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被誉为无国界的语言,当你在享受音乐时,是否思考过不同的乐器是如何发声的?乐队的席位排列有什么标准?这背后其实蕴含着一定的科学原理。6月9日,上海“科学与艺术”系列讲座第6期“解密音乐:关于乐器的那些事儿”在上海科技馆开讲,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韩宝强和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杨婧,带领听众一起解密乐器背后的秘密。
为什么要研究乐器的发声原理?在多年从事声学研究的韩宝强看来,这不仅有利于乐器的改良,让演奏者更灵便驾驭乐器,完美表达音乐艺术,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环保意义。他介绍,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乐器种类数量并没有准确的官方统计数据,中国的乐器约有2000余种。当下,不少国家的专业人士对一些传统及经典乐器开展声学研究,美国斯坦福大学就曾对8000年前用鹤骨制成的中国贾湖骨笛进行研究,其成果还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引起世界关注。我国学者则对汉、维、蒙、苗、傣等30余个民族的300件民族乐器进行系统声学测量、分析和研究;对民族管弦乐队声部音响开展平衡研究;对中国民族低音拉弦乐器开展应用效果研究等。
韩宝强提出,声学研究对于地球的生态和谐也有积极意义。“不少传统乐器的制作非常耗费资源,尤其是消耗大量优质木材,一些木材已濒危。”他介绍,现在有人开始尝试用竹子做管风琴、用ABS树脂材料制作管乐器等,这背后都需要声学研究的支持。此外,除了传统乐器和电子乐器,现在还有一些新型乐器,比如穿戴乐器、生态乐器等。“当下,参与声学研究的不仅有音乐家,还有机械工程师。乐器声学的研究正面临一个转折点,说不定十年后,我们可能会看到一块木头也没有的钢琴、碳纤维材料的小提琴等。”他说。
音乐鉴赏专家杨婧则从管弦乐的乐器分类,不同乐器音色和表现力的区分和整合,讲到现代交响乐的发展,给听众上了一堂生动的交响乐科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