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演出作品《创世秘符》
金秋艺术飘香,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如约而至。今晚,委约作品叶小纲交响神话 《创世秘符》作为开幕演出,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进行世界首演。同一晚,纽约城市芭蕾舞团在上海大剧院迎来中国内地首访的第二场演出;艺术节委约作品杨丽萍 《春之祭》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全球首演;西班牙玛利亚·佩姬舞团则在文化广场演出弗拉明戈舞剧 《我,卡门》。
四组顶尖团队、艺术家的重磅演出在上海四个文化地标剧院同时上演,标志着这座城市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艺术狂欢模式。今日起至11月22日,45台中外剧 (节)目在主板块上演,此外还有12个展览,350多项系列活动在上海和无锡、宁波、合肥等几个分会场陆续展开,53个国家与地区的460家机构参与演出交易会。
这也是艺术节二十载坚持 “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宗旨的生动注脚。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荣跃明说: “作为上海文化品牌的艺术节搭建了国际演艺展示交流的平台,让上海市民乃至长三角观众在家门口看到最经典的、最具民族特色的、最创新先锋的顶尖作品。”正是在上海市 “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和上海 “文创50条”明确提出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背景下,艺术节不断改革创新,提升产业能级,成为青年人才培养、公共艺术教育、原创委约孵化和演艺交易的综合性平台,绘就城市文化绚烂图景。
应改革开放而生的艺术种子,阳光、土壤、水和空气缺一不可
2040成为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关键词。20,指的是艺术节迈入第20个年头,而40则是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两个时间节点并置的背后,浓缩着上海这座城市文化艺术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迁,也见证着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作为上海文化品牌,一路成长为国际性演艺旗舰平台的历程。20年来,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万余名艺术家、700余个中外艺术团体上演中外剧 (节)目1034台,吸引超过465万人次走进剧场。
回首20年,艺术节中心总裁王隽感慨: “艺术节无疑应改革开放而生,它的萌芽茁壮,阳光、土壤、空气和水,缺一不可。”
迈入千禧年之际,政府对海外节目引进的放开、对于原创作品的扶持,为艺术节的诞生照进了第一缕阳光。
英国皇家歌剧院《茶花女》、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天鹅湖》这样的名团经典在第一届艺术节便纷至沓来,标定这座国际文化大都市在新千年的演艺高度。
而上海大剧院、文化广场、东方艺术中心直至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等文化地标性剧院的相继建成,为艺术节提供沃土。今年,“艺术天空”板块覆盖全市16个区的4个户外场地和20个室内场馆,在共青森林公园举办音乐会。而合肥分会场、无锡分会场、宁波分会场相继开幕则让长三角地区处处撒下艺术种子。
人民对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则为艺术节营造畅快的空气。中、美、意等多国的歌剧艺术家合作的超大型景观歌剧《阿依达》于第二届艺术节在上海体育场上演,4.5万名观众入场观看的盛况足见人民对高雅艺术的渴求与热爱。
而海内外名团大师的经典与原创作品,是艺术节的源头活水。20年来,柏林爱乐乐团、瑞士洛桑贝嘉芭蕾舞团、指挥家祖宾·梅塔和夏尔·迪图瓦、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和安德烈·波切利,直至今年纽约城市芭蕾舞团,不少名团大师的内地甚至亚洲首秀在艺术节。谭盾、杨丽萍、国家话剧院、中央芭蕾舞团、上海芭蕾舞团等一批国内艺术力量,首先想到的也是把重要作品放到艺术节首演。艺术节在今年特别策划的 “20·40大家·回家”,邀请一批艺术节老朋友:通过艺术节把《女书》、《九歌·合唱协奏曲》推向国际一流平台的谭盾,从青年导演一路成长为国内话剧中坚力量的田沁鑫,每次用150%努力在艺术节舞台回报家乡观众的谭元元,为艺术节“救场”后成为首位驻节指挥家的汤沐海,他们都透过这个平台与这座城市结下深厚情谊。
舞台上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名家齐聚,展览中流光溢彩是40年所走过的鲜明足迹。艺术节携手中华艺术宫策划 “风生水起逐浪高——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长三角美术作品展” “水墨感念艺术大展”,上海宝龙美术馆的 “艺术史:40×40”、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展出的《春华秋实——改革开放40年上海舞台艺术说明书展》都以展览形式回顾40年艺术和美术成果。
做名家名作展示交易的 “码头”,更要做孵化原创的 “源头”
改革开放精神也赋予艺术节开放包容的格局和创新发展的理念。荣跃明说:“进入新千年后,在深化文艺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艺术节不断创新市场化运作方式,在演艺展示交流之外,进一步拓展出扶持创作、演艺交易等内容,将触角伸向产业链的各环节,在提升平台能级中不断释放活力。”
伴随艺术节诞生之初就创设的演出交易会,帮助国内项目“走出去”,也把海外节目“引进来”。今年推介会,由美国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ISPA国际演艺协会年会、英国曼彻斯特国际艺术节等知名演艺机构的“掌门人”组成顾问团,既是“买手”物色具有潜质的项目,同时也给国内艺术家团队提供切实可行的作品修改意见与节目运作方案。即将在艺术节全球首演的由杨丽萍编导的《春之祭》,去年只是在推介会上以片段形式“露了个脸”,就与包括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在内的全球数十个演出商、艺术机构达成交易意向。
艺术节的朋友圈也越拉越大。去年10月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成立,听说这一消息,哥伦比亚等地“一带一路”非沿线国家地区也“举手报名”,短短一年已有41个国家与地区的157家艺术机构加盟。在联盟促成下,实现沉浸式越剧《再生缘》参演罗马尼亚锡比乌国际戏剧节、赵梁现代舞《舞术》赴格鲁吉亚演出。而今年将举办的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年会,将通过进一步的机制探索,围绕节目展演、合作制作、共同委约、人才培训等方面深化合作。
如果说演交会扮演“码头”的角色,那么迈入第七个年的“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则成为孵化原创的“源头”,为青年艺术人才打造一条从创作、推介到演出的完整产业链。作为杨丽萍编导《春之祭》主演,舞者董继兰自编自演的“处女作”《霸王鞭》,也从五个国家近100份申报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扶青计划”的委约。委约所获得的不仅是真金白银的启动资金支持,更有全程专家艺术指导。在去年专设的推介会上,上海民族乐团青年演奏员俞冰还未正式上演的音乐剧场《霸王》就已获得海外买家的青睐。在今年 《霸王》作为亚洲协会的文化推荐项目在美国纽约演出,为其个人艺术生涯助推加速。
作者:黄启哲
编辑:邵大卫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