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荒寂》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配合视觉的流动,艺术家们将观众带到了20万年前的宇宙。转瞬间,时间来到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歌者小草唱起了《商颂》,而视觉上的时针正在逆向倒转……3月26日,上海音乐厅走过5年的“乐无穷”品牌,迎来第二部委约作品《逆时之旅》的首演。音乐会由集作曲、演奏、音乐制作于一身的青年音乐家张梦创作,天籁女声央吉玛、古歌创始人小草、灵魂歌者帕尔哈提·哈里克、呼麦大师昂给日嘎献演,科幻作家/导演未央、视觉艺术家胡小波助阵。
音乐部分由过去向未来移动,而与之发生逆时关系的视觉部分则从“未来”流向“过去”,在中间的交汇点则是对当下的表述。张梦说,《逆时之旅》的灵感来自爱因斯坦的时空观,“当你走进《逆时之旅》时已进入自身的莫比乌斯。”
“张梦曾在2017年登上‘乐无穷’,他把中国古老的笙同电子乐、打击乐、混合式音乐结合,充分展现了笙的表现力。我们也认识到这位青年艺术家创作的无限可能性。”
上海音乐厅副总经理叶飞介绍,《逆时之旅》两年前启动创作,“那时候音乐厅在修缮,我们和张梦在临时办公场所一轮又一轮地讨论,提炼出‘时间’这条主要线索,张梦的创作理念非常契合音乐厅——‘逆时之旅’与‘时空交错’在这座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地标上演。同时,作品中丰富的民族元素,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上海音乐厅的“乐无穷”项目创立于2016年,以创新与跨界为主旨,以音乐为导线,旨在探索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融合与跨界。
2016年-2018年,“乐无穷”陆续推出了9场音乐会,京剧老生王佩瑜、钢琴家宋思衡、电子艺术家B6、唢呐演奏家胡晨韵、钢琴家顾劫亭、音乐人张梦等纷纷在此亮相。
音乐舞蹈剧场《水腔》是“乐无穷”的首部委约作品,2018年3月在上海音乐厅首演,2019年4月参加了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第四届天桥·华人春天艺术节,2019年7月前往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off单元亮相,海外观众也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活力。
5年来,上海音乐厅不断探索着“乐无穷”的可能性,“从第一届引进作品到第三届尝试委约制作,‘乐无穷’发生着三个转变:平台从码头转向源头,舞台从上海走向世界,内容从音乐跨界到文化跨越,而这三个转变集中体现在《水腔》。”叶飞说。
经历了一年半修缮,上海音乐厅重新开放,第四届“乐无穷”在今年3月如约而至:3月,钢琴家俞湘君带来了钢琴超媒体音乐会“彼岸”,青年音乐家张梦带来了多元融合音乐会《逆时之旅》,而在7月,治愈系音乐戏剧《如歌》将以音乐为第一语言,融合冥想、诗歌、肢体语言、现场乐队、多媒体等姐妹艺术,谱写一部当代电子交响诗。
其中,《逆时之旅》是“乐无穷”委约的第二部作品。目前,上海音乐厅与张梦正积极与全国多家演艺机构洽谈这部作品落地演出。同时,上海音乐厅还将于4月底选送《逆时之旅》参加英国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150周年线上庆祝展演活动,全世界的观众将在线上欣赏到这部作品的精彩段落。
“作为一名创作者,我非常佩服上海音乐厅支持小众性、先锋性原创作品的勇气。”张梦感谢上海音乐厅为年轻音乐人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创作环境和展示平台,“我做过很多实验性音乐,后来我也在思考音乐的本质,音乐到底要不要给人听?你也可以放到网上音乐平台,让大家用手机听,但这种体验感和来音乐厅的体验感是截然不同的,现场有它独特的魅力。”一定程度上,这也影响了张梦创作观念的转变,“音乐家的创作是很自我甚至自私的,如果你要孤芳自赏,你可以在家里做任何实验,但一旦要和大家交流和共鸣,你在写作的手法和构思上都要有一定取舍,你的自我占多少,可听性占多少,都要设计和揣摩。”
连续两次登台后,张梦如今也在向音乐好友们极力推荐“乐无穷”,如有好项目,都可以来投稿,“我也是投稿的,有这样一个好平台,当然要好好用!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让音乐上的创新有路可循,推动年轻音乐人去创作、去思考。”
演出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特地看了张梦新作的排练,还发了朋友圈,“谭盾本人在音乐的跨界和融合方面做了很多尝试,把中国的音乐语言带到全世界,他很关心‘乐无穷’,给了很多支持和鼓励,也提了很多专业意见。”
叶飞表示,“未来,‘乐无穷’将进一步升级,机制更加灵活、形式更为多样、发挥好上海音乐厅作为平台的资源配置与在地服务功能,更好地支持本土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从作品到人才,立足上海,走向世界。”
↑↑↑长按上方图片进入“中音联博览会”微信小程序
关键词: 中国音乐教育 中国音乐教育网 CSMES 音乐教育 中小学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投资 音乐投资 中音联投资 才艺擂台赛 音乐培训 钢琴 中音联新文旅一带一路艺术小镇 C.CMU艺术小镇 中音联邮箱csme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