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老师间的艺术头脑风暴
也是一次课程精进的抽丝剥茧
艺起长大老师又参加培(学)训(习)了
01——为什么要频繁地培训学习?
学习是艺起长大核心的企业文化,实际上定性了我们是一个学习型、培养性平台(教育人才孵化器),师资的筛、选、育、用、汰也是行业内出名的“严”,因为只有好老师才能教好课程、引导好孩子,既是对老师负责,也是对学员、家长负责。
经常能听到我们的学员家长说:“艺起长大老师又培训了!”没错,艺起长大一直没有变的就是“学习”这件事,而且是愈加高密度、高质量的学习共同体:
每天有——速写练习、工作总结日志
每周有——艺术读书分享会、课程教研会
每月有——成长月会、艺术/教育类培训
每年有——不定期艺术游学、艺术写生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位富有生命力的老师。有些家长,可能有这样的疑问:频繁培训是不是“太折腾”?会影响上课质量吗?“折腾”原因的背后,实际是生命力的能量补充。世界上最美的东西就是生命力,世界上最美的人是极具生命力的,作为艺术培训行业的一名老师,无关体制内外、学科课别,老师是知识最直接的传播者,只有生命力的老师,才能为孩子赋能,而生命力的源泉是来自学习。
02——为什么要持续地精进课程?
国际化、体系化是艺起长大课程的突出优势之一。作为全国首批、南京首家引进落地美国K12视觉艺术(艺术素养与创造力)课程的教育品牌,一直走在艺术教育改革的前沿。
这已经是一套成熟的国际课程体系,为什么我们还要持续地调整、精进呢?有家长心中可能存在这样的疑问:这是否是换汤不换药的课程?亦或是课程没法接地气?我们从来不生搬硬挪,从前端到后端闭环支持。
课程研发组——每一册教材配备专业课研员
一线教学组——每个课程小组制教研、备课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享受一堂有生命力的课程。 坚持以学员为中心,结合中国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把好的国际课程落地,做了大量调研,真正打造出一套适合中国孩子的艺术素养与创造力课程。好的课程,除了顺应时代发展,结合国家教育实情,最重要的特质还是持续优化的生命力。本次培训我们就课程落地的设计,从备课环节:知识点、课程目标、评估点、作品效果进行了又一次的深入的发散探讨。
03——遵循“由简入繁,螺旋上升”
课程开始前,刘老师说过:“我们课程最终所要实现的是一个呈螺旋状递进上升的教学“,一节课是否能创作出一幅完整的画”,很多家长往往是这么要求孩子的,“能交出作品”已经成为家长潜意识里检验孩子上课是否掌握知识点的一大标准。
而这次K12工作坊,则是恰恰针对这一认知现状,通过“由简入繁”的课程设计,让每节课的课程安排,由简单到精细的知识点,由一个个小的知识点连成线、再到面,这样才能在课堂创作环节,循序渐进地让孩子迸发出无尽的创造力火花,这也是我们课程设计最核心的要点。“教的多少不重要,孩子能得到多少”这是作为老师备课、上课一直要进行反思的地方。
在刘聪老师梳理了一遍知识点之后,便是老师们的“自由发挥”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在认真讨论着,让知识点和自己作品相融合的同时,也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设计出最适合相应年龄段孩子动手做的作品。
创作的作品需要得到评价和反馈,才能不断升华,艺起长大的老师也不例外。其中,老师被点评最多的就是如何让知识点在作品上精准的体现,这个点乍一看很好完成,但往往思考的太多也会陷入误区。不过,艺术老师们头脑风暴的力量,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想法,让课程设计的思路更加开阔,让知识点在作品中更容易习得。
04——结语:“教育要保持初心”
我们常讲“教育要保持初心”,初心是什么?初心是最本质的东西。那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这样说道: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摇动、推动、唤醒”都需要力量,是持续的生命力,只有老师不断地成长,课程不断地升级,才能给孩子最本质的艺术教育。
学习,不是一个两天集训的形式,而是一个实践检验的过程。学习完的老师,很快又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把所思、所得、所学化为升级的教案,给课堂上的孩子带去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