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MV画面
“我爱的人在哭泣,心痛无法呼吸,默然无语我奔向你,一起面对风和雨……”这是《我们》 ——一首令很多人泪目的歌。4月8日0时武汉迎来解封首日,重启生机与活力。由中央音乐学院发起,携手武汉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哈尔滨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共11所音乐学院1000名师生相约在云端,用“我们”动人的歌声唱出人间流淌的真情大爱,用音符传递出中国人民的坚韧与无畏。正如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所说:“合唱就是这种千人呼唤、万人同心的艺术,合唱艺术体现的是团结精神,是千万人共同心声的表达。全国11家音乐学院的心声让人热泪盈眶,也会有更多人加入到合唱音乐的洪流中来。 ”
“音乐虽无法治愈疫情,但能使人暂时放下分歧,鼓舞人心。在灾难面前,只有团结与善意才能使人类无坚不摧” ——被乐迷视为“见证历史”的One World:Together At Home(同一个世界:团结在家)全球公益演唱会于北京时间4月19日全球直播,百余位超级明星的在线演出点燃了人们的心。有不少乐迷由衷感慨道,这场“见证历史”的音乐会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2020版Live Aid (拯救生命) ” 。这场包括6个小时线上预热节目和两个小时电视直播的“云演唱会”没有耀眼的舞台,没有轰鸣的音响,没有如潮的现场观众,大多数音乐人是在自家的客厅里,面对一部手机或简单的摄录设备演唱、演奏。这种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表演方式,对于他们当中很多人来说可能并不多,甚至是第一次。在长达8个小时的演唱会中,全球百余位超级明星献唱献艺。
受今年疫情的影响,原定于4月28日至5月18日举办的第37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被迫取消。每年金秋10月举行的北京国际音乐节,今年因疫情所限,国外演出团队的邀约无法兑现,时间压缩,只有10天,却也延展和拓宽了另一方天地。第23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探索,也展示了一种未来形态的音乐节,不受边界和地域的限制。在10天的时间中,音乐节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新模式为观众打造了诸多精彩演出,同时,利用线上超过240小时的精彩内容将古典音乐与生活模式相结合,为观众创造了更多欣赏音乐的可能性。10月10日,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海交响乐团和中国爱乐乐团联合委约的作曲家邹野新作《献给2020》由武汉爱乐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武汉音乐学院演艺学院合唱团、北京音协合唱团以及世界级女高音歌唱家张立萍、男中音歌唱家贺磊明共同完成世界首演,这部致敬时代、传递大爱的作品为第23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拉开序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曲及指挥邹野、作词唐跃生、演唱者张立萍和贺磊明都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对家乡的特殊感情都汇集在这部深情的作品之中。
疫情期间,作为国家艺术院团,中央歌剧院深感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在肩,推出了致敬战“疫”英雄的《长江之歌》特别版,用经典作品鼓舞人心;并坚持普及高雅艺术,为武汉的莘莘学子和全国的音乐爱好者开设艺术欣赏系列网课,开展高品质“云”上文化艺术活动,还推出了致敬祖国、歌颂英雄的室内微歌剧《阳光灿烂》 。北京交响乐团第一时间积极制定演出计划,率先推出以艺战“疫”线上系列音乐会,举行了北京交响乐团云端会客厅线上音乐会。在委约创作方面,乐团也没有因疫情停下脚步, 2月初,北交艺术总监李飚委约德国作曲家协会主席恩约特·施耐德创作了抗疫作品《武汉2020》 ,之后乐团又邀请国内几位知名作曲家进行创作,如邹野的《洪湖水浪打浪》 、刘思军的《奔跑的勇士——为抗击疫情的白衣天使而作》 ,用不同形式的音乐反映出当代作曲家对重大事件的反思与深层的情感表达。
11月,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年度工作会议暨第六届中国乐团艺术管理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40余家交响乐团的团长或代表齐聚北京。论坛上,来自湖北的3家交响乐团——湖北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武汉爱乐乐团和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备受关注。今年5月,联盟向3家乐团赠送《红旗颂》总谱、贝多芬交响乐谱集等,为湖北音乐家们带来巨大鼓舞。据了解,交响乐团联盟赠送的吕其明作曲的《红旗颂》是音乐会中最广泛演奏的作品。作为曾经身处疫情中心的亲历者, 3家乐团都表示, 《红旗颂》是他们恢复演出的首选曲目之一,中华民族薪火相传、永不磨灭的自强不息精神在他们演绎的《红旗颂》的旋律中深情展现。
7月,由中国音协举办的第六期全国中青年词曲作家高研班在福建漳州举行。作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专题创作培训,在作品赏析交流会上,不少学员带来了自己在疫情期间新创作的抗疫歌曲。疫情发生以来,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职业领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段的音乐工作者将真挚、鲜活、丰富、生动的情感体验融入创作,特别是年轻创作力量和创新作品不断涌现,以新的音乐语言与风格表达显示出新时代音乐创作与时俱进的勃勃生机,涌现出《坚信爱会赢》《大爱苍生》《武汉伢》等一批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原创公益歌曲。这些作品以“小切口、小人物、大情怀、大主题”为创作思路,以“真实、鲜活、温暖”为创作基调,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出音乐人的力量。
由中国音协、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共同主办的“音乐的力量” ——抗疫主题音乐创作座谈会暨优秀抗疫公益歌曲荣誉证书颁发仪式9月在中国文艺家之家举办,这也是对抗疫主题音乐创作的一次全面总结和研讨。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主题音乐创作在服务抗疫大局中的优势与贡献”“抗疫主题音乐的功能作用及其美学特质”“灾难情景下音乐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抗疫题材音乐创作的精神承载、人文关怀与理性力量”“全媒体时代主题音乐传播的经验和启示”等议题展开讨论。大家在发言中对广大音乐工作者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展现出的强烈使命担当与优秀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从不同角度总结分析了此次抗疫主题音乐创作的规律性认识和理论性思考,对如何进一步强化抗疫主题音乐创作的导向引领和质量提升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
12月,由中国音协和人民音乐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抗疫战歌——全国抗击疫情公益歌曲选》获得2020年度中国版权最佳内容创作奖。专辑收录了《坚信爱会赢》《大爱苍生》《武汉伢》《因为有你》《相信祖国》 《最美的温暖》《让生命回到最初的美好》《解放军来了》《天使的身影》《白衣战士》《你有多美》《天使的微笑》《拿出勇气》《保重》《中国一定强》等15首歌曲,这些作品代表着抗疫歌曲创作的主流方向,以文艺作品激发士气、鼓舞斗志,体现出“国家队”的责任和担当,也体现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传统美德。
关键词: 中国音乐教育 中国音乐教育网 CSMES 音乐教育 音乐 中小学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投资 音乐投资 中音联投资 CMU 才艺擂台赛 音乐培训 钢琴 中音联新文旅一带一路艺术方舟 中音联邮箱csme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