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公-主”……“我-是-一-位-王-子”……“我-们-爱-跳-舞”,一个仅14名学生、一位老师的乡村非完全小学,孩子们跟随着来自中央芭蕾舞团的老师模仿着芭蕾舞中的哑剧动作,一节课,孩子们认识了柴可夫斯基,认识了芭蕾舞裙,认识了芭蕾的手位和脚位,知道了足尖鞋的构造……
乡村小学的孩子们模仿芭蕾的哑剧动作
2018年1月15日至17日,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芭蕾舞团——中央芭蕾舞团携手中小学艺术普及教育专业研究和实践机构——益教室,在芭蕾大师、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的带领下,走进益教室艺术普及教育示范县——滦平县12所乡村中小学,把芭蕾高雅艺术带到“乡土”之中,把美好的艺术种子种在一个个孩子们的心里。
芭蕾大师、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明确要求,美育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在整体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美育发展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基础教育阶段美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
益教室是由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发起的中小学艺术普及教育专业研究及实践机构。益教室县域中小学艺术教育解决方案,以艺术教育为手段,应用创新的“P+1”模式,实现艺术专业教师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使艺术专业教师能够胜任综合艺术门类的艺术普及课程和艺术专业课程教学;同时,帮助非专业艺术教师建立全新的艺术教学方法、培养其艺术教学必备的综合素养及能力,使非专业艺术教师可以胜任综合艺术门类的艺术普及课程教学,真正帮助县、乡、村各级中小学“开足、开齐、开好”艺术课程。全面提升乡村中小学生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审美能力和情感审美能力。
中央芭蕾舞团“四小天鹅”从芭蕾最高殿堂飞入乡村孩子们心里
男孩子也爱上芭蕾
舞蹈语言“我——们——爱——跳——舞”
第三代“琼花”扮演者冯英团长现场讲解《红色娘子军》舞蹈语言
中芭演员走进滦平12所乡村中小学
2015年至今,益教室已在河北滦平县、北京房山区、北京怀柔区、广西凤山县291所中小学落地实施,受益教师556人、受益学生106000余人,项目落地之处,均受到县域教育部门、师生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2017年6月,益教室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博物馆达成战略合作,开启了乡村地区中小学戏剧普及教育的历史篇章。此次益教室携手中央芭蕾舞团走进滦平县,又开启了我国乡村中小学芭蕾艺术普及的新纪元。益教室将和中央芭蕾舞团通过深度战略合作,以全新的模式和手段,让芭蕾艺术规模化走进全国的乡村中小学,让乡村孩子通过芭蕾艺术建立“国际视野”,让乡村的孩子与“高雅艺术”不再是天空与田埂的距离。
2018年始,益教室将陆续在更多县域中小学实施项目规模化落地,通过创新的模式、专业的体系,同时联合国内外专业院团和诸多教育、艺术专家助力,使乡村中小学生接受更公平、更优质的艺术教育,让越来越多的乡村孩子“美”起来!
中央芭蕾舞团(又:中国国家芭蕾舞团)成立于1959年12月。演职员均由专业院校培养的一流艺术人才汇集而成。在历届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剧团在俄罗斯学派的坚实基础之上,不断汲取各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之特长,在引进排演了《天鹅湖》、《堂·吉诃德》、《吉赛尔》、《卡门》、《奥涅金》、《小美人鱼》等大量的世界经典名作外,自创了《红色娘子军》、《祝福》、《黄河》、《大红灯笼高高挂》、《牡丹亭》、《过年》、《鹤魂》等一大批极具鲜明民族特色的精品佳作,成功探索出一条古典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完美融合的中国芭蕾艺术发展创作之路。
50多年来,剧团在人才培养、剧目积累以及芭蕾普及教育等方面也取得骄人成绩,其中不乏芭蕾、音乐、舞美等艺术家显身于各类国际专业比赛领奖台和世界明星行列之中。中外保留剧目近200余部,有些剧目已被列为中国艺术经典和国际文化品牌。
作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剧团,中央芭蕾舞团一方面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和彰显中华人文情怀的窗口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为国内展示更高水准演绎和更好艺术普及“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少年儿童”并重的目标积极努力。剧团正以昂扬的姿态秉承“团结、务实、自强、拼搏”的精神,为实现心中的百年梦想,沿着前辈执着奉献的足迹,不断阔步前行。现任团长、艺术总监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