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教育产品如何突破生命周期

编辑:csm351
2019-04-10来源:亿欧网
  近日,在翼鸥教育新品发布会上,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黄荣怀发表了《创新教学模式的期望与畅想》的主题演讲。黄荣怀表示:“教育首先是责任,然后是情怀,再带一些敬畏感。目前,企业的技术产品和教育的产品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鸿沟,工程实验室一直想办法弥补这个鸿沟。”
  技术融入困境“阻碍”课堂教学创新
  技术于教育的应用并不是一帆风顺,黄荣怀指出,目前技术在教育领域落地遇到四个基本困境。
  第一,不同环境学生使用内容载体的反差。
  内容载体目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纸质媒体,另一类是各种电子产品。目前,在电子产品的使用上面,存在一定的争议。学校是否应该允许手机进学校,是否应该允许手持设备进课堂,电子设备的使用程度如何等?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线教育的趋势是没有问题的。但在线教育开始普及的时候,由原先经济和社会差异带来的“数学鸿沟”问题开始转变成为“数字使用鸿沟”问题。从原先“有或者没有、见过或者没有见过”转变为“用或者不用、怎么用”的问题和差异。
  第二,技术丰富的课堂该关心什么?
  传统的课堂设备,是粉笔黑板教材和笔。而当越来越多的技术开始进入课堂,老师教学的过程就会变得更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要引入一个技术服务人员或者助教,让老师把精力放在知识的传递上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其次,在教学设备变多的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会随着转移。老师只顾着讲,学生只顾着盯着设备,这也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教学的核心是眼神的交互,当师生的互动从神态转移到其它的教育设备上,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知识的是人还是技术。
  然后还有一个问题是,老师的教学能力能否跟上技术变革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老师应该怎么指导学生?学校如何管理学生?学习产出、学习活动、评价方式的变化是必然的。
  第三,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具备哪些知识?
  技术引入课堂后,老师要掌握的知识体系也发生了变化。除了内容知识,教学知识、技术知识都是需要掌握并相互之间要达到融汇贯通。要从教学-内容知识、技术-教学知识、技术-内容知识三个方面迭代出技术-教学-内容知识体系。
  第四,“数字移民”如何管理“数字土著”?
  不同时代的人对于科技的感知是不一样的。当新的技术到来的时候,学生的信息素养不同、学习风格也不同。过去课堂上统一步调、统一方式、统一测评的统一化教学模式已经变得低效。如何将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现有的管理结构结合起来?“数字移民”如何管理“数字土著”?这也成为一个需要突破的瓶颈。
  信息社会环境“倒逼”课堂教学改革
  1对1的辅导模式的产生是由于大班课教育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上,按照《大教学论》来说,普遍遵循几个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主动性与自动性原则。这和今天的班级授课制相似,班级授课制的前提是让学生掌握学习,即在学习新内容之前,确保所有的学生对某一确定的知识、技能都达到预定的掌握水平。这导致学习陷入一个固定的模式,学习的过程逐渐变为学习一个单元、测评、再学习下一个单元。学习的结果就只停留在布鲁姆模型低阶认知版本,即记忆、理解、应用,忽略了高阶认知的分析、创造、评价。
  而“1对1辅导”模式,则通常优于普通的班级授课。1对1辅导是面向个体、针对难点、鼓励冲刺、非常灵活,它的本质是强化学习;校外补习就是精选内容、异步组织、视频学习、经验迁移,这个是规模化效应放大了。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相结合是可以去做到的,但是随着校外辅导的壮大,我们也发现,学生一旦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就到外面找辅导班,高度依赖培训。
  “1对1辅导”模式的产生实际上就是信息化催生出了补偿学习。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下,补偿学习是刚需。在学业与负担并行下,如何找到平衡,是今天必须解决的事情,必须思考的问题,必须经历比较长的痛苦期。这个时间可能五年未必够,也许两代人或者一代人才有变化。
  重构学习环境,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当技术与教育碰撞的时候,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必定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把握教育创新方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尊重学生差异,构建智慧学习环境。支持任意时间、地点、方式和步调的学习,适应不同类型和不同条件的学习者;促进学习者轻松、投入、有效地学习;帮助学习者学会学习、掌握学习、发现学习。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难以避免,学生也容易受到很多外界的事情干扰。技术重构学习环境时,必须要考量如何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投入进去,有效的学习。
  第二,拓展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潜能。学习情景是指对学习活动的一种概要描述,或支持学习的一类假定事件序列,亦或一群学习者共同学习的场所。这就分为校内和校外两大场景。目前,校内学习是主要的场景。校内情景比较单一,需要去探究如何将课堂学习和辅导学习、项目学习搭配在一起,为学生提供集体、个体到小组三种学习群体环境。而校外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探究学习,提供社会、社群的学习群体环境,比如说游学等。
  第三,采用翻转教学,来弥合学习的鸿沟。翻转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微教学视频为载体,用“同步”和“异步”来实现翻转课堂的灵活性。比如,预先提供完整录制视频,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不同程度的自学。但同时,学校又以即时教学的形式,体系化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探究,管理学生差异。不过,翻转会面临一个问题。翻转有三类翻转,大翻小翻侧翻。大翻是指,所有学习内容均可实现全部翻转,即在线看视频内容,然后去课堂上讨论;小翻是指,部分内容自习,部分参与讨论;侧翻是指,选择一个不太重要的复习。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如果加大了语文的工作量,数学和外语的教学时间就会不平衡,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第四,优化信息化环境,改善“掌握学习”。学生首先有掌握学习技能,然后明确学习任务,才能互教互学。今天的学生,大多是被迫性学习,效果很难产生。除此之外,学习线索清晰、学习意愿持续等方面也要优化。
  提升服务能力,促进教育系统变革
  要促进教育系统的变革,需要借助教育产业的力量。目前,互联网教育企业大致分为三大主流类型,一类是资本驱动型,以资金快速做规模;第二是业务延展型;第三是技术导向型。这三类型的企业在研发教育产品与搭建智慧学习框架上出现断层。
  智慧学习框架搭建上,有几个基本原理。分别是教学逻辑自洽、学习资源匹配、学习反馈及时、学习体验丰富、教学工具便利。
  而教育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分为五个环节,需求、技术、产品、方案、扩散。第一,从需求来说,从用户刚需到业务痛点,到行业难题,这是大家都会考虑的事情。第二是有没有核心技术、有没有设计专利,有没有关键资料。第三在产品端,有没有工具制品、核心部件和专业服务。第四在解决方案上,能否做到场景清晰、环境兼容、持续衔接。第五是营销策略、节奏控制和周期关管理。这是教育产品的周期问题。
  结合到一起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今天教育产品有“双盒子”现象。第一是技术黑盒子,技术和场景无法深度融合,技术在不断创新和突破,但找不到合适的教育场景,所以叫技术黑盒子。还有就是方案空盒子,技术在超前研发的时候,未来落地场景是说不清楚的,都是从技术的角度认为将来可以通过新的技术赋能教育,但具体的需求在哪儿,并不清晰。这两个现象都存在,这是双盒子现象,非常明显。
  那么未来,如果教育系统变革,服务产业该如何支撑?服务产业应该从产品质量竞争(研发能力)、客户流量竞争(扩散能力)、盈利能力竞争(服务能力)等三个方面做全面提升。产品质量需要好好搭建,需要去建立品牌。盈利模式上,需要清晰核心的服务模式。教育系统变革,在未来五到十年内,众多企业一起共同去探索。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