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之华
出版者:天下远见出版
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1年8月
从2000年开始,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针对全球15岁的中学生,每隔3年进行一次评量。截至2009年,全球已有65个国家、90多万名中学生参与测试。自2002年起陆续公布的4次评量报告显示,芬兰中学生的整体表现全球第一。这个结果无疑是出人意料的。
芬兰这个仅有538.3万人口(截至2011年5月底)的国家,是如何取得这样傲人的教育成果,特别是在音乐、建筑与设计美学教育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呢?
台湾知名专栏作家陈之华,在芬兰旅居6年。她以两个女儿在芬兰接受教育为切入点,对芬兰的教育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撰写了一系列关于芬兰教育的专著。《美力芬兰——从教育建立美感大国》就是其中之一。在书中,她试图与读者展开一场关于“美力”的对话,分享芬兰在培育孩子艺术欣赏能力方面的经验。
“美力”,对于许多读者来说,或许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台湾《商业周刊》曾刊文指出,当代社会已经成为“美力时代”,“当美成为时代的新竞争力,你也该为美感能力建立存折”。《美力芬兰》一本书中所说的美力教育,指的就是美感的养成。
芬兰虽然是一个独立不过百年的年轻国度,但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成熟绵密的美力教育体系。从婴幼儿开始启蒙的美力教育,被视为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政府希望通过美力教育的平民化、大众化和普及化,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作者从美力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芬兰在美术、建筑、设计、音乐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方面的教育所取得的成就。不妨以书中提到的音乐教育,管窥见豹,看一看芬兰是如何开展美力教育的。
首先,拥有完整、优质的音乐教育体系。除了基础教育体系内所设的近530个特别音乐课程与班级之外,芬兰还设立了11所大专院校、19所音乐学院(音乐学校)和41所艺术类院校。
其次,普及音乐教育。现在,芬兰音乐教育的目标,已从早期着眼于培养专业人才,转向了提升全体公民的音乐素养。芬兰中央政府逐年加大对音乐教育的资金投入,每年平均大约花费5000万欧元在基础教育以外的音乐课程上(约占音乐教育经费的50%),各地方政府则提供音乐教育所需33%的经费,而想学习音乐的人,只需支付17%的费用。如此一来,音乐教育也就真正成了属于平民的教育。
再次,倡导循序渐进。芬兰反对学习过程中的竞争机制,而是以定期的大小型演出作为最佳的学习方式,给学生们提供了互相观摩的机会。
最后,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听众。除了在广场、街头、港湾等地随处可见的即兴音乐表演外,各大音乐厅举办的音乐会、音乐剧、歌剧大多应者云集。一般来说,100个接受音乐教育的孩子中,或许只有一个人能走上专业音乐道路,但剩下的99个孩子会因为接受过相关教育而成为优秀的听众,并一生喜爱、欣赏音乐。
其实,美力教育这种提法,颇类似于中国提出的“美育”,即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就是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56个民族的风土和人情,为美力教育或者说美育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美育一直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近年来,我国的美育事业发展迅猛,大量音乐、美术、舞蹈等课外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各类院校的艺术系招生场面火爆。但此种“繁荣”在给人带来欣慰的同时,又让人感到茫然,因为它似乎与教育脱了钩,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背离了美育“确定一种审美的态度和人生观”的根本目的。对此,芬兰的美力教育所强调的教育是提升美感的途径,无疑为我国未来美育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在书的最后,作者指出:“美力教育除了将成为我们是否真心要为子孙后世建设美丽家园的起点之外,也将会成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基础。”学习芬兰的美力教育,就要全力营造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美力环境,通过对学生欣赏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为中华民族的美力绽放打下良好的基础。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CSMES艺术院校联盟小微乐器培训师专业联合招生,考前培训机构加盟认证及授权平台,专生输送,区域代理。......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立即关注移动端网站
扫一扫手机访问中音联小程序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
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