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展演过半,来自世界各地院团的优秀剧目依次登场,难得一见的木偶剧、童话剧、智斗卡通舞台剧、肢体动漫剧、儿童歌舞剧等精彩演出给盛夏的北京带来观戏热潮。
印度儿童剧首登中国儿童戏剧节舞台
8月4日、5日,作为“金砖国家青少年儿童戏剧联盟展演”剧目的木偶剧《生生不息》在中国儿童剧场假日经典小剧场上演。
这是一部由印度兰加·商羯罗剧团创作的无语言木偶剧。剧中以极具印度特色的旋律,配合特色木偶,向观众展现了人一生不同的阶段,体现出自然环境对人的重要性。该剧导演苏伦特拉纳特表示,剧中有5个分别为5岁、10岁、19岁、35岁、70岁的木偶形象,展现了人类从幼及老、生生不息的轮回过程。
随着“金砖国家青少年儿童戏剧联盟展演”于7月20日在北京拉开帷幕,金砖五国12部儿童剧演出36场,展现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巴西工匠剧院带来的《喜欢盒子的人》以淡淡的音乐配合木偶,生动地展示了父亲和儿子之间深深的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艺术剧院带来的《少年与小毛驴》展现了少年阿哈提的成长过程,通过新疆各民族音乐、舞蹈的表演,让更多孩子了解民族多彩文化;辽宁儿童艺术剧院的《爱孝总动员》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利用古今穿越的形式讲述了传统孝道故事,剧中幽默风趣的台词给小观众上了一堂传统文化课;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鹬·蚌·鱼》则以肢体剧的形式重新讲述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在如中国画般的舞台上,演员们用充满张力与童趣的表演,传达着“和谐相处”的思想,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哲思。
台北如果儿童剧团连续8年参与戏剧节
连续8年不缺席,台北如果儿童剧团于8月4日在北京演出《东方夜谭》。该剧传递中华传统美德——与人为善、爱国爱家,强调为身边的人甚至为陌生人献出爱心、照顾他人。
剧中白蛇与蜈蚣对打的片段,运用藤甲舞和苗族、傣族的舞蹈混合改编而成的打斗场面,极具地域特色。舞美也体现了东方美学特质,中国水墨画的虚幻和剧中真人肢体表演结合,看演员“飞檐走壁”搭配真假难辨的多媒体投影,仿若穿梭在水墨竹林之间,水墨画与声光、布景、互动投影、武打场面相结合,体现了独具一格的剧场设计。
说到为什么选择《东方夜谭》来大陆演出,团长赵自强说,不断实验、尝试新的表现手法和故事主题是台北如果儿童剧团一直在努力的事,以影像和真人相结合的舞台表现手段,是《东方夜谭》的最大特色,也因为这是一台由很多艺术家跨界带来的演出,希望给大陆小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尹晓东说,台北如果儿童剧团连续8年参加中国儿童戏剧节,积累了很好的口碑,培养了一大批忠实观众,实现了通过剧目交流促进海峡两岸儿童戏剧的交流与合作。据悉,《东方夜谭》在中国儿童剧场连演3场,演出票在开演前已售罄。
首次为3岁以下婴幼儿观众开设专场
近年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一直在探索观众年龄分层。本届戏剧节上,中国儿艺特邀请日本儿童青少年演剧剧团协同组合和挪威福特剧院带来了《空气》和《麻雀》两部专为婴幼儿排演的儿童剧。
7月24日,《空气》在假日经典小剧场上演。该剧运用了多种创新手段,以手风琴的旋律包围全场,营造出一片温馨、舒适、充满安全感的空间,让宝宝们充分感受观剧时美妙、甜蜜的氛围。不同于大多数戏剧将观众安排在舞台下的观众席,在《空气》演出的下半场,家长陪同孩子走上舞台,成为了舞台表演的一部分,通过亲自参与戏剧表演,让婴幼儿更好地感知外界,激发想象力。
挪威福特剧院带来的《麻雀》将于8月24日在假日经典小剧场上演,剧中麻雀们想办法破壳而出到鸟巢外边,它们经历了一些出生以来的首次挑战,比如说独立行动。孩子们也将沉浸于美妙的自然世界里,像麻雀一样感受独立。
这两部婴幼儿作品将小观众请上舞台,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舞台营造的美好、轻松的氛围,也给家长和孩子提供了一段特别的亲子时光,加深亲子互动的效果,从而让孩子更愿意与外界沟通,感知外界的美好。
(记者 王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