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晚,一曲喜庆欢快的广东民乐《喜洋洋》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中响起,“国乐颂中华——广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民族音乐会”随之拉开序幕。《黄河》、《彩云追月》、《在希望的田野上》、《爱我中华》、《我爱你中国》……一曲曲具有中国特色、岭南风味的乐曲在纪念堂内奏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等国内著名国乐艺术家、国内顶尖乐团、民乐世家、国乐新秀和港澳著名演奏家,以广东音乐和岭南文化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音乐会还特别邀请粤港澳三地演奏家同台演奏了三首粤港澳三地的经典音乐作品,并邀请港澳爱国同胞代表观看。
岭南风奏响国乐盛宴,《我爱你中国》燃动全场
记者留意到,这场音乐会既有国乐风采,又有岭南特色。
《喜洋洋》《彩云追月》《旱天雷》《赛龙夺锦》《步步高》等都是耳熟能详广东音乐的代表曲目。在富有岭南风味的乐曲中,可以体味到云月相逐、龙舟竞渡的景象。演奏团队中,有南派高胡第一人余其伟,也有“陈氏二胡”三代演奏家陈军、陈耀星、陈依妙,还有有“南国鼓王”之美誉的陈佐辉。
《黄河》《在希望的田野上》《爱我中华》《我爱你中国》等曲目则通过或激昂或轻快的乐曲,展现了中华儿女的拳拳赤子心。
舞台上,琵琶、扬琴、古筝、二胡、高胡、笛子、箜篌,以及中国北派梆笛等中国传统乐器也都一一亮相,一展国乐风采。
最后一曲,在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和全体参演人员的带领下,全场观众一起合唱《我爱你中国》。许多观众手中五星红旗舞动,眼眶也湿润了。
粤港澳演奏家联手,演奏三地代表乐曲
《七子之歌》《弯弯的月亮》《东方之珠》三首熟悉的旋律组成的串联曲目响起,来自广东、香港、澳门三地的演奏家顾圣婴、杨伟杰、巫少雄,分别用琵琶、二胡、笛子三种乐器的互动及变奏展开乐曲。
“这三首曲目分别是香港、广东、澳门的经典音乐作品,呈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特色。”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竹笛演奏家杨伟杰说。他出生于刚刚改革开放后,对祖国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
“能参加这个音乐会,非常激动。”他说,他非常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近两年已到粤港澳大湾区多个城市,演出广东音乐近10场,希望可以借由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历史机遇,推动岭南艺术文化和大湾区音乐文化走向全国。
澳门二胡演奏家巫少雄此次代表澳门参与联合演奏。9月24日,他首次与来自广东和香港的音乐家合练,三方配合默契,联手呈现了一场音乐盛宴。
“这是我们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组合,演出非常有意义。”他告诉记者,今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又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对祖国的向心是非常强的,看到祖国这么强大,我非常高兴。”
港澳观众点赞国乐,“唱出了我们的中国心”
“好厉害!”来自香港的谭伯看完音乐会后,热泪盈眶,挥舞着手中的五星红旗,竖起大拇指。记者了解到,本场音乐会邀请了许多像谭伯一样的港澳爱国同胞观看。接到邀请,76岁的谭伯专门从香港赶到广州。
“今天看到这个音乐会,深切感受到了我们中华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特别激动。”谭伯说,“特别是最后一首歌,全场合唱《我爱你中国》,唱出了我们的中国心!”
音乐会散场后,来自香港的李姨仍挥舞着手里的五星红旗,沉浸在气势磅礴的旋律中。“为我们中华民族有这么好的音乐感到骄傲,特别是看到《赛龙夺锦》这个节目,就想到我们的年轻人,也应该像赛龙舟的运动员那样,要为国出力、奋发向上。”
粤港澳三地音乐家一起演奏的场景让来自香港的袁女士久久难忘。《弯弯的月亮》熟悉的旋律响起,她特别留意到,大屏幕中还展示了港珠澳大桥以及澳门和香港两地的风景,这让她非常激动。“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经常往来于香港和广州,深刻感觉到祖国发展越来越好,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已经在慢慢形成。希望更多港澳青年能回到广东、内地发展、创新创业。”
关键词:音乐教育 钢琴 俩臺鋼琴 公益 中音联 音乐 乐器 中小学 少年儿童 音乐会 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