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一名高校民乐老教授在课堂上曾讲起过一则趣事,关于他们那个年代学习器乐的情景,引得学生捧腹大笑。他说,当时学习西洋乐器的学生,背个小提琴,抬头挺胸,气宇轩昂,按现在的说法“显摆的是气质”;而他们搞民乐的,埋个头,胳肢窝下夹个二胡,灰头土脸,走的是“低调路线”。从外在呈现的细节差异,或许能看出些许端倪,西洋乐在国内兴盛时期,不管从专业层面还是民众角度,对两者的认可度、受欢迎程度上存在一定差异。就拿当前来说,扎堆学钢琴的情况很普遍,大多数家长更偏向于让孩子学习钢琴、小提琴、吉他等,而古琴、二胡、笛萧等培训机构,
一名高校民乐老教授在课堂上曾讲起过一则趣事,关于他们那个年代学习器乐的情景,引得学生捧腹大笑。他说,当时学习西洋乐器的学生,背个小提琴,抬头挺胸,气宇轩昂,按现在的说法“显摆的是气质”;而他们搞民乐的,埋个头,胳肢窝下夹个二胡,灰头土脸,走的是“低调路线”。从外在呈现的细节差异,或许能看出些许端倪,西洋乐在国内兴盛时期,不管从专业层面还是民众角度,对两者的认可度、受欢迎程度上存在一定差异。就拿当前来说,扎堆学钢琴的情况很普遍,大多数家长更偏向于让孩子学习钢琴、小提琴、吉他等,而古琴、二胡、笛萧等培训机构,人气略逊。
笔者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部分基层百姓对传统民乐的认知了解尚停留在浅层,比如古琴,懂得赏析的人,认为高雅。但为数不少人认为听不懂表达什么,像“弹棉花”,曲高和寡。提起二胡,第一时间蹦出来的字眼或许是“瞎子阿炳”、“街头卖艺讨生活”、“凄凄惨惨”等。唢呐一吹,第一反应或许并非是唢呐名曲《百鸟朝凤》,而是农村红白喜事场景,这就非常悲催了。以上例举虽不能体现传统民乐在大众传播中的全貌,但能“窥一斑而见全豹”,反映出民乐大众化之路任重道远,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认知存在偏差。
那么,外国的月亮真的比中国圆?一件器乐或作品的风格形成是根植于本民族土壤的,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世界、价值追求、生产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的外化表现。如今,中国在1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不仅中华传统文化受到世界各地年轻一族的欢迎,中国元素更是风靡全世界,如汉语、国画、瓷器、茶艺、剪纸、旗袍等。前段时间,美国“金融大鳄”罗杰斯的两位女儿说中文的视频火爆网络,姐妹俩的纯正播音腔圈粉无数。大多数网民认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软实力在不断提升,也有网友戏称,“听了这俩歪果小孩的中文,觉得自己的普通话好Low”。以上种种,有力驳斥了“外国月亮比中国圆”的论点,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随着国力的强盛与日俱增。反观自身,对本土文化知多少?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了吗?
以“民族音乐大众化”为切入口,谈谈如何增强文化自信。习总书记在谈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曾说:“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从中得到启示,文化自信的建立需要从观念上进行改变更新。
第一,文化认同有一个“认知”到“接纳”的过程。电影《小裁缝》里,讲述七十年代城市知青下乡,将先进文化带到落后愚昧的边远山区,村民一开始抵触排斥外来文化,经历一段磨合的过程,慢慢被感化,他们也逐渐成为热爱小提琴、追求时尚服饰一族。一种艺术形式被接纳,同样经历一个了解的过程。谈及歌剧,估计多数人会说“粗着喉咙唱歌,不好听”,我们习惯了民歌的婉转细腻,对歌剧疏于了解,下的结论就不客观了。歌剧,准确地说是西洋歌剧,是高层次的艺术,综合了语言、音乐、美术、甚至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有400多年的历史,它的经久不衰是有其道理的。越剧,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笔者对戏剧鲜有接触,曾认为是“大妈大爷的玩意儿”,但浦江东街文化礼堂的一次越剧演出,颠覆了认知。记得当时上演的是《薛平贵与王宝钏》一剧,薛平贵辞别妻子王宝钏奔赴战场的一幕,通过唱、作、念、打和起落分明的节奏,渲染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悲愤、哀怨、依恋的情绪,“带入感”极强,引得观众泪眼婆娑。曲艺也好,器乐也好,只有沉下心去了解、去聆听,才会有所悟,才能树立起文化认同感。
第二,艺术本身并无“雅”“俗”之分。艺术的雅俗之分之所以深入人心,实际上是由于一种”人靠衣裳马靠鞍“的浮躁心态在作怪。过分强调艺术的社会属性,反而架空了艺术本身。前文提到的唢呐、二胡音乐,它取材是民间,也流传于民间,与人民的生产生活、喜怒哀乐融为一体,是能反映人民的心声、引起大众共鸣、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脱离群众和生活的艺术必定是无病呻吟,站不住脚的。美国小提琴家约书亚贝尔做过一个实验,在地铁口演奏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在音乐厅演奏的水平完全一样,但在45分钟里,只有六个人稍微停下来听了会儿。我们注重的是音乐本身还是附加的物质条件?是不是用一把几百万美金的斯特拉瓦蒂小提琴拉柴小协就高雅,用几百块人民币的练习琴拉就没那么高雅,用口哨吹,用嗓子哼,就是俗气了呢?其实任何音乐都没有身段,而是固有观念在作祟。民乐也好,西乐也罢,并无高低贵贱、雅俗之分。
第三,民乐大众化应在“创新”和“坚守”间找到平衡。民乐应在传承古风的基础上,在不被市场奴役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适应大众的价值取向和审美需求。琵琶界的女神赵聪就将这点做得出神入化,她的作品《卡门》、《经典永恒》、《聆听中国·月舞》、《琵琶新语》等都是新民乐的成功典范,受到国内外听众广泛认可。她认为,现代民族音乐人在屏弃低俗与投机的音乐创作行为后,适当运用现代多媒体音响技术,使作品无论在听觉还是视觉具备更强大的震撼力,才会不断征服市场和观众。比如,作品《新编十面埋伏》浓缩了原作的精髓,在配器中融入了5面中国大鼓,通过电声的声场技术,听众仿若置身在杀气腾腾的古代战场,加上吉他、贝司等电声乐器的色彩,使作品具备了更强的戏剧性张力和冲击力。另外,由林海作曲的《琵琶语》,将钢琴、吉他、贝斯等西洋乐器,混合笛子、箫、二胡、三弦等传统乐器,营造出缠绵悱恻、欲说还休的境界,受到大众普遍欢迎。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自信的过程是情感逐步升华的过程,中华民族传统音乐,亲近她,读懂她,方能爱得更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