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律成,原名郑富恩,1914年出生于朝鲜南部全罗南道的光州。1919年,光州爆发了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三一运动”。从小就在富有反抗精神的革命家庭里长大的郑律成,在父亲和兄长的爱国主义思想影响下,也产生了浓烈的抗日情怀。由于郑律成从小就酷爱音乐,并且有着超人的音乐天赋,家里人都希望他长大以后成为一名音乐家,他本人也希望能用音乐实现抗日救国的愿望,此后便决定改名为郑律成,“律”是指音律,“成”则寓意着成功。
1933年,郑律成和一批朝鲜爱国青年来到中国,进入朝鲜在华抗日团体在南京开办的“朝鲜革命军政干部学校”学习。毕业后,他在南京、上海等地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在此期间,他经友人介绍加入了抗日救亡组织“五月文艺社”(社长邹趣涛是中共地下工作者),并谱写了自己的处女作——《五月之歌》。郑律成在南京期间,接触了文艺界众多进步人士,如田汉、任光、冼星海等。特别是冼星海,后来也到了延安,担任了鲁迅艺术学院的音乐系主任,对郑律成的影响颇深。
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年轻的郑律成在家人、朋友、同志的帮助和影响下,经中共地下党员宣侠父的介绍,怀着满腔热情于1937年10月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翻开了生命中的崭新一页。在延安,他先后进入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开始系统地学习音乐。1938年起,郑律成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音乐指导、鲁迅艺术学院声乐教员。在这里,他结识了终生伴侣——丁雪松,即后来新中国的第一位女大使。1939年1月,郑律成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5月,郑律成参加了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聆听了毛泽东主席的教导。
郑律成积极响应毛泽东提出的让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到群众中去的号召,于当年夏秋之际奔赴太行山革命根据地,深入到抗日最前线。1942年8月,郑律成被派往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工作,任华北“朝鲜革命军政学校”教育长,主要任务是培训从敌后来的朝鲜青年战士,也曾参加打击日伪军的战斗和锄奸工作。
1944年1月,他回到了延安。由于敌人的残酷“扫荡”和连续几年的灾荒,敌后根据地的军民生活遇到了极大的困难。郑律成与其他朝鲜同志一道响应党中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积极参与开展大生产运动。
抗战期间,郑律成深入抗日作战前线,为他创作大量讴歌抗日军民斗争的革命音乐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和坚实的创作基础。他的革命音乐创作主要反映了陕甘宁边区和抗日根据地军民抓紧生产、加强抗战、准备反攻、努力支前的战斗生活情景,主要包括《延安颂》《延水谣》《保卫大武汉》《生产谣》《寄语阿郎》《新山歌》《十月革命进行曲》《军民一家》《抗日骑兵队》《百团大战进行曲》,以及着名的《八路军大合唱》等。
其中,他在1938年创作的歌曲《延安颂》一经问世,就迅速传遍全国,鼓舞了众多进步青年奔赴延安投身革命,奔赴抗日战场。《延安颂》生动刻画了革命群众对延安的崇敬、热爱之情,也成了郑律成的成名之作。他后来回忆说:“我没有想到它像长了翅膀一样,从延安飞到前方,从解放区飞到国统区,直到南洋、东南亚。”
1939年1月,郑律成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便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革命歌曲的创作中,并且开始为人民军队谱写雄壮的战歌。代表作就是他与公木合作完成的《八路军大合唱》,其中的《八路军进行曲》和《八路军军歌》两首成为广为传唱的人民军队战歌。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进行曲》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歌词略有改动。这首歌以铿锵有力的节奏、庄严豪迈的曲调、淳朴简炼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人民军队的形象,表现了人民军队一往无前的战斗风格和排山倒海的革命气势,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力量和政治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1988年7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被中央军委正式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因此郑律成又被誉为“军歌之父”。
2009年,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央宣传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郑律成以“军歌永远嘹亮”名列其中。同一年,中宣部等10部委发出《关于广泛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的通知》,推荐100首爱国歌曲,《延安颂》位列其中。
201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入选为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之一,名列第三。同年,以郑律成在延安的工作、生活和创作经历为蓝本,展现文艺救亡伟大征程的大型原创话剧《军歌》上演,获得了广泛好评。
二
抗战时期是郑律成创作的开始,也是创作的一个高峰,这段时期的音乐创作铸就了他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地位。郑律成将音乐创作与抗战现实紧密联系,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和时代的需求,获得了党和人民的普遍认可。
《延安颂》(原名《歌唱延安》)是1938年创作完成的,是郑律成的成名之作,也是一首民族风情浓郁的抒情歌曲。该曲以我国陕北地区民间曲调为基础进行延展再创,表达出了作者对延安由衷的赞誉和敬爱之情。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能将我国西北民间文化以音乐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足见他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喜爱程度。郑律成成为了我国最早运用陕北民间曲调进行音乐创作的作曲家。《延安颂》也开创了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颂歌”体裁的先河。
