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口琴协会会长,82岁的刘曾源老人说:我愿意去乡村学校给孩子们上一堂音乐课
- 编辑:csm351
2022-01-24来源:杭州日报
今年,麻车小学打算把口风琴课培育成学校的特色课程,但仅有一位专职音乐教师显然很难完成这个任务,这让学校的老师们十分苦恼。报道刊出后,82岁的老先生通过微信联系上我们,十分愿意去乡村学校给孩子们上一堂课。
听刘曾源先生说话时十足的中气,很难想象他已经82岁了。他笑着说,这就是学音乐的功劳,老先生是中华口琴协会的会长,从事口琴教育普及工作数十年,是一位口琴演奏教育家。“我现在这么大年龄,思路这么清楚就是得益于音乐。学音乐最大的作用会让人反应、思路和记忆力比别人好。”
刘老说,他和浙江特别有感情,20多年前就带着杭州的小朋友们去韩国参加口琴比赛,还曾帮助刀茅巷小学建立了一个口琴博物馆,这几年又专门在浙江成立了一个中小学口琴艺术教育联盟,每年都要去联盟的学校做活动。“疫情前,我常去建德的明珠学校,还曾去过新安江一中,也几次给建德市的音乐老师辅导。”
这么多年,刘老走遍了浙江不少的乡村学校,让他感触最深的是乡村学校在音乐艺术培养上的教师匮乏与教材瓶颈。“口琴、口风琴都是相对比较简单的乐器,易入门,但要持续下去需要系统的课程。音乐老师大学里并没有学过这些乐器,教起来容易找不准方向,照本宣科过于枯燥,孩子们也很难保持兴趣。”刘曾源说,他研究了一套方法,简单入手,从口琴伴奏入手,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和能力,“只要掌握方法、有了兴趣,即便下课了也会主动去练,就能逐步提高。”
通俗易懂、提高兴趣,这是刘老师提出的乡村小学普及音乐教育的方向。“通俗不意味不好,反而能扩大音乐的普及程度,让有的孩子找到未来目标,有的孩子找到课余乐趣。”
他给记者发来了一些他辅导的乡村学校孩子们汇报演出的录像,演奏水准非常高。刘老师告诉记者,他第一次去湖州德清高桥中心小学时,看到学校的条件都直掉眼泪,但即便如此,学校还一直坚持上艺术课程,口琴变成了学校的特色项目,每年都在德清、湖州的学生艺术汇演中拿奖,“今年还拿了两个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