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备第一届音乐节的很多细节,在我脑海里还清晰得像是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一转眼,竟然已经是将近25年前的事情了。我从一个三十出头的青年指挥,变成了一个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指挥家和艺术管理者。我觉得,说自己把人生中最美好、最精彩的25年献给了北京国际音乐节,应该不算夸张,同时我也由衷地认为,有音乐节陪伴的25年,是非常幸福的。”
2022年9月21日,北京国际音乐节媒体见面会上,指挥家余隆一番话语,发自肺腑,引人动容。
25年前,中国古典音乐事业发展缓慢,北京古典音乐市场绝对小众。在德国学习、生活8年后回国的余隆,强烈感受到古典音乐文化在中国拥有巨大发展空间,但缺少专业化、国际化的艺术机构。于是,他决心“在沙漠里盖房子”。
1998年3月,经文化部和北京市正式批复,首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始启动运转,余隆出任艺术总监。时间仅有六个月,团队不超过十人,总体筹划、节目安排、邀约艺术家、签订合同、敲定场地、对外联络、赞助拓展、媒体公关、食宿接待……方方面面,摸索前行。
1998年10月13日,人民大会堂,当“英雄”交响曲最后一个音符飘落,观众掌声不绝,指挥家拉斐尔·富吕伯格-德-勃格斯两度返场,指挥德国柏林广播交响乐团加演了《费加罗的婚礼》序曲和西班牙乐曲《阿龙索的婚礼》……25年前的这个艺术之夜,太多人无眠。
理想求索,根植于北京这片沃土,由此萌芽、展叶……
北京国际音乐节横空出世,成为中国古典音乐事业启航里程碑。作为中国第一个专业化、国际化、职业化的古典音乐节,其创立伊始瞄准一点——高水准、国际化,秉承“名团、名家、名曲”之宗旨与理念。这里是中国观众与世界级名团、名家、名曲邂逅的艺术殿堂,也是中国艺术家、中国音乐作品走向世界的广阔舞台。
“大概从第五届开始,伴随我们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首都北京多维影响力不断提升,北京国际音乐节也在逐年成长、发展、壮大,视野不断纵深,格局不断拓展。”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张树荣如此总结。
北京国际音乐节创办之前,对国内观众而言,观看一场世界级音乐会堪称奢华盛宴。而今,在北京,与世界顶级音乐家、演出团体近距离接触,已是家常便饭。中国逐渐成为各国艺术巡演必经之路。
与此同时,北京国际音乐节内生动力愈加显现,于2001年率先在中国建立“作品委约体系”,成为与世界深度接轨的标志之一。
委约作曲大师菲利普·格拉斯创作《大提琴协奏曲》,这是中国艺术机构以国际标准和模式与世界乐坛实现交流的新一步。迄今为止,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委约名录已有22部作品,委约对象包括国内外作曲大家。以普利策音乐奖为标志,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委约制度获得了作曲家们的积极响应,更赢得了来自世界的尊重与倾慕。
2002年,北京国际音乐节首先提出“中国概念”。从民族音乐作品专场到传统戏剧戏曲的上演,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文化的丰富瑰宝。同时,在植根中国传统文化、展现中国音乐多样风貌的基础上,鼓励和激发中国当代音乐家的创作,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用作品展现出现代、开放和自信的中国。交响诗《九歌》、琵琶和大提琴协奏曲《逍遥游》等一大批高水平委约原创作品通过音乐节实现中国首演、世界首演,昆曲《牡丹亭》、京剧《杨门女将》等传统名剧经过创新改编,展现出震撼的视听感受和强烈的艺术效果……一首首原创、一次次首演、一部部巨制,促使北京国际音乐节实现了从“集散地”到“孵化器”、从“中国风格”到“中国概念”的双重转型。
以国际视野、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对接世界舞台最前沿,引领中国演艺新潮流。从第一届开始,通过上演内容、风格丰富的歌剧作品,为观众展现歌剧艺术的多样魅力,成为北京国际音乐节进行节目策划的原则。
北京国际音乐节的歌剧演出致力于传扬经典,吸引更多观众走近歌剧、感受歌剧、了解歌剧。通过“德奥巨制”树立国内歌剧艺术专业化的标杆,从《尼伯龙根的指环》在国内首次完整上演的轰动性文化事件,到上演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所有重要歌剧作品,以一次又一次“国内首演”填补着歌剧迷的观演空白。截至目前,已上演56部歌剧作品,其中有36部作品以“首演”形式与观众见面。
现代歌剧也在北京国际音乐节获得了充分关注,从2002年贝尔格歌剧《璐璐》在音乐节完成亚洲首演开始,到不断打破传统观演模式的浸没式歌剧;从20世纪的名家名作,到青年作曲家的最新创作各类现代歌剧、剧场作品在音乐节不断刷新观众对“新”的印象,北京国际音乐节凭借独特视角,为中国观众展现着世界歌剧舞台的最前沿景象。
北京国际音乐节始终重视对青年音乐人才的挖掘与培养。“我总在强调——给年轻人机会,给年轻人舞台。因为我自己就是在前辈们的关怀和支持下成长起来的,如果没有前辈、师长们的支持,我也不可能在不到30岁时就创办北京新年音乐会,后来又创办音乐节。我知道20岁、30岁的音乐家们有多么强烈的冲动去创造、去展示,这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领域中最宝贵的财富,所以音乐节25年来坚持给青年音乐家充分的展示机会,他们中的很多人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舞台,成长为如今乐坛的中流砥柱。”余隆感慨不已。
25年文化求索之路,雄关漫道,坚持、坚守、坚韧,成为北京国际音乐节的主题词。25年来,北京国际音乐节不断打开传播古典音乐文化的新思路、新路径,走进城市空间,将音乐融入生活,从三里屯到国贸,从长城脚下到紫禁之巅,音乐节的足迹遍布北京的城市地标,让音符响彻古老又现代的北京,让古典音乐在年轻观众群体中产生共鸣,让古典音乐成为都市文艺生活的新时尚。
“音乐节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价值在哪里体现?”余隆一直思索着这个问题,“我想最终都要在观众群体中去寻找答案,我的梦想和音乐节的梦想,实际上都是创造一种美好的、充满艺术气息的生活方式,既然是生活方式,它就不该是少部分人的、不该是属于某个领域从业者的,它意味着一种全情投入的参与感,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把欣赏音乐当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我已经欣慰地看到,在这条路上有越来越多的同行者。”
北京,是世界看中国的首要窗口,更是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平台。这座有着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独特地域文化传承、多彩多元文化交融的大国首都,以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姿态,吸引和融合着世界各国各地区文化在这里相遇相知、共同繁荣。25年来,北京国际音乐节搭建起文化建设成果展示平台、文化建设经验交流平台、文化创新发展合作平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平台,通过人类共通的艺术语言,让中国观众更好地了解世界,也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做音乐节,搞文化事业,功非朝夕,而在持久。当前,世界文化艺术行业艰难复苏,暂时阻隔了海外优质艺术资源内外交流,新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也在与世界朋友圈保持密切联络,蓄势待发。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