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阶段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五育并举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行,注重德育实效,提高智育水平,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劳动教育、发挥美育熏陶作用,五育并举的重要性逐渐提升。五育并举是我国实现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在五育并举背景下,高校音乐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为了更好地适应五育并举对高校音乐教学的要求,积极探索与实践高校音乐课程研学融合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五育并举最早出现在1912年,由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蔡元培提出,这是蔡元培先生最为重要的教学主张。在2018年,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在党和国家的基础上,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就必须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进行,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
五育并举就是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新时代学生的要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必须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构建全新的音乐课程教学体系,更好地发挥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五育并举中,智育是基础,通过音乐课程教学,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体育是保障,在保障音乐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的意志力,强化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美育、德育与劳动教育则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形成较高的道德标准与人格魅力、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五育并举背景下,高校音乐课程应当积极地探索与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通过研学形式,整合高校校内外的教学资源,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道德熏陶、智育启示、劳动健身、美育渗透以及劳动实践。美育既是情感教育的一种形式,更是感知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会美、感知美、发现美、欣赏美。劳动教育则通过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劳动形式,在具体的劳动过程中,通过努力工作、诚信交际、创新劳动等形式,鼓励学生通过劳动实践实现劳动价值、增强意志、修养品德。德育是通过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标准与品质,形成良好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简而言之,五育并举是一项综合性的教学活动,五育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五育并举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的全新要求,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既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工作、学习与生活奠定基础。高校音乐课程在五育并举背景下,实施研学模式,既可以实现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目标,又能够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要求,是提高高校音乐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德育能够提高学生的优良品质,智育则能提高学生的意志与素质,体育能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美育注重培养学生感情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则可以增强学生的劳动技能与能力。
高校音乐课程研学融合,既是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又是实现五育并举的重要手段,不但要遵循音乐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更需要立足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规律。高校音乐课程研学融合在五育并举背景下有着其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五育并举的目的是提高高校音乐教育的质量,而实施研学融合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五育并举,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这是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音乐教育改革创新是高校音乐发展的方向,是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的所有专业、学科与课程的质量提升的要求与内在的发展动力,是提高高校音乐教育成效的关键与核心,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高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竞争力,这是高校所有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此,高校音乐教育课程的研学融合,能够有效地整合高校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理论基础,为学生的未来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音乐教育作为高校重要的专业学科之一,是高校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部分高校的办学特色与办学优势。在五育并举背景下,加强高校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实施研学融合,是推动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满足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
五育并举背景下音乐课程研学融合,需要在五育并举的基础上,以研学为核心构建全新的教学体系。研学是将研究与学习相结合,通过走访、调查及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了解理论知识与技能。因此,高校的音乐课程研学融合,需要高校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渠道,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学体系中课程目标的设定对于课程内容的制定、课程的实施及评价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研学教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满足社会发展对于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一方面,音乐课程目标的设定要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情制定不同的课程目标,并进行分层教学。另一方面,课程目标的设定要充分考虑各类课程目标之间的整体性与关联性。音乐课程教学不能只关注学生某一方面能力的提升,而是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为了更好地匹配音乐课程研学融合,高校及音乐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创新,优化教学内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教材内容要凸显有效性、针对性以及趣味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视唱练耳为例,研学融合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法,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状况的深入了解,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同时,通过多样性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对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现阶段,部分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优化,在吸取优秀教学经验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教学效率的提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为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地转变自身的理念与方式,通过研学融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效果。教师要制定完善的研学融合的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资源,丰富弹唱、演唱的项目,对基本乐理进行深化补充。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加入音准训练与节奏训练,掌握训练曲目的升调、降调的技巧,丰富视唱练耳的教学模式,加入乐器伴奏,引导学生展开自主练习,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奖励。同时,带领学生深入分析视唱练耳的关键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教师要注重对教材内容的挖掘,通过简单的乐谱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练习意识,开拓学生的眼界,让学生欣赏更多的音乐形式。
五育并举下的音乐课程研学融合教学,需要教师创新教学形式,充分地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课程包含的内容相对较多,在视唱练耳的训练过程中,一些基础的音乐特质及基础知识无法通过教学活动有效的传达,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技术,引导与鼓励学生深入挖掘分析相关的音乐知识,体会音乐的魅力,以新媒体信息传播优势为核心,接触更多的音乐体系,在丰富学生视唱练耳经验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例如在进行听觉分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听管弦乐曲,以信息化技术演奏管弦乐器,能够让学生更为直观准确地了解不同乐器所产生的不同音响,以此来分析管弦乐器的美感。以声音与画面相结合的方式,在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的同时,深入拓展视唱练耳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发挥研学融合的优势与作用。
视唱练耳作为音乐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如果想要保证教学内容的有效性、针对性,就必须充分发挥研学融合的作用,重视实践教学。视唱练耳的训练,节奏训练是重中之重,节奏是乐曲的基本组成形式,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更好地引导学生对节奏规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探究精神,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视唱练耳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程度。简单来说,教师要对视唱练耳的节奏进行系统性的总结,要求学生通过专业化的节奏创作并进行演唱。一方面能够加强对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能够对学生的视唱练耳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重点关注调式与调性,通过相关的曲谱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大小调的要点等内容,通过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视唱练耳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增强学生对视唱练耳知识的理解程度。另外,教师要充分发挥校内外教学资源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渠道,通过考察式研学、体验式研学、交流式研学、创新式研学以及线上研学等多种形式,带领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如音乐节、音乐会、音乐比赛以及各种以音乐为主题的社会活动,让学生在多样性的实践活动中,加强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应用能力,开拓学生的眼界与格局,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五育并举背景下音乐课程研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是实现高校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推动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更是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在研学融合模式下,无论是高校、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的教学目的,以学生为中心,为高校音乐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支持。要构建以研学为核心的全新的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重视实践教学,为学生营造情境化的教学场景,加强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及多样性的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习的兴趣、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满足时代发展对新时代音乐人才的需求。
作者:吕富莲,作者系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研学实践教育与劳动教育研究专项重点课题《“五育并举”背景下《视唱练耳》课程研学融合性实践研究》(编号:2022ZJY1735)阶段性研究成果。