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不仅能够涵养学生身心,提高学生修养气质,更能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各国对于艺术教育十分重视,在一些国家,艺术课甚至成为学生必修核心课程。今天,我们看看各国是如何开展艺术教学、培养未来“小艺术家”的。
美国
确立核心地位 提供多样选择
美国一直将艺术教育的目标清晰纳入国家决策。无论是确立教育合法地位的《2000年目标(教育美国法案)》,还是2001年《“No Child Left Behind”》(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中,将艺术作为公共教育的十大核心学术性科目之一,获得联邦政府拨款,都可见美国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
美国各州的教育决策者也普遍认识到艺术教育的价值。据一份2015年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发布的各州实施教育政策数据显示,全美已有27个州将艺术课程确立为核心或学术科目;有45个州采用儿童早期或学前艺术教育标准,50个州采用小学、初中艺术教育标准;有45个州要求所在小学、初中阶段提供艺术教学,44个州要求州内在高中阶段提供艺术教育,纳入毕业考核范围。
在确定艺术教育为核心课程的同时,美国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课程学习选择。例如,在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科贝特小学,不同年级的学生每天都会安排不同的艺术课程学习。
学校为学生开展了乐器演奏、舞蹈、戏剧等丰富的课程“菜单”,学生需要在自己年级开设的艺术课程中选择1~2门学习。
在低年级,学生的艺术启蒙课程大都会有韵律操、节奏节拍等活动游戏课程,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美术课程并不像音乐课程一样可以选修,是学校的必修课程。
此外,在评价考核标准上,美国的艺术教育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因此,艺术课考试的内容绝不是单一标准,而是开放性题目。
例如,高中戏剧类课程的考试,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针对某一经典剧本,根据现代技术去再设计,或放置在不同时代背景去思考其意义。最后,老师选择“熟能”、“精成”和“优秀”三档作为学生考试成绩。
美国对于艺术教师的培养也十分重视,为了提高艺术教师的素养和专业教学能力,各大学及社会机构都会提供一些学习培训项目,供教师选择。例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就有针对艺术教师开展的专题或暑期培训项目,让教师探索博物馆中的展品,使他们具有专业素养,这样他们就可以进行跨学科的课程整合,更新教学手法。
英国
不学技法学鉴赏 跨界学习显趣味
英国的艺术教学水平一向保持在世界领先地位。但英国艺术教育恰恰不全是为了培养艺术家。更多的英国人重视艺术教育,让孩子从小接受艺术培养,多数是为了让他们能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学会去欣赏艺术,并在欣赏的过程中吸收美好的东西,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气质。
在英国的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贵族学校,艺术课程大都不会教授学生一些绘画技法及色彩搭配。教师会引导学生针对某一艺术品或世界名画进行欣赏和自由评论。
学生在讨论和品评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展现自己的真实情感,以此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力。英国艺术教师认为,学生对于艺术,首先要学会的是观察和欣赏,然后才是尝试和创作。
但英国也会针对不同年级开设专门的艺术课程,学生们在课上并不要求学习什么,而更多的是通过实践,体会艺术之美。在英国贝特福德学校,艺术教室通常都被安排在学校教学楼的“核心位置”,既方便师生在这里学习,也会有大量学生的绘画及手工创意产品展示。
作为学生艺术创作的场地,教室的设施十分注重气氛的营造和使用的便利,设置得十分人性化。不仅在四周摆放着整齐的工具盒,盒子里有各式彩笔彩纸和颜料,还有石头、木块、钢丝等原材料,使学生们能够根据课程的内容选用不同的元素进行创作。
相比于中国45分钟一节课的时间,英国给学生艺术课程的时间更为充裕。从小学1年级一直到6年级,学生每周会有半天的时间在这个课堂里学习,连续3个小时左右的活动时间可以让学生们更充分、更投入地完成每个项目。
同时,每个艺术教室都由一个老师负责,职务类似于教研组长,不同年级的课程内容也是由该老师和班级老师共同讨论设计,他们会把语文、数学、科学、地理、历史等话题结合进来,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能得到多方面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对此,贝特福德学校艺术课负责人娜塔莉老师表示,她尝试将设计建模、拓印、制陶等形式融合进实践活动中,在学科跨界中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现代教育报 苏珊)
编辑:申桂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