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三年孵化进入深水区,上海的原创平台能为中国音乐剧发展做什么
- 编辑:csm351
2021-08-01来源:文汇报
秉持着“找寻与华语相契合的音乐剧创作方式”的期盼与初心,由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南京海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已进入第三届。经过主创团队与孵化导师密集讨论与精进打磨,今年有五部作品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的剧本编写和音乐选段的创作,并于7月31日至8月1日举办为期两天的线下剧本朗读会。
三年来,“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在上海汇集平台之力、呈现原创新力量,眼下包括《南唐后主》《生死签》等在内的作品,已获得制作公司的投标,并在不断打磨中继续完善。“如果说在以前,很多制作公司只看名IP、名导演、名演员来决定是否投标一部音乐剧,那么我们孵化的意义,就是希望投资方看到还有很多原创作品具有不错的雏形和成长性。”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说,孵化计划提供给新生音乐剧一个创作的流程和轨道,“一颗颗种子在上海种下,而它们未来的成长值得期待”。
见证作品不断成熟,探索国内原创音乐剧的更多类型
今年4月21日,“演艺大世界——2021上海国际音乐剧节”闭幕式上,公布了本年度“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通过第一轮遴选的五部入围作品。它们分别讲述了五个关于记忆、梦想、未来、生命、荒诞的故事。
《云实生长》受启发于植物学家钟杨教授真人真事,以儿子对逝世父亲的思念和追寻为核心,讲述了其在成年后奔向西藏完成父子约定,并最终治愈自己的故事。编剧周笑微分享道:“在创作时我想要尽可能地做我自己,故事要先能打动我,才有可能打动观众。”
《有关于你的日记》呈现了刚踏上漫画事业的男孩偶然间借助日记精灵的魔力穿越到过去,最终解开祖孙心结回到现实,并更加坚定地追逐梦想的奇幻故事。编剧和作词黄菀卿说,魔幻色彩的作品给大家提供了短暂的、可以抽离现实世界去尽情做梦的时间,再次回到生活时也会拥有更美好向上的心态。
《明日的烦恼》把目光投向改造人当道的近未来,在酷炫的科幻底色下,着眼于当下日常生活困境的探讨,编剧邹翊佳认为“在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人”,正是“这个趋向赛博朋克的社会中最大的无名英雄”。
《我听到了》是上届孵化计划的复投作品,剧情设定在夏天的乡野,借由向生少女和向死少年穿梭时空拯救未来的神奇经历,展现生命的本能和勇气。
《蒙在鼓里》则围绕独特而古老的中国歌舞剧“南戏”出发,以蒙古大汗和淮安郡主为核心,穿插黑白人物的曲折离奇,上演了一出歪打正着的爱情喜剧。
从这五部的题材上不难发现,它们不囿于特定的时空,内容充满想象力。对此,孵化计划协办方南京海笑文化负责人、音乐剧制作人王海笑告诉记者,这是前两年孵化打下的基础。“第一年的孵化入围作品,已经在尝试探索市场上更多国内原创音乐剧的类型,比如以历史人物为主角、同时也注重商业性的原创音乐剧《南唐后主》,还有一些带有舞蹈元素的浪漫喜剧、带有小品形式的音乐剧等。等到了第二年,出现了更多人物传记类的音乐剧作品。”
孵化计划走到了第三年,目前国内的音乐剧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不少题材丰富的原创作品,而这也对现在的孵化入围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开始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孵化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可以说,很多类型的空缺已经被填补了,那么现在的作品更需要能产生超越前作的惊喜。”王海笑以今年的孵化入围作品《云实生长》举例,“它是一部以真人真事为原型的正能量音乐剧,我们希望该作能被孵化成可以得到剧迷认可、获得商业成绩的作品。”
孵化计划评审、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教授陶辛认为,“太成熟的和水平太差的作品,都不适合进入孵化计划。”他以2019年的孵化入围作品《南唐后主》为例,该作从诞生之初就在不断成长。“一开始我们以为这个作品可能会有大量的诗词,但作品其实是写一个人的分裂,所以在最初孵化时,我们建议干脆让两个人来饰演主角,看着它一点点成长直到今天,这个过程也让我们觉得很欣慰。”
创作力持续迸发,各方协作助力原创人才生长
在今年孵化计划第一阶段的孵化过程中,五组创作者与导师、评审之间的互动不断将孵化机制推向平衡健康的生态——创作者在包容专注的氛围中发展内容创作,导师评审利用成熟的从业经验为作品领航,共同找寻属于原创音乐剧最合理的制作逻辑与商业通道。
在孵化计划评审、作曲家看来金培达看来,“孵化过程中最大的价值,就是像工作坊一样可以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帮助我们的音乐剧创作者更客观地看待他们的作品。”而参加过三届孵化计划的导师、导演、作曲樊冲认为,“评委和导师有自己的标准,原创者也有自己的原则,秉持着把好作品输送至市场的原则,大家在平台上不断进行多样沟通,直至作品能够愈发成熟。”
对于初入音乐剧领域的青年创作者们而言,“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给予他们的不仅是一次机会,更是一扇梦想的窗和生长的乐土。
《有关于你的日记》编剧和作词黄菀卿表示:“胡晓庆导师在尊重我们的创作初心以及核心表达的前提下,给予了最为专业的指导和作品梳理,帮助我愈发成长为一个好的故事讲述者。”同时,孵化计划的平台同样也打破专业壁垒,让来自不同领域的创作者与创作者之间找到彼此,共同去拓展自由而开阔的音乐剧创作天空。
作为观众熟知的音乐剧演员,金桥在2020年孵化作品《南墙计划》的年终工作坊呈现中与作曲孙中泽和方一枝一拍即合,此次共同创作的作品《蒙在鼓里》成功进入2021孵化计划中期遴选。他感慨道:“目前是我进入音乐剧行业以来最忙的阶段,不同的角色切换是对我能力的最大锻炼;经过和导师、搭档的多次高质量沟通,目前的剧本结构变得更加健康,整个情节也更加详略得当了。”
同样地,《明日的烦恼》编剧邹翊佳专长于电影编导,此次的新尝试需将她习以为常的“镜头语言”从剧本创作中剥离开来,转而沉浸到音乐剧舞台的艺术呈现方式的学习中并付诸实践。
“通过前两年的孵化,不少创作者已经成为中国音乐剧市场中扎实的新生力量,尤其是在中小剧场作品里承担了重要职位。”王海笑说,头两年的孵化计划已意识到不仅要孵化作品还要孵化人才,“现在我们进一步考虑要孵化怎么样的人才、如何孵化人才,更细致地培养我们国内的音乐剧创作者,引领他们淌过更大的河”。
探索搭建成熟机制,努力树立音乐剧产业发展的高标准
随着近年来更多市场主体进入华语音乐剧的圈层之中,个性化的创作意图与制作逻辑的平衡协调、作品口碑与商业需求的互促匹配等,不断调整着行业整体发展。进入第三年的孵化计划,正逐渐成为洞察音乐剧行业创制现状的阵地,也将在未来不断探索搭建出更成熟的机制,帮助中国原创音乐剧拥有更好的创作环境,并努力树立起更高的产业发展标准。
今明为期两天的剧本朗读会,将展示五部入围作品的音乐、剧情和戏剧表现力。本次朗读会后,孵化评审团将对入围作品从题材与内容、完成度、音乐风格、市场潜力四个维度进行判断,评选出进入下一阶段的作品继而进行二期孵化,评选结果将于8月4日正式公布。年末,这些作品将以工作坊的形式向观众、媒体和演出制作公司呈现30至40分钟的舞台表演片段。
“我们希望孵化的成熟机制可以陪伴年轻创作者们共同成长。同时,未来我们可能会开拓定向孵化,帮助一些有IP的公司孵化他们的戏剧和音乐。”费元洪说。
拾穗而歌,为梦想助力,为原创蓄能。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将在剧院开业十周年之际,更加肩负起“作为音乐剧产业发展风向标和资源整合平台”的剧院使命,把握“为艺术家搭好台”的艺术格调,持续营造可持续的艺术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