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网友做了一个《古典音乐装腔指南》,包含1234不少条目,教大家如何谈论古典音乐才显得内行。比如,凡是耳熟能详的乐曲,避免提它的标题,而要报编号,比如,巴赫BWV1001,莫扎特K466,贝多芬OP.135,这样才显得专业;凡是尽人皆知的音乐家,谈论他的作品还不如聊聊他的八卦;谈论卡拉扬等指挥明星更没有新意,不如分析小众指挥家克莱伯、切利比达克来得有腔调。
当然这是讽刺一些自以为听古典音乐就高人一等的装腔乐迷。
但听古典音乐真的是我们人生中一件很酷的事情。
我曾经写到过,一个匆匆赶路的年轻人,在细雨中穿过熙攘的斑马线,如果他此时耳机里播放的是巴赫无伴奏,他大概会对自己的未来更有信念,好像怀揣一个秘密的理想,让他焦虑的神情也显得高贵有诗意,与那些为生计奔波的普通青年不太一样。一个人听的音乐是高雅的,他的形象面貌会更有气质,他也不会说出难听的话做出难看的事情,他多少可以克服一些做人的弱点。
后来我发现,这样的想像太过浪漫了。
一直生活在学院里,我不太了解社会中占多数的上班族。直到去到市中心的豪华玻璃大厦里讲课,看到一张张兴奋又拘谨的面孔,我才知道艺术对于他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在众人艳羡的顶级地段的大厦中工作,其实里面的工作大多按部就班,分工细微,消灭个性,996甚至更长,每个人都是庞大流水线中的一个零件,因而大家穿同款西装,拎名牌手袋,个人审美趣味也趋于标准化,闲暇生活以娱乐填充,与他人步调与形象一致带来了安全感。他们在想什么?等着存足够的钱退休?有没有分裂感和窒息感?他们为什么对古典音乐充满渴望和仰慕?或许是音乐可以让他们产生一些升华,一些希望,让他们在按部就班之外的日常生活中多一些表达情感和沉思的契机。
他们问,如何听音乐?
怎么说呢,你听就是了。首先,要相信你的内心听觉。
聆听是一种私人体验,最好不要一开始就去相信音乐导读、乐评人和所谓的聆听规则。
音乐欣赏书籍大多按照音乐史的进程来介绍,好让大家对西方古典音乐有一个全景观察。但这样会让普通乐迷倒了胃口,一上来就给你听中世纪啊巴洛克啊,这些古老的音乐缺乏张力,容易让人昏昏欲睡。我个人建议,从最吸引你的乐曲开始,也就是按照可听性来,可从浪漫派进入,再到古典主义,到巴洛克,之后来到更古老的中世纪和更现代的20世纪,最后再对西方音乐来个历史性的全面梳理。
最开始,我们因为一支咏叹调不能自己。《我亲爱的爸爸》,《晴朗的一日》,《你好像在花丛中》,《圣洁的女神》,你为它心弦惊动,为它着迷。它像诗句放慢了你的人生。旋律飞翔的时候,庸庸碌碌的生活忽然有了诗意,它们让你从此变得不同了。
然后把普契尼的所有歌剧都找来看。在歌剧中,你领略了另一个世界,那是一个由眼泪、鲜血、痛苦、激情组成的世界,远离日常生活,它成为你摆脱日常生活的一个出口。它的激情唤醒了你,让你重新认识自己。人生中有很多悲痛地哭不出来的时刻,但你却可以为这首咏叹调轻易流泪。
《蝴蝶夫人》看过很多遍。到后来,你不再只为“晴朗的一日”吸引,你发现,花园里的情人二重唱才是最美的,那是人生最无法重现的绽放时分。而美国男孩动情的歌唱,与最后的悔悟,还不都是一样的调子。你发现了歌剧的秘密,进而发现歌剧作曲家的窍门,合唱、对唱、情节、咏叹调、人物个性全都纹丝不乱,乐队并非亦步亦趋作伴奏,而是与唱段呼应、起伏,一起讲述悲喜。你是在这样的故事里,读懂了爱情。短的是爱情,长的是人生。
有些乐迷最先是迷上肖邦的乐曲。肖邦的音乐相对通俗,曲调优美,线条清晰。听完肖邦,意犹未尽,随后找了各种浪漫主义风格的钢琴小品:舒曼的《童年情景》、舒伯特的《即兴曲》,李斯特的《爱之梦》,门德尔松的《无词歌》。浪漫主义时代的音乐情感丰沛,个性鲜明,直抒胸臆,富有感染力。
可能由此爱上了钢琴,依个人喜好,去比较各种演奏版本,听钢琴明星的炫技之美,钢琴艺术家清高的格调,钢琴哲学家深邃的声部组合;去分辨法国钢琴学派的触键之美,德奥派系稳健深邃的格局。
↑↑↑点击上方图片可以直达
关键词: 中国音乐教育 中国音乐教育网 CSMES 音乐教育 音乐 中小学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投资 音乐投资 中音联投资 CMU 才艺擂台赛 音乐培训 钢琴 中音联新文旅一带一路艺术方舟 中音联邮箱csme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