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下午1点,王勇骑着电动车从洛阳师范学院出发,半小时后赶到了距离学院十几公里的诸葛镇双语小学。去年10月至今,每周五下午来这里给孩子们上课,已成了王勇雷打不动的习惯。
即使是无偿代课我也愿意
王勇是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钢琴调律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因为热爱民族音乐,他在高中时期便自学了葫芦丝与巴乌等乐器,并将其作为大学的辅修专业。
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王勇想多参加一些实践教学活动。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勇作为助教跟随洛阳市葫芦丝协会的老师到洛阳市高新区实验小学的音乐课上参观学习。得知学校没有葫芦丝这样的社团课,他希望自己能留在这里代课,让这里的孩子也能接触到民族乐器,进一步了解民族音乐,并承诺不会收取任何费用。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争取到了每周一节属于自己的课堂。
王勇总是能在授课时,看到好多扒在窗外,脸上满是好奇和渴望的“小脑袋”。“这些孩子经常会在下课后跑过来问我,能不能也让他们一起上课。”王勇说,自己不忍心拒绝孩子们的要求,便向校长申请扩大授课规模,并且同时还对部分教师进行培训。他希望能通过对教师的培训,能让更多的学生学习葫芦丝。
农村孩子并不缺艺术天赋
“想法总是美好的但过程却是艰难的,因为好多教师都不懂音乐,不会识谱,所以我只能先教他们读谱,教一些简单的歌曲,不唱音高只读节奏。”王勇无奈地说,于是,他从基本乐理教起,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抓。
“好在老师们和我都坚持了下来,不到两年的时间,学校的任课教师都可以教授学生初级的葫芦丝课程了,我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演奏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后来,在河南省葫芦丝比赛中我获得了金奖。”王勇欣慰的说道。
他的专业素养和严谨的教学态度也得到了家长认可。为了督促孩子们每天坚持练习,王勇建立了家长微信群,要求家长每天把孩子练习的视频发到群里。“有一回,我女儿吹曲时丢了一个音,王老师发现后及时指了出来。”段梓楠的妈妈说,专业出身的王老师对他女儿学习葫芦丝帮助非常大。
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的体会民族音乐的魅力,王勇在洛阳市高新区小学组织了一次百人葫芦丝演出活动,还经常鼓励、带领学生到市里参加比赛。2017年12月,王勇带着孩子们参加了中华情全国艺术特长生国际文化交流演出,取得了集体一等奖的好成绩,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当看到孩子们在台上自信演奏的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付出,汗水,艰辛,都是值得的,这也更加坚定我继续前进的脚步。”王勇说,农村孩子并不缺艺术天赋,缺的是师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音乐之窗,让农村孩子们也能感受的音乐的魅力。
音乐课成了孩子们的盼头
大三上半学年,王勇又主动联系了诸葛镇双语小学,双语小学的校长对王勇的到来非常欢迎,甚至心存感激这里的课外社团很多,唯独没有音乐社团。校长带着王勇来到音乐教室时,眼前的景象让王勇十分震惊:教室摆放着钢琴、电子琴、架子鼓等许多音乐器材,但这些乐器大多被布盖着,布上落满了灰尘。
据双语小学的魏老师介绍,这些闲置的音乐器材都是政府前些年为学校配备的教学设备。之前学校也是开设过音乐课程的,但一直是由既不专职也不专业的兼职教师担任,所以现在学校的音乐课程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课堂由老师值守,但由于老师的水平问题,音乐课往往是听听课、唱唱老歌或者唱一些同小学生年龄不相适应的流行歌曲;另一种情况就是音乐课被语文、数学等主课占用或安排学生上自习,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学习基本上是空白。
就在这间像是仓库的小教室,王勇成立了葫芦丝社团,社团成立的第一天就爆满。每次上课时,60多名学生把教室挤得满满当当,而第一排的座位往往是会大家“争抢”的C位。这些孩子最小的只有7岁,最大的也只有12岁,大多数孩子得王老师“哄”着学,有时维持纪律都得好一会儿,虽然很想发火,可这个20岁出头的大男孩还是耐住性子反复地指导、陪练。一节课下来,王勇的嗓子已经是疲惫不堪了。
诸葛镇双语小学有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这间音乐教室既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学习艺术的园地,同时也成为了他们心灵上的家园。每个星期五下午,王老师的音乐课便成了孩子们的盼头。
想过放弃,却再也放不下
两年多的音乐义务教育服务,王勇累计无偿教学超过400个课时,教授学生近300人,教授老师30余人。有人算过一笔账,如果按照市面最低费用每人每节课50元收取教学费,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已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了。
“当然想过放弃,而且不止一次。”王勇说。王勇在班里担任班长,还做着钢琴调律师的兼职,本来就比别人忙碌,加上双语小学离自己的学校有十多公里的距离,远一点的授课地点甚至需要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才能到达,经常是上午下课后就要立马赶过去,遇到雨雪天气,会让前进的道路变得更加艰难。
“有一次我在犹豫和挣扎中到达双语小学的时候已经迟到了,孩子们靠着墙整整齐齐的拿着葫芦丝和书在教室门口等我。我刚从电瓶车上下来,孩子们一窝蜂地冲到了我面前,都在叫着王老师,王老师……孩子们呼喊的声音在整个校园里回荡,我想,幸好我没放弃,不然我可能要错过这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了。”王勇动情地回忆道。
“我喜欢学葫芦丝,喜欢有音乐的校园,希望王老师能一直留在这里给我们上课。”诸葛镇双语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王若萱说。
魏老师告诉记者,葫芦丝社团办起来后,孩子们变得更加自信、开朗了,连学习其他学科也更积极了。”
“其实孩子们不仅需要音乐课,他们也需要美术课,书法课等等一系列课程,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啊。” 王勇深知,单靠一个人的力量远远解决不了农村缺少音乐教师的状况,他也曾尝试号召其他同学一起无偿授课,但几乎没有同学能够坚持下来。
明年六月,王勇将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大学三年来,王勇各方面表现突出,并以优秀的成绩被音乐学院推免硕士研究生,他选择了洛阳贫困县汝阳,在那里进行任教三年。(文/景如月 图/周欣远)
来源:中原高校新媒体联盟·洛阳师范学院 编辑:孙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