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儿童节,各种儿童艺术节、各类儿童艺术演出热闹举办,让孩子过一个艺术儿童节成为很多家长的共同选择。艺术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越来越成为家长们的共识。
让艺术浸润童年
今年儿童节怎么过,张贝娜妈妈早就为孩子精心作了安排。
“提前半个月,我就查了6月1日北京各大剧场的演出信息,最后带孩子到梅兰芳大剧院观看了折子戏专场演出。”在了解儿童节演出信息时,张贝娜妈妈发现,北京各大剧院,如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北京天桥剧场、中山音乐堂等分别推出了儿童节演出专场。
北京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和艺术演出平台,是张贝娜妈妈当年选择来到北京发展的原因之一,她认为这对孩子的成长,尤其是文化养成和人格培育非常重要。女儿出生后,她十分重视孩子的艺术培养。
女儿虽然只有6岁,但从小加入幼儿园梨园宝宝京剧社,学习京剧已有3年时间。“孩子很喜欢京剧,所以也希望通过观看专业的演出,让她更加了解和喜爱我们的国粹艺术。”儿童节当天,梅兰芳大剧院小剧场为小朋友准备的折子戏专场没有让他们失望。《小放牛》《三岔口》《秋江》《闹天宫·偷桃盗丹》4出折子戏,形式灵动、幽默诙谐。在演出现场,张贝娜时而为演员幽默的表演捧腹,时而为演员扎实的功夫叫绝,在艺术欣赏中,她度过了一个愉快的节日。
随着人们对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视,学校教育尤其是校外教育培训中,儿童艺术教育市场异常火爆。
儿童节当天,记者在位于北京西四环附近的一家商场看到,该商场三层林立着数家儿童艺术培训机构。在一家钢琴培训中心,不少家长正在等候参加培训的孩子。一位母亲告诉记者,“钢琴是学习音乐及其他乐器的基础,一定要让孩子学。”她显然将记者当成了前来了解行情的家长,又苦口婆心补充道,“我女儿从7岁开始学钢琴,在班里已经算学得晚的了。班里的孩子都在学,既然早晚都要学,还是要趁早。”
经了解,这位家长是位全职妈妈。孩子刚上一年级,课余时间,孩子不仅学习钢琴,还有美术、舞蹈、声乐等。“孩子每天都有课外班,我虽然不上班,但接送孩子去上课外班,张罗孩子考级,每天也很忙。”这位母亲说,现在主要是发现孩子艺术兴趣和天赋的阶段,所以报的艺术培训种类比较多,多学点艺术,多一项技能,总是没有坏处。
艺术之门,如何帮孩子打开?
如今,提到儿童艺术培养,总是与培训机构、考级密不可分。
“孩子学了那么久,考级是孩子艺术水平的体现,我们做家长的,通过孩子考级,心里也有点底。”一位9岁男孩的妈妈接受采访时说,孩子所在的小学都有艺术社团,孩子考完级,也是进入这些社团的基础。
也有家长对考级有不同看法。“为了考级,孩子常常要面对长时间枯燥的训练,慢慢就会丧失对艺术的兴趣,从而让孩子产生厌烦,最后远离艺术。”一位家长如是告诉记者,他正在上初中的女儿当年学习小提琴就是因此放弃。
事实上,大多数孩子学习艺术,并不是为了成为专业人士,但父母仍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培养孩子学习艺术,原因是什么?最近,一位新加坡全职妈妈榛子的文章颇受家长关注,她在谈到艺术教育对于儿童未来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性时说,如果说科学教育训练了人们如何理性逻辑地认识这个世界,艺术教育则养育人们的审美、感知和创造力。与科学的抽象不同,艺术教育一般都是体验式的,身心容易合一,激发人们把内在的个体感受以语言或者非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她认为,艺术教育首先要达到培养儿童理解美欣赏美的能力,还要激发儿童更有技巧更有创造性更大胆地自我表达,激发自我表现力。
“我个人看过许多家长逼迫孩子被动学琴,目标常常为了考级,音乐教育仅仅沦为一项技艺而已。”榛子说,事实上,多学习一门艺术,就是在帮助孩子多找一个抒发情感的窗口,多发展一个自我表达表现的方式。
对此,中国休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马惠娣深表赞同。“艺术应该是人们内在美的表达方式。”她说,西方艺术教育常常融入到儿童的日常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国传统六艺,也讲的是用艺术立人,将艺术内化成人的品德美德。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比如中国传统的女红,就是家传艺术,母亲在表达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女儿。
不久前,教育工作者杨东平参加老牛基金会支持的“安徒生国际幼儿师范学院”教师培训,他在撰文中说,在丹麦一所幼儿园,他们看到大班儿童的演唱和器乐演奏,虽然孩子们的艺术水平一般,但那既不是表演也不是公开课,就是儿童日常的活动,孩子们十分高兴和投入。“这就够了。”杨东平说,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不应该是掌握多高的技艺,而是让孩子充分享受艺术。
“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双可以变废为宝的手,还有一个可以感知这个世界的灵魂。”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艺术之于孩子,便是学着去体会和欣赏我们生活中的艺术,并掌握那些艺术创作所需的技能,而老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助和协助孩子寻找那些美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