延安火热的生活、饱满的激情,浓厚的抗战氛围时刻影响着郑律成,使年轻的郑律成深深地爱上了这座朝气蓬勃的革命圣地,并迸发出了创作热情,日夜琢磨着想写一支优美深沉而又有战斗激情的歌来表达对延安的热爱。
当时正值春季的一个傍晚,群众大会结束后,鲁艺的学生们显得意犹未尽,探讨着国家大事,向往着美好未来。大家来到山顶,向下俯瞰,在夕阳的余晖下,延安这座古城显得格外庄严肃穆。这激发了郑律成的创作灵感,他对莫耶说:“给我写个歌词吧!”此时,同样激动万分的莫耶当即答应了郑律成的请求,写下了应景的《歌唱延安》。
于是,郑律成凭借着他本人对延安古城的理解以及对未来胜利的憧憬,一气呵成地写下了这首经典的旋律。几天后郑律成演唱了这首作品,在演出中获得观众的阵阵掌声,也获得了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称赞。此后,中共中央宣传部将《歌唱延安》改名为《延安颂》。《延安颂》属于抒情性独唱歌曲,曲调气势恢宏、委婉流畅,将抒情性和战斗性完美结合在了一起,也将延安城市的浪漫与延安人民抗日的不屈斗志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首歌也是郑律成首创的属于中国的抒情颂歌体裁,将中国本土的文化风韵与西方的抒情音乐巧妙融合在一起。据说当时在延安,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延安颂》的歌声。人们知道郑律成的名字,也是从《延安颂》开始的。
理想信念造就经典作品。郑律成在回忆《延安颂》的创作心境时讲到:“当时延安还很荒凉,树上还没有长出新的枝叶,大家住窑洞,吃小米饭,生活很艰苦。但是,延安是革命圣地,是中国人民的灯塔和希望,人们怀着对革命的向往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又从这里把革命的火种带到四面八方,因此延安充满着朝气,到处洋溢着热情。”
三
郑律成的另一个代表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原名《八路军进行曲》,是与诗人公木共同创作的。这首歌像嘹亮的冲锋号一般,鼓舞着无数革命先驱奋勇杀敌,鲜明地概括了八路军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突出了人民军队朝气蓬勃、勇往直前的英雄形象。
1939年4月,郑律成听闻音乐家冼星海和诗人光未然共同创作了一部以“黄河”为背景的《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在延安陕北公学首演后引起巨大反响,激励了延安地区抗战作曲家群体的创作激情。受到鼓舞的郑律成找到公木,激动地对他说:“咱们也合作写部大合唱吧!”公木问:“什么大合唱?”“当然是八路军大合唱啦!”
公木后来回忆道:“郑律成说,咱们也写一部大合唱,写八路军吧,八路军大合唱!就写八支歌,八路军嘛。我连起来做谱,大家一块儿唱。”
抗战时期是一个激情澎湃的岁月,再加上要为八路军写歌,俩人干劲十足。创作过程中,郑律成会先给公木提一些要求,如“《骑兵歌》要写出马蹄‘得得’前进的声音,《炮兵歌》要写出轰隆隆震天响的气势”,《八路军进行曲》的歌词“要长短相间,寓整于散,要韵律和谐、节奏响亮,中间还要并排安插上三个四字短句”。
公木每当写好一篇词后,郑律成就马上进行谱曲。虽然当时的延安生活艰苦、物资匮乏,没有钢琴,郑律成在延安的窑洞中只能哼着创作旋律,围着桌子手拍脚踏编配节奏,有时他还会走出窑洞,跑到山坡上去创作。仅仅4个月后,二人就完成了《八路军大合唱》的创作。《大合唱》包括《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快乐的八路军》《骑兵歌》《炮兵歌》《军民一家》《八路军和新四军》及《子夜岗兵颂》8首歌。
郑律成在谱曲时,考虑到部队的特点,将这8首歌曲全部用男声来表现,或为独唱,或为齐唱,或为轮唱,或为大合唱,词曲浑然一体,整体表现出八路军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革命精神。《八路军大合唱》轰动了延安,随后又传遍全军、全中国。《八路军进行曲》就是这套《八路军大合唱》中最出众的一首。
《八路军进行曲》初次演唱就获得了热烈欢迎,1941年8月获得由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捐助举办的“五四青年奖”中的“音乐甲等奖”荣誉,也让郑律成的音乐创作生涯登上了另一座高峰。不久这个曲子便传唱到解放区的各个根据地,受到广大战士的热烈欢迎。
抗战胜利以后,《八路军进行曲》仍是广大官兵最喜爱的军歌之一,后随着解放战争的爆发,歌名改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歌词也有多次、多处修改,但曲调一直如此。
公木说:“创作这首歌曲的1939年,尚是敌强我弱,只能以游击战为主,还不具备大兵团作战的条件和能力,但这首歌曲配上‘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的雄壮歌词之后,却以一种排山倒海、战无不胜的气势,给人以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因此在人民军队中受到极大欢迎,也被当时的抗战民众广泛传唱。”此后,无论是对日寇进行大反攻的期间还是解放战争期间,它紧随着南征北战的步伐,配合着胜利的节拍,凯歌高奏遍及祖国大地,发挥了战斗歌曲的更大威力。
《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后被定为开国大典阅兵式乐曲。伴着《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旋律,朱德总司令检阅了受阅部队。从此,《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确立了它在新中国军乐中的地位,也为其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奠定了基础。
1965年《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7月25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从此,这首歌曲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标志之一。虽然现在的解放军早已不是“小米加步枪”,但音乐中所展现的人民军队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和摧枯拉朽的强大力量,将永远不变、久唱不衰。(上海热线)
(作者:刘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资料编辑部职员,馆员)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CSMES艺术院校联盟小微乐器培训师专业联合招生,考前培训机构加盟认证及授权平台,专生输送,区域代理。......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立即关注移动端网站
扫一扫手机访问中音联小程序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
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