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如果完全无用,美学真的能够普及吗?
文章:田艺苗 | 图片:网络整理编辑 | 田艺苗的田社会人都是现实的,人们怎么会需要完全无用的东西,我们都喜欢两全其美,又美又有用。
我们希望艺术课程可以成为社交谈资,希望孩子学钢琴能去考级或考学加分。但这些艺术的眼前之用,其实是很小的一点用处。
莫扎特的父亲因为儿子成年后没有功成名就而放弃了他,他没有看到他的艺术具有真正的价值,不知道它们会千古流传。美蒂奇家族的银行家们却懂得艺术的价值,他们因为资助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而让整个家族的财富跟随艺术作品而流芳百世。
用艺术换点现实的好处都是太小的用处。美是无用的,无功利的。审美也一样,审美是一个动词,审是指鉴赏、品味,不含占有之心,也无利害计较。
艺术的无用乃大用,它会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分给予我们生活下去的勇气。记得看过一部电影,《巴尔扎克和小裁缝》,是讲文革时期的年轻人离开学校到乡下务农的经历,他们下乡时,带着巴尔扎克,带着小提琴。村民问他们,拉个小曲儿听听吧,拉的是什么呢,年轻人答,这叫莫扎特热爱毛主席。我们读到那个年代年轻人的故事,常常看到他们从田间归来,挑灯夜读《约翰·克里斯朵夫》,在去往乡下的大卡车里高唱着《图兰朵》咏叹调,在红卫兵的垃圾箱里翻找古典音乐唱片来听。就像电影《钢琴师》里面,那个钢琴家在战争中流浪多年,肖邦的叙事曲竟一句都没有忘记。
正是这些艺术在文明沦陷的黑暗时期鼓励他们,给予他们活下去的希望和力量。
死亡意味着再也听不到莫扎特了。
在历史上,战争常常发生,文明也常常被毁灭,但伟大的艺术却一直流传下来了,因为它们给予人们精神力量,带来抽象却真实的温暖和鼓励,没有任何人为的毁灭可以阻止它们流传。这些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也没有预料到它会带给人这么多温暖和力量,这是不可设计和预知的,艺术的创造同样不带功利目的。当然不仅艺术,也不仅是在战争和革命运动中。就是在普通人的人生低潮中,美也会是一种激励。川端康成写道,凌晨四点醒来,看到海棠花未眠,觉得它美极了,为此也要勇敢生活下去。其实很多人都喜欢古典乐,但是也有很多人说想听但是听不懂,就像看抽象画,欣赏不来不如不看。田老师的《十分钟读懂名曲密码》将会让你对古今中外的150首世界经典名曲有深入的品鉴和了解,同时了解每首经典背后的故事和传颂理由。
↑↑↑点击上方图片可以直达
关键词: 中国音乐教育 中国音乐教育网 CSMES 音乐教育 中小学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投资 音乐投资 中音联投资 才艺擂台赛 音乐培训 钢琴 中音联新文旅一带一路艺术小镇 C.CMU艺术小镇 中音联邮箱csme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