让时光回到小时候吧。我的分享,您愿意听吗?
70年代,我出生于一个党员干部家庭。已故的奶奶时任村委会妇女主任,她爱国爱党爱人民,与邻里非常友好,爱国歌曲天天唱,如:《东方红》、《南泥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等,不但唱词,还唱简谱。我听多了,受到熏陶,自能记事的3岁起,就会哼唱“do re mi fa sol la si”,那时,已故的慈父会吹笛子会拉二胡。我也经常鼓捣着笛子,能吹《故事会》的第一段,吹完后就眼冒金星,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凭着对音乐的喜爱,我在村里成了人们眼中的小“歌星”。
八几年前的小山村,还没通电,村里只有一户人家才有收音机。人们晚饭后的第一个节目就是串门来我家听简谱听红歌,听我与父亲合唱《故事会》、《学习雷锋好榜样》等等,听笛子吹奏,听我家分享的讲神话人物故事;第二个节目就是集中在我们合住的大瓦房子门前,坐在石板凳上听收音机,偶尔听到音乐节目,由我奶奶带头唱,大伙围着跟唱了起来。
父亲是当时村委分校的民办教师,多才多艺。在当时那个穷苦的年代里,没有几个人愿意到分校教书的,我父亲成了综合型的老师,一二年级复式班全科教学全搞定,非常受村里人尊重与欢迎。分校距离我村很远,足足有三公里,没有修公路,没有交通工具,唯有靠走山间的小路去学校。我入学前跟着父亲去学校玩,故事、简谱、歌曲听多了,有的同学不会唱,我教他们,可受欢迎了,大家都喜欢和我玩。到了正式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经常跟父亲抬杠,说他唱错了,现在想想,揭自家人的短实在不该。
后来,村里的人们都往镇中心发展,一心想成为人们眼中的“镇里人”。我家自然也不甘落后,听到落户小镇后返村串门的长辈们对我母亲告辞的话:“阿花,我转河口了,尔兜有闲正出来料嘿……”(客家话:阿花,我回镇里去了,你们有空再出来玩哈),母亲受到启发,暗自立下志向:孩子读书不方便,三年级就要到更远的完小读书走更远的路,很多孩子中途就辍学了,为了孩子及后代将来着想,再苦再难也要迁居到小镇。于是我家艰苦奋战了一年,咬咬牙就过去了,1987年的冬天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镇里人”。
父亲是民办教师,按当时编制要求不可以调动,后来奶奶去镇教育办公室申请,1988年春季,我跟着父亲到云丰小学读书。我最喜欢音乐课了,童音发声不错,唱得也好,音准没问题,经常被老师请上讲台当小老师唱简谱,唱歌词。我是少先队仪仗队的号手,除了吹号以外,还会吹笛子,适逢镇里有举行全镇小学“六一”、“元旦”文艺会演,我代表学校参加演出,在河口电影院演出的笛子与电子琴合奏获得了好评。
这就是我儿时音乐梦的开始,爱音乐,爱生活,用音符传递对美好未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