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国有超过20个涵盖多个分站、多所高校的校园音乐赛事项目,独立在单个高校内进行的音乐比赛更是多如牛毛。由此可见,对于各大音乐公司及平台来说,高校市场仍然是值得挖掘的消费金矿,在校大学生也是行业新内容源源不断的生产者。
据2016年4月7日教育部公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2015年,我国在校大学生规模达到3700万人,位居世界首位。而据《2016年中国付费音乐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统计,通过在线音乐平台付费服务进行消费的人群中,有31%属于18到25岁这一年龄段,而《中国现场娱乐消费洞察报告(2012-2017)》显示,90后在现场娱乐消费人群中票房贡献力最强、达到58%,尤其95后占比20.6%,这意味着十人里起码有两人是95后,完整涵盖了本科到硕士的学生群体。无论是作为消费者,还是作为新人来源地,这一具有强大消费活力和旺盛创造力的年轻用户群体,正在音乐市场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较早涉足高校音乐文化活动市场的探索者,青鸟音乐从2015年至2017年,通过中国大学生音乐节的发起到连续3届的顺利落地,以校园音乐为旗帜,以现场音乐+音乐教育为核心理念,3年累计1200余场的线下海选,24场万人级巡回演唱会,遴选出230余组优秀的校园音乐人,孵化出千余首优质的原创音乐作品。项目发起人、北大青鸟音乐文化产业集团总裁王骞曾在媒体采访时强调了选择做大学生专属音乐节的原因,“青鸟希望做足孵化平台,将高校音乐生活重新定义,实现高校音乐的潜力激活、音乐文化生活的深度融合。青鸟音乐没有选择直接做互联网音乐产品、没有直接选择做商业化演出,而是选择做孵化平台,我们用了3年的时间,将音乐‘面对面’的做给年轻人看,给年轻人更多的参与机会,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园音乐生态。”
校园是一个半封闭、相对单纯的社会群,在互联网+的影响下,这一族群正在成长为社会主流消费和内容生产群体。然而相对音乐的专业性而言,身处校园内的青年音乐人资金少导致了设备落后、缺少专业知识和包装团队、制作并不精良的作品无人消费,恶性闭环的问题困扰着这些追求音乐梦想的年轻人。3年的校园音乐市场操盘让项目发起人、北大青鸟音乐文化产业集团总裁王骞深刻的意识到,“有限的城市和高校赛事落地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参赛群体需求,虽然“青春音乐学院”解决了选手专业作品打造的问题,然而相对封闭的校园海选和高校巡演,依然无法彻底解决校园音乐人商业化的问题。”
有鉴于此,2018年青鸟音乐将在活动形式上做比较大的改变,将推出“蒲公英音乐种子计划”,联合睿驰传播等机构将合作高校扩展至900所,赛区城市增加至24个城市,同时参赛选手范围扩展至毕业5年内青年音乐人。针对参赛选手的音乐风格及类型进行了细致的区分,设置民谣、流行、摇滚三大类型赛区,并增设乐手赛区、选拔国内最强的青年乐队乐手,最终组建数支新兴乐队。同时联合强势视频平台,将直播人气值纳入评选规则,从选拔初期到最终评选全程直播,参赛选手将直面评委和大众粉丝的综合评判,以此审核参赛选手的综合实力、奠定选手的粉丝基础。青春音乐学院训练营模式依然保留,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作品沉淀。将原有的校园巡演拓展至校外,以音乐节的形式将选拔出的校园音乐人推荐给社会大众,线上平台的数字音乐消费、直播消费、线下音乐节的商业消费,三者形成校园音乐人的商业化良性闭环,以促其生产出更加优良的可消费作品。同时,蒲公英音乐节中增设文化市集,采用的是主办方搭台,大学生唱戏的模式,为学生、学生音乐组织提供现场物料素材等,将文化市集交给学生自己去设计和完善。当然,音乐节现场为学生组织提供的活动展区一共不超过50个,因此,在6月起会通过线上报名与筛选的形式选出50组校园音乐组织作为音乐节的现场合作伙伴。愈加完善的集选拔、包装、周边、消费于一体的“蒲公英音乐种子计划”,完整的诠释了“这,才是大学生的音乐